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
2020-05-11张娇
张娇
【摘要】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符合数学课程的特征,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教师可以提问推动探究性学习,以提问深化数学知识理解,以提问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知识,以提问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徐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H-13-18-L2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提问能够激发思维活力,是教学中的一项基本策略.在课堂中,问题对驱动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有问有答,在此过程中释疑解惑,发现新知,使得教学活动不断推进.教育实践表明,提问策略虽然看似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并不易把握其精髓.鉴于此,笔者拟基于实践经验,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方法,让学生的思考向更深处漫溯.
一、以提问促探究,自主生成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是探究活动开展的基础.当教师在教授新知时,要多以提问促进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究来自主生成知识,而非直接告知学生现成的知识,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并不直接讲授面积计算公式,而是先在黑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并提问:“请你观察图形,想一想怎样可以将其转换为长方形?”如果学生思维接不上了,教师可给出提示:“可以将图形中某个部分进行平移,应当怎样着手?”学生解答问题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并在原图中画出“高”的辅助线.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比观察两个图形,提问:“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原图形的哪条线段相对应?”学生指出两条相应线段后,教师再分别说明它们是“底”和“高”,要求学生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旧知中发展出新知,不断发展思维.
二、以提問促理解,深化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的情况,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可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基于新的思维角度开展思考,转换思维方式,理解问题的实质.
例如,在解答5.3÷8+0.125×4.7一题时,不少学生都未发现简便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能够用口算算出0.125等于18,但是对于其中的思维过程18×4.7=4.7÷8,许多学生无法透彻理解.为此,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1)木材长4.7米,要取其中的18,应该如何计算?(2)木材长4.7米,要将它锯成8等分,求其中每份木材的长度,应该如何计算?要求学生分别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发现尽管所列出的两个算式存在差异,但是表达的数学意义却别无二致,因此,学生也就理解了18×4.7=4.7÷8的数学原理.教师利用解数学题的契机,消除了学生认知中的模糊地带,并使学生对“分数”“平均分”等数学概念的理解层次得到提升.
三、以提问促反思,培养理性思维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一些问题,虽然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却只是基于经验或直觉完成的,对数理的本质缺少理解.教师可提出反思性问题,让学生对习惯性的思维路线进行反思,追问知识的根源.
例如,在教学“小数”模块的知识时,经过两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已经接触了多种类型的小数加减法情况,如不同数位的小数相加减、小数加减整数等,对于“小数点要对齐”的原则也已烂熟于心.教师在进入第三节课的教学时,对学生提出反思性问题:“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学生经过思考,发现只有将小数点对齐,数位才能够对齐,计算才有效.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请你回顾整数的加减,是否也同样适用数位对齐的原则?”教师以反思性的提问,提升了学生对数理本身的认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
四、以提问促拓展,提升思维品质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解知识本身,更要使之能够迁移运用在其他情境中,拓展到对其他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提出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思考新问题,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与“圆”有关的知识时,学生都知道《墨经》中有记载:“圆,一中同长也.”教师以此作为教学线索,于课堂中以多媒体设备展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使其与圆形同时显示出来,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提问:“请你说一说,其他图形也是‘一中同长吗?”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确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即图形中心都很容易被确定,但是“同长”这一条件则不符合.在这些图形中“同长”的类型较多,包括中心到顶点同长、中心到各条边的中点同长等,其性质与“圆”存在差别.在这个拓展性问题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的缜密性.
五、结 语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基本驱动力之一,对构建高效课堂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着手,多提高层次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动脑,起到以问促思、以问促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刍议[J].浙江教育科学,2016(2):28,51-52.
[2]李雪.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课堂提问研究[J].数学之友,2017(16):23-26.
[3]储冬生.问题驱动教学 探究生成智慧[J].小学数学教师,2017(3):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