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微阅读的调查研究

2020-05-11刘秉亚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有积极的引导功能。针对1200名大学生的微阅读行为和方式、阅读习惯和动机、阅读效果和评价等三个维度的调查结果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读什么”维度提供导向性的阅读内容,在“为何读”维度培养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在“怎样读”维度增强大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微阅读;现状;引导路径

自2014年起,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六年倡导“全民阅读”,这是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作为阅读的主阵地,提高高校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示范效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中18—29周岁的人群占比32.8%,阅读活动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1]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公众阅读的主要方式,青年已经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军,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民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但是,数字化阅读内容泥沙俱下,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娱乐化信息的干扰,从而偏离自己的阅读目的,他们对短小精悍的阅读内容情有独钟,形成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因此,要改变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對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目的、阅读方式有效地教育引导,继而形成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阅读的引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自古以来都在形成和培养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阅读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另一方面,阅读必须有一定的内容才有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阅读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分别能够回答“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读”等问题,对大学生的阅读观念、提升阅读素养和优化阅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回答“读什么”来培育阅读素养

“读什么”是大学生开展阅读的首要问题,对阅读内容的选取体现其阅读观念,阅读的内容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改变。读什么样的书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的阅读内容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相应地,人的理想和追求也会决定一个人阅读什么样的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广泛的社会关系和与之相匹配的个体认知,[2]即通过塑造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来构建全体成员的共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读什么”的基础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增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大学生刚刚脱离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自由选择阅读的意识开始增强,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性逐步凸显,面临良莠不齐的阅读内容他们容易偏离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传播速度的提高和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都渗透到数字化阅读内容中,乃至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和国外颠覆势力趁虚而入,大学生很难辨别和判断融入到海量信息中的这类阅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合理选取阅读内容的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回答“怎样读”来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是持久的过程,阅读方式是人们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怎么读”是阅读环节的重要问题,关系着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关系着阅读者知识的获取情况,关系着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体现在对大学生阅读内容和阅读动机的引导外,还体现在对大学生阅读过程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阅读过程,通过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无形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渗透在阅读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组织的各类主题阅读、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都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对阅读的显性引导作用,活动方案的规则和要求都对大学生有阅读行为有一定约束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但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只依赖强制性的规定是很难达到效果的,还要不断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思维的主渠道,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要充分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布置作业等环节训练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兴趣爱好相一致,[3]这也是阅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之一。课堂阅读提升阅读的理论水平和阅读深度,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的知识面和阅读广度,在阅读理论能力方面同向同行。

3、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回答“为何读”来优化阅读环境

“为什么读”是明确大学生的阅读目的,关乎阅读的价值和作用。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可能从自身发展和兴趣爱好出发,也可能受到社会、校园、网络等环境的影响。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式的改变、阅读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阅读能够坚定理想信念,能够提高人文素养,能够拓展理论视野,能够陶冶思想情操,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才能很好地实现。阅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全面的学情分析,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阅读需要和发展诉求,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效果。特别对于自制能力不强、主动性不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增强正面引导和价值引领,驳斥“读书无用论”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寻找阅读的兴趣,关注自身规划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阅读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营造中,丰富的阅读书籍、惬意的阅读环境、和谐的阅读氛围、现代化的阅读设施都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网络阅读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以“图像+文字”的方式传播,[4]其直观性和生动性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共鸣,但网络环境鱼龙混杂,要摒除网络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的发挥极具挑战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阅读的现状分析

为准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阅读的现状,本研究抽样选取贵州省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阅读的行为和方式、阅读的习惯和动机、阅读的效果和评价等四个维度展开,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91份,有效问卷1173份,有效回收率达97.75%。

1、阅读行为和方式的数字化倾向

针对阅读方式的调查集中在大学生阅读的载体情况,相较于电脑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而言,纸质阅读和手机在线阅读明显占有优势,其中纸质阅读占比48.3%,手机在线阅读36.8%。对比全国国民阅读的数据中手机阅读已经占据首位,[5]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向于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包括手机、电脑、阅读器等)共占48%,基本和纸质阅读持平,而且纸质阅读源自课本和图书借阅率的要求,表明数字化阅读在大学生阅读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47.6%的大学生每月纸质阅读的数量为1本,远高于全国成年居民的阅读量,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关于数字化阅读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持续阅读时间差异较大,从15分钟以内到1小时以上都有一定的选择比例,而在阅读一篇文章能接受的最长时间中有50.6%的大学生都选择“只要内容好,阅读多久都行”。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微信公众号订阅数量集中在6—10个,还有10.9%的订阅20个以上。79.3%的大学生都容易被弹出的信息转移注意力,尤其是聊天类的,这表明大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可以自由选取阅读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但是阅读的专注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50.9%的大学生不会在数字化阅读上进行花费,因此只有19.4%的同学经常使用阅读类APP。

关于数字化阅读行为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一篇文章时,43.6%的大学生只是快速浏览,29.2%的只选择重要的内容进行阅读,逐字逐句阅读并思考的只占11.2%,收藏后有空再看的占比10.7%。这表明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已经逐渐呈现出“快餐化”的阅读习惯。在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中,有多到少的排列分别是文学小说、青春励志、新闻资讯、娱乐休闲、专业知识、人文科技、生活健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辅等,最高和最低相差只有9.5%,可以说明大学生阅读的涉猎范围比较广泛。此外,大学生的阅读途径和阅读地点的调查结果也同样证明了阅读行为的多样化。

2、阅读习惯和动机的多元化

制定和执行读书计划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方式之一,而调查结果却显示有28.3%的大学生从未制定过读书计划,43.1%的很少制定,只有4.4%的同学经常制定读书计划,并且在制定过读书计划的经常能完成的只占13.0%,很少或都不能完成的占比39.2%,这表明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缺失具体的阅读计划乃至人生规划。但是,63.5%的大学生清楚地知晓阅读对未来有较(很)大的影响,认为影响不大的只有7.0%,认为根本没有影响的只有0.8%。75.8%的大学生认为大量阅读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只有6.2%的认为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总体来说,阅读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共识,大学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阅读在人生发展中的份量和意义,但是现实中的阅读习惯却差强人意。

个人的阅读行为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大學生阅读目的的调查中,1173名被调查者有802名选择拓展知识,727名选择兴趣爱好,659名选择陶冶情操,此三个方面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阅读则是获取知识主要方式,这符合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阅读认知,也成为激励他们阅读和学习的主要动力。此外,兴趣爱好也是驱动学生开展阅读的重要原因,正确引导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休闲娱乐、消磨时光的阅读目的分别占比11.8%和9.5%,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不明确导致阅读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对于外因的影响,调查从手机APP或公众号数量、父母的阅读习惯、教师的教学要求、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文章标题、阅读呈现的新鲜程度等方面展开,53.9%的大学生认为父母阅读习惯对自身影响较(很)大,认为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很重要的占比56.7%,认为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对阅读量影响大的也占有50.4%,而手机订阅的数量、付费方式对自身的制约则主要集中在不确定的选项。这表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学校、教师、父母的外在干预,大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此外,大学生认为标题和阅读方式的新颖程度也对阅读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分别占比59.2%和55.5%,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阅读引导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关于阅读效果和评价

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筛选能力、记忆情况、思考能力是衡量阅读效果的重要方面,在阅读过程中能对内容进行浏览并快速筛选信息的结果显示,有50.3%能够筛选部分有价值的信息,27.7%能获取大部分有价值信息,能够全部获取的只有1.6%。经过小中初阶段的系统训练,44.6%的大学生能够部分掌握阅读内容的主旨和大意,36.3%的可以大部分掌握,大学生在阅读理解层面基本能够达到阅读效果。对于阅读内容的记忆,47.3%的大学生选择部分能,大部分能的占比28.6%,少部分能的占比21.3%,只有1.7%和1.0%的选择完全不能和全部能。对阅读内容思考的调查结果也呈现类似的结果,阅读内容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启发功能,知识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钥匙,特别是思考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记忆是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但在知识应用反面,只有30.3%的大学生能将少部分的阅读信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说明大学生大多停留在识记阶段,还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广泛地应用于实践过程,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阅读评价是大学生自我阅读的认知,是对自身阅读情况的反馈,调查从阅读效率、阅读效果、阅读的满意程度展开。对于阅读效果的评价,58.4%的大学生认为一般,认为比较高或非常高的分别占比15.9%和0.6%,选择比较低或者非常低各有23.0%和2.0%。对于阅读效果的评价结果中,认为效果一般的占有60.2%,认为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只有17.8%。对于阅读情况满意程度的结果来说,也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状况,43.9%的大学生阅读满意度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包括比较和非常两个程度)的分别占比19.0%和37.1%。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的自我阅读的总体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评价低的人数都略高于评价高的。因此,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教师增强阅读训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引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阅读的路径分析

目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快餐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已经显现,呈现出微阅读的特征。各种数据表明,大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制约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导向性的阅读内容,明确“读什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引导,在纸质阅读中提供阅读书单,在数字化阅读中推荐APP和公众号,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阅读时间,有效地渗透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社会主义高校的阅读内容理应包含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国史和党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修课,了解我们国家曾经取得的辉煌和经受过的屈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国家政权,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明白中国共产党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全民阅读推广的逻辑起点和阅读初心,[7]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入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依赖于中华优秀经典文献的阅读。在全民阅读活动中, 我们要抓住文化自信这个根本,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的阅读内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讲好中国故事,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明确“为何读”

阅读习惯是阅读行动者稳定持久的阅读性情倾向系统,能够指导和支配阅读实践行为,[9]要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要树立终生学习的阅读理念,要加强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形成自发惯性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培养。大学生刚刚脱离高考的指挥棒还未建立稳定的人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快速构建新的人生规划,并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包括阅读计划)。大学生已经在阅读对未来人生发展有重大意义上达成共识,但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干扰,微阅读环境下片段化的阅读内容不利于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持久的阅读习惯势在必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学校园对图书馆的建设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阅读素质,敬重阅读、崇尚阅读。兴趣爱好是经典文献阅读持续进行的牵引器,[10]基于兴趣基础上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各种阅读活动或读书会,定期交流和汇报,提高大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主动寻找并沉浸于阅读的海洋。在数字化阅读中以兴趣为导向,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设置合理的阅读计划,利用碎片化的阅读内容收集纸质阅读的拓展信息,将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对活动的组织形式、推介文章的标题加以改变,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3、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大学生阅读思考能力,明确“怎样读”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较为浮躁,倾向于“快餐式”阅读和功利化阅读,自主阅读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全面增强大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深度阅读更加注重对自身信息素养与知识的构建,注重个人智慧的提升、精神的成长,更是“自我对话式”自身意义的寻找,这才是我们主张大学生应有的真正的阅读。[11]一方面,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增强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深对教材阅读的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丰富阅读材料和深化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将晦涩的文字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焕发实践的光泽。“课程思政”的氛围下,专业课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通过拓展阅读广度,建立知识点和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汇点和共鸣点,设疑启思,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发情感,升华理论,再通过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对数字化阅读阵地的开拓。微阅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两微一端”要适时制造阅读议题,引领大学生在主题阅读中教师指导,鼓励参与,深入阅读,积极思考,加强交流,增加阅读的乐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思考,建立联系思维和整体思维,发挥深度阅读对他们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魏玉山,徐升国.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出版发行研究,2019(06)33-36+23.

[2] 赵达远,臧宏.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10)3-7.

[3] 胡港云.经典文献阅读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93-97.

[4] 刘慎军.网络阅读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0)50-52.

[5]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03)74.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7-02.

[7] 陈筱琳.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9)106-111.

[8] 操菊华,康存辉.全民阅读: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8(05)14-17+13.

[9] 王军.论阅读习惯及其建构[J].中国出版,2017(02)13-15.

[10] 胡港云.经典文献阅读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價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93-97.

[11] 徐拥军,李如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深度阅读[J].出版广角,2017(10)80-85.

【作者简介】

刘秉亚(1985—)女,河南许昌人,硕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微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用“微阅读”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微阅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