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视野下的初中英语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
2020-05-11张培琪
【摘要】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还可以实现学生跨文化学习。本文笔者主要针对跨文化视野下的初中英语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借此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跨文化;国际化视野;培养
【作者简介】张培琪,上海市大华中学。
我们通常将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因为,它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又与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可分割。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初中生国际视野下的跨文化意识。下面依据本人的实际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跨文化视野下的初中英语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进行分析
1.英语学习是了解西方文化地渠道。跨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我们沟通的工具,它的背后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不仅包含深刻的西方文化,还在历史地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与此同时,中西方文化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这是初中学生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英语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许多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人文理念。例如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在我们的国家传播,这离不开能说英语,懂英语的人。因此,如果早期不是有人懂英语,那么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存在。
2.英语是中西方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学习英语课本知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还能使学生在今后懂得如何与人交流。研究证明,中西方除了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以外,在对同一件事情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借助英语知识,减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质疑性,降低隔阂。详细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一些德育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过程。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学习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优良传统。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初中英语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策略
1.用文化背景来教词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发现多数学生普遍不喜欢背诵枯燥的英语单词,但他们却可以接受在其他时间活动中背诵甚至记忆单词。详细来说,笔者在借助PPT软件为他们播放英语相关内容或者听相关英语歌曲时,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就会比以往高涨得多。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解决相关问题,将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此强化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Newspaper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掌握确定重读单词的三条定律,学习句子中需要重读的单词,并可以正确地进行单词拼读。上课之初,笔者借助PPT软件为学生讲解了一些相关词汇,借此这些词汇引导学生懂得本文的中心是有广义和狭义的两部分,利用例句如:China is striding forward to the goal of found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努力挖掘词汇内容的文化因素,从而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2.在语言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和文化对比。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有着明显差异性的语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导入和比较,导入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增添学习乐趣。例如在教學八年级《leisure time》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用副词修饰动作,并用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表示程度,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感受副词在语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主动学以致用的意识。教师可以采用文化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业余时间和非业余时间的区别。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总之,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在跨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既可以为他们后续的英语学习铺垫扎实的基础,又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换言之,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并不断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可以在跨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际精神。
参考文献:
[1]申琦.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海外英语,2019,02.
[2]孙玉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黑河学刊,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