APP下载

抓住疫情契机加强诚信教育

2020-05-11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场域诚信

当前我国正在展开一场全民抗击疫情的斗争,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果。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然而,个别人隐瞒病情的行为也给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公众的极度愤慨。

事实上,日常社会生活中失信行为普遍存在,只不过疫情这面“照妖镜”暴露、放大了失信行为的丑恶面目和危害。造成失信行为泛滥的原因多种多样,诚信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过,辩证地看,疫情也为诚信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资源。因此,作为应对疫情的本职工作,学校应抓住时机,优化策略,对各级各类学生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置身教育场域,实现情感认同。学校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抗疫所制造的教育场域,及时、积极地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应认识到当前形成的教育场域的优势,引导学生关注抗疫斗争中的种种失信行为及其危害,同时组织学生联系自己、联系周围的人和事展开讨论,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形成剧烈冲击,促使他们深刻体认作为道德原点的诚信品质对己对人的巨大价值,坚定他们对诚信的强烈认同。而这将为学生的诚信信念和行为奠定不可动摇的基础。

巧用社会事件,优化教学材料。抗疫过程中发生的多起失信事件及其造成的严重恶果尤其刺眼,引起了公众普遍的愤怒和谴责。如果把这些失信事件作为诚信教育的教学材料,应能获得学生对公众心理的深刻认同与反响,从而在內心形成对失信行为的根本否定、拒绝。因此,这些失信事件是很好的诚信教育素材,应当尽可能地纳入诚信教育的教学资源库。

对这些材料的改造既要符合教育性原则,也要遵循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利用抗疫中的失信社会事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该对原生态的事件进行合理的增删、拼装、组合,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及道德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例如,小学阶段诚信教育应以筑牢学生对诚信的认同为主要目标,中学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非功利性诚信信念教育和诚信行为践行教育,利用抗疫中失信社会事件时应依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另外,也要引导学生对抗疫中的诚信社会事件进行辩证分析,即要让学生痛恨、谴责失信行为,也要引导他们关注正面的守信社会事件,避免引起学生对人性的恶意揣测甚至丧失对社会的基本信任。

开展线上教学,创新教育途径。首先,线上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特定时空场域的约束。其次,学生临场感强,声音和画面的同步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线上教学通过图文、视频报道帮助学生“入境”,相比传统面授中的单纯说教更能促使学生共情。最后,学生参与度高。网络具有匿名性,学生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更愿意畅所欲言。当然,教师也应有意识地预防线上教学可能出现的不足,比如网络的匿名性可能会使课堂“失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等等。但是,瑕不掩瑜,学校若能主动利用抗疫所形成的场域和契机,积极优化诚信教育材料,努力利用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必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诚信的种子,这对于提高诚信教育的成效、提升全社会的诚信水平很有意义。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20日第二版;作者:赵蒙成马雷鸣)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场域诚信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似“简”非“简”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