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
2020-05-11李华方
李华方
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除了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既拥有扎实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又具备班级管理的经验和水准。这是当前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专业化建设是指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趋于成熟,获得鲜明专业标准和专业地位的过程。实际上,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是班主任由单纯以教学为主转变为以“育人”为主的过程。
对于小学而言,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十分重要。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状态,小学生都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履行班主任的职责,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兴趣。
每年新生入学时,会有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家长除了希望学校能给自己的孩子配置优秀的学科教师外,还希望学校能为孩子配置优秀的班主任。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区别。因此,专业化建设应该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由一般的职业道德发展为专业的职业精神;由“单一”教学能力转为“复合”型教学技能;由“经验型”变为“创造型”教学形态。对于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来说,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还要实现班级管理水平和道德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当前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内涵可以归纳为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个体专业化发展和群体专业化发展五个方面。
1. 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的建立是班主任树立正确教育意识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做好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才会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热爱教育行业,能够献身于教学;热爱班主任工作,能够投入班级管理中;可以将思想转化为动力,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做出不断的努力。
2. 专业知识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指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应该要具备的理论知识与经验,这也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部分。班主任专业知识应该达到三个层次: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掌握班主任工作专业知识与精神,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要做到灵活运用,除了保证专业知识的系统、扎实和牢固,还要善于吸纳班级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成果。
3.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建立班级正常秩序的关键,也是实现育人要求的关键。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采用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班级活动的管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能力;善于反思,完善自我的能力;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推动教学改革的能力。
4. 个体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个体专业化发展是班主任自身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和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知识、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的过程。这实现了由普通教师向专业化教师的转变过程,也实现了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专业型教师的过程,体现了班主任发展的本质。
5. 群体专业化
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是班主任群体专业化的过程,也是让班主任队伍得到社会肯定和认可的过程与结果。班主任个体是构成班主任群体的最基本单位,因此,班主任个体的发展是班主任群体发展的基础,班主任群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建立在班主任个体水平提升的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班主任个体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班主任群体专业化发展的根本。
三、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 关注班主任专业思想建设
小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问题对班主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小学班主任信心不足、职业倦怠等问题十分突出。思想引导行为,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必须要以专业化建设思想为前提,而这也是加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
提高班主任责任感。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决定了小学阶段的育人质量,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对和谐校园和和谐教学的构建起到了关键作用。学校可以让班主任在工作中分别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个人发展、班级管理和育人目标,并通过发展计划的规划与实施来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为今后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关键动力。
培养班主任成就感。对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来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比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加重要。在这样的理念下,班主任将通过“严慈并济”的管理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关键,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意识。当班级获得优异的成绩之后,学校应及时通过广播、会议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以此最大程度的提升班主任的成就感,让他们能够自觉进行专业建设。
2. 搭建班主任专业理论发展平台
班主任專业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通常来说新教师在就业之前并没有接受过此方面的理论学习,因此,必须补上这一课,在掌握班级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德育教育观念和学习发展观。
进行广泛的阅读。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技能,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在班主任培训中可以要求教师进行丰富的阅读,如《班主任谈话技巧》《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等,通过学习拥有更高层次的理论素养。
进行专题培训。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班主任专业理论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学校必须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帮助在职班主任了解行业的变化。也可以邀请专家到校内进行专题讲座,以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班主任的培训任务,切实提升班主任的理论素养。
3. 构建班主任专业技能训练平台
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即可以从情感方面做到“晓之以理”,又可以从行为方面实现“执之以行”,更可以将各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思想,还要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利用师徒结对提升专业技能。对于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时,学校可以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即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下不断熟悉班主任各项专业工作,如开展班主任沙龙、班主任论坛等,以此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增加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育人风格和班级管理经验。
通过技能比赛进行实践锻炼。比赛是提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意识,激发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动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各市、区都针对班主任专业化技能开展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希望通过比赛来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如何发掘班主任专业化比赛内容,切实发挥比赛的效果,以之培养班主任的专业化技能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技能比赛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技能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针对不同需求来设置不同的比赛内容,以此让班主任获得更加广阔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
4. 构建完善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体系
完善班主任专业化培养机制。校长是各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人。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校长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把握各班主任的思想动态;组织班主任定期开展研修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提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平台,例如专家讲座、主题教育等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本校的校本研修经验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完善的班主任专业化培养机制,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制定合理的班主任考核机制。合理的考核机制是推动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除了对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理念进行考核,更要关注他们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并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考察。另外,还要重点关注班主任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学风班风的建设,将这些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都作为考核中的重要指标。
建立班主任奖惩和晋升机制。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激励机制,尝试从多个方面来满足班主任的需求。从奖励上来看,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指班主任的生活福利待遇,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等,从根本上解决工作内容与收入不平衡的问题。精神方面则是要给予班主任充分的理解与肯定,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认可。在晋升机制上,学校应为班主任建立独有的晋升渠道,鼓励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尽量为班主任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小學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重视,把其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为学校和学生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