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0-05-11姜玉巍许文韬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垄沟真叶中耕

姜玉巍 许文韬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可以在加工后食用,还可以用作饲料,也是制作酒和工业甲醇的原料,玉米用途非常广泛,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当前,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不断提升,在栽培规模无法扩大的条件下,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玉米栽培前期准备

1、选地

玉米是喜水、喜肥的作物,肥料和水分的需求旺盛,在比较温热的气候环境下易于生长,过于瘠薄和潮湿的土壤环境会影响正常生长。因此,选择玉米地时应主要考虑排灌是否方便、土壤的酸碱度是否适宜、土壤肥力是否在中等以上等,如果具备以上条件,就可以选择。

2、整地

整地是玉米播种前的重要措施,经过良好整地可以保证玉米正常出苗及成活。整地的第一项措施是对土壤进行深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打破犁底层,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充分活跃,耕深应至少在25厘米左右,深耕后再将土壤耙平耙细,整地后的土壤应具备平、细的标准。

3、施基肥

基肥主要采用腐熟的有机肥,整地前或整地的同时将1500公斤的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地表,利用整地深松将肥料拌入土层中。基肥中还应加入50公斤磷肥、30公斤尿素,一并施入土壤深处。

4、选品种

选择的主要前提是,品种必须具备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等条件,决定了品种的前途。选择时应对当地多年栽培的品种进行参考,连续多年取得高产稳产的品种应是首选。另外,还应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品種会减少玉米产量的损失。一般当地的农业部门都会推荐比较适宜的品种,可充分给予考虑。

5、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先对种子进行筛选,采取风选或盐水选的方法,剔除种子的瘪粒、杂质等,然后将种子放在干燥通风处进行3-4小时的晾晒。再用温水浸泡种子8小时,使种子吸收水分,增强活力,有利于种子发芽。根据当地历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可采取药剂拌种或药物包衣等预防性措施。

二、适时进行玉米播种

1、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的大小往往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合理密植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及提高产量。播种密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灌溉条件等确定,条件好的可适当密些,条件差的适当稀一些。一般来说,每亩的用种量在1.5-2公斤。品种为平展型的每亩保苗3500株,品种为紧凑型的每亩保苗5000株。

2、播种方法

采取垄作的方法,整地时可以起垄,垄宽120厘米,垄高20厘米,垄台上开双行浅沟,两沟间距为50厘米,按合理的株距在沟中播种。每处播2粒种子,一边播种一边盖土,盖土厚度为3厘米,盖土后踏实。

三、玉米的田间管理

1、苗期

(1)间苗:玉米出苗并长出两片真叶后开始人工间苗,将病苗、弱苗和疙瘩苗拔除,并按照整体出苗情况进行均匀布局。

(2)定苗:幼苗长出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作业,选择健壮的幼苗保留,将弱苗拔掉。查找缺苗并采取补种和移栽的方法将苗补齐,移栽应带土,栽后适当浇水,可促进幼苗成活。大面积断垄缺苗应进行补种,以保证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否则会影响产量。

(3)中耕:苗期中耕一般需要进行2次,中耕的同时除草和施肥。第一次中耕要浅,第二次中耕要深。第一次中耕时因苗未充分扎根,浅耕可以将土壤表面板结破除,而不伤到苗的根系。而第二次中耕时深是为根部培土,增加地温,促进根系深扎。中耕的同时可将杂草清除,并适量施入苗期追肥。

(4)水肥:在基肥施用的基础上,还应在各个不同时期,根据玉米生长需要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幼苗5-6个真叶时进行,追施氮肥9公斤左右/亩,追肥方法为将肥料施入垄沟中,然后盖土并踏实。此时如果遇到干旱,要及时顺垄沟灌水。如果遇到连续多日下雨,出现涝害,应及时排水防涝。

2、穗期

(1)追肥:穗期管理主要是水肥的管理,防止玉米地出现干旱少肥的问题,促进玉米植株旺盛生长。在苗期追肥的基础上,穗期还要进行第二次追肥,促进玉米茎秆的生长。此次追肥在8-9个真叶出现时进行,继续采取条施的方法,将复合肥10公斤/亩和氯化钾7.5公斤/亩均匀撒入垄沟中,然后盖土踏实。玉米植株进入大喇叭口期,14-15个真叶出现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促进玉米穗的早生多生。将复合肥20公斤/亩和氯化钾10公斤/亩施于垄沟中。也可用磷酸二氢钾800倍溶液喷施,进行根外追肥。

(2)灌水:穗期是玉米生长旺盛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玉米植株抽雄前后要及时灌水,以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此时如果干旱,会影响植株正常发育,不利于花期正常授粉,有可能会导致植株形成秃尖、穗粒不全等问题,保证田间土壤水分在75%左右可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另外,雨水量过大应及时排水。

3、结实期

这期间的管理主要是补施肥料及水分管理。如果植株长势不佳,可适当补施氮肥,长势好的情况可少施或不施肥。还应注意田间是缺水或积水过多的情况,缺水应及时灌水,水太多易导致烂根,所以应做好排涝工作。玉米在抽穗开花和灌浆期,田间不要缺水。

四、防治病虫害

玉米的病虫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等。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采取对症施药的方式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多菌灵、井冈霉素、氯氰菊酯等。

简而言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选种、选地、处理种子、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可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实施,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154211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

猜你喜欢

垄沟真叶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第一对真叶损伤对豇豆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