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整改背景下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路径
2020-05-11王嵩
王嵩
[摘 要] 进入审核评估整改阶段,地方高校质量保障整改落实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从分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审核评估问题反馈着手,认为质量保障整改应遵循“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特色的质量文化整改总体目标,提出从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数据治理、内审式评估、多元教学评价、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和外部审核评估等维度落实质量保障整改工作。
[关键词] 审核评估;质量保障;质量文化
以审核评估为典型代表的外部评估实践,通过评估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来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间接评估[1],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推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地方高校已进入审核评估整改后期,但仍存在审核评估整改环节薄弱、监督和评价不到位、审核评估整改缺乏系统协同化推进等现象[2]。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优化路径,以提高审核评估整改实效。
一、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审核评估反馈
1.教学质量管理未形成有效闭环,持续改进功能较为薄弱。地方高校已经建立并运行了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质量日常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也都具有切实、有效的顶层设计,但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反馈、分析、改进的持续质量增强保障体系。一是教学质量监测数据、教学过程管理数据等质量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导致数据分析报告在辅助教学管理决策、教学监控预警等方面未能有效发挥潜在价值。二是基本教学状态信息反馈机制已初步建成,但对反馈的教学质量信息(问题)缺乏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及可行性的改进效果再评价机制,存在持续改进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三是基于内外部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机制执行效果不明显,导致评价结果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成绩評价等方面的持续改进共享度不高,如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未能及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
2.教学质量监控存在薄弱环节,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教学质量监控尚未实现全覆盖,存在监控盲区。一是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但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教学设计的质量、实践(实习)教学等教学环节存在制度建设到位但实际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二是校级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已经较为规范、有序,但院系层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不均衡,尚未从学校到学院再到专业的逐级细化、落实,导致教学质量管理PDCA循环中最后环节没有在专业层面有效实施,难以形成有效的全覆盖。三是教学质量评价以教学督导评价、学生评教为主,形式单一且科学性不足,如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不足,无法形成教师教学质量有效区分度,教学质量改进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3.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质量监控主体缺失。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学校、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框架下发挥各自作用,但目前存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一是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停留在学校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部门的层面,学院落实学校质量监控制度的主体意识不牢固,规范学院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的制度不够完善。二是以教学管理人员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缺少教师和学生的全员参与,且促进三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三是教学督导以被动形式开展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层次,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常态性,且学校对院级督导工作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
4.教学质量信息采集范围不广,缺乏有效融合与利用。对于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依然停留在传统渠道,呈现碎片化、表层化的现象,以至于教学质量信息总体处于“沉睡”状态,未能对教学管理与改革实践产生实质性影响。宏观层面,以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起到有效支撑。微观层面,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数据信息分散在各学院及职能部门,通常以“数据孤岛”的形式孤立存在,缺少有效的信息融合机制与平台。
二、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整改总体目标
1.遵循“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突出了本科教育应有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因此,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双一流”建设等实践为契机,将质量意识融入本科教学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着力推动和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2.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既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受益者,又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参与者,因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关注重点从教师教学效果向学生的学习效果转变,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转变[3],突出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主体参与者维度。
3.构建具有特色的质量文化。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文化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质量的价值建设[4]。从质量保障的文化视角,克服质量保障的技术性和程序异化,回归高等教育的人文本性[5],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性。因此,以凸显质量本源和质量主体能动性的质量文化建设,构建蕴含地方高校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体系,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适应新常态的内生动力。
三、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举措
1.建立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新常态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按照学校办学定位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明确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等关键环节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新常态。
2.加强常态化质量监测,探索数据治理模式。加强教学基本状态常态化监测,以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为基础,完善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运行管理,强化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分析、预警和反馈。同时,建立对教学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从规划、标准、元数据管理到数据交换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数据管理制度体系、数据流程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产生、使用规范、有序、有据,并在数据管理过程中逐步实现标准化和可视化,促进教学信息的多源数据融合与运用。
3.建立内审式评估机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以外审式审核评估工作方案为框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专业特色等对评估范围和要素进行针对性合理优化,制定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满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的校内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校内教学单位的内审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专业调整、绩效考核、资源分配、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
4.推进多元教学评价,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完善学院评估、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体系,探索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健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改进机制,逐步实现从“评教”向“评教评学”相结合转变。进一步完善对有效学生评教信息、学生信息员反馈信息的搜集、分析与反馈机制,优化同行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机制,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提升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传帮带”实效,协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
5.健全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强化院级质量监控职责。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学院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实现教学管理和教学环节评价的全覆盖,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纳入学院的日常工作中。在不断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同时,适当将质量监控重心从学校向学院下移,逐步完善院级质量监控职责,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和一线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改进中的主体作用。
6.引入外部质量评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外部质量评估作为推动学校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的外生动力,成为各国在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的普遍价值选择[6,7],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系统化和专业化发展[8]。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范专业认证、专业评价为代表的第三方评估模式,通过外部评估激励高校自我改进,促进高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形成外部评估与自我评估协同效应,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四、结语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不断优化、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审核评估整改阶段,应摒弃以往片面、功利的被动整改模式,转向整体、协同的主动模式,激发质量主体在学校内部自上而下开展质量保障活动的能动性,以学校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实现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朱泓,刘志军.如何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6-10.
[2]李荔.地方高校审核评估整改落实的困境及破解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7-8.
[3]朱建芳.“以學生为中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5):142-145.
[4]卢晓中.质量文化:一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8,(7).
[5]刘振天.为何要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N/OL].光明日报,2016_06_07.[2019_12-03].http://epaper.gmw.cn/gmrb/
html/2016-06/07/nw.D110000gmrb_20160607_1-13.htm.
[6]张继平,董泽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28.
[7]Turri M,Rebora G,&Huisman J.The Effects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Universiti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ree Cases.In L Purser,L Wilson,&E Froment (Eds.),Introducing Bologna Objectives and Tools[M].(pp.1-28).Stuttgart:Raabe,2007.
[8]刘水云,赵彬.外部质量评估对大学变革的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19,(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