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计划到创业文化:英国大学企业精神的彰显与实现
2020-05-11黄蓝紫易红郡
黄蓝紫 易红郡
[摘要]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英国失业率大幅上升,青年就业率直线下降,高等教育经费也日趋紧缩。为解决社会难题,满足高等教育所需,英国政府出台了《1988高等教育企业计划》,旨在加强大学与工商业界的密切联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大学的企业精神。主要表现为:从企业为大学提供培养资金到大学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和提供科研成果;从大学与企业单学科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到多学科的知识交换、产研转化。英国大学的企业精神主要通过建立创业型大学得以实现,通过传播创业文化得以升华,这对我国高校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英国;大学企业精神;高等教育创新转型;创业文化;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0)01-0086-07
20世纪中后期,英国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其高等教育产生极大影响,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使命也随之改变。保守党政府逐渐认识到,长期以来英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大,对经济和工商业方面的影响没有得到彰显。为此,1988年英国发起第一轮“高等教育企业计划”(Enterprise inHigher Education)。从某种意义上看,该计划重塑了英国大学的传统与精神,预示着一种与时俱进的全新大学精神一企业精神的出现。企业精神意指一系列衍生于企业的品质、技能和态度,这些品质、技能和态度包括创造力、领导力、上进心、问题解决能力等所有有助于形成专业的就业态度和职业技能,以及增强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特质。“它引起了_一系列变化,如从雇主需要转向社会需求以及雇主接纳的个人发展;它不仅是商业目标的需要,也是从企业技能到生活技能的转变。”
一、英国大学企业精神的源起
对于英国而言,197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1992年多科技术学院的消亡,既是推动政府将教育政策的重点从扩充“量”转化为提高“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其高等教育与工商业界加强合作的直接动因。
(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197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背景,对英国高等教育也造成极大影响。自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英国政党都默认“凯恩斯社会民主”的政治哲学,承认维持充分就业、福利国家和主要公共经济部门与其他私营经济部门共存的理念。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英国经济随之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以工业作为核心争力的英国,面临着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短缺,制造业贸易总额不断下降的困境,英国工商业界也將此局面的产生归因于高等教育失责和教育制度失败。英国社会处于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增加的状况。尤其是毕业生就业与失业问题严峻,这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对于政府而言更是一场经济危机。有的学者认为,青年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年轻人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技能,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在英国,失业的年轻人最缺乏的品质是雇主所需要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知识技能。”
在撒切尔夫人担任保守党教育和科学大臣期间,英国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曾一度削减2亿英镑的教育经费,此后的几任教育和科学大臣也实行教育经费紧缩政策,这对英国大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和政府拨款的紧缩,促使众多高校为躲避“严寒”而加强与工商业界的合作。也有英国学者指出:“与企业开展知识转让活动对大学的研究活力和创新意识有积极影响,同时有助于大学创造更多的收入,从而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
(二)多科技术学院的变革
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定位于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的实用型科技人才。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术课程在读人数比例也不断上升,多科技术学院开始朝大学办学标准与培养质量看齐,其“大学化”倾向日益明显。这无疑导致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在研究能力、培养方式以及学术力量等方面愈加相似,与多科技术学院的成立初衷背道而驰。
英国议会于1991年颁布《高等教育:一个新框架》白皮书,建议废除“二元制”,建立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白皮书取消了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在学位授予权和教学经费渠道方面的区别,结束了把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排除在科研拨款“双重资助”制度之外的局面,同时扩大了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部分院校的学位授予权。次年,英国议会通过《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决定撤裁“大学基金委员会”和“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基金委员会”,改为按地区设置“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批准多科技术学院更名为大学的申请。1992年,英国34所多科技术学院被改称为“大学”,与传统大学具有相等的地位。至此,存在30多年为英国工商业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多科技术学院在历史上消失。
多科技术学院的变革意味着大学与非大学之间的区别逐渐淡化,整个高等教育更加具有“走向市场”的特点,大学与工商业界之间的联系也愈加密切。“这些管理和财政上的改变极大降低了教育成本和纳税人的负担。这些改革也制定了更加有效的计划,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极大地促进了高等学校的企业性行为。”
(三)英国高等教育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个教育法案,对高校和工业界的关系以及高校在社会中的功能等均有所强调。1981-1983年发布《雷沃休姆报告》,提出英国应当建立适应知识综合性发展和未来职业多变性需要的新型课程模式,高校应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培养应用型工商业人才。1985年发布《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皮书,认为英国高等教育应更有效地为改善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如:第一,端正对商业的态度,企业精神对维持和增加就业机会、繁荣经济都极为重要,高等教育应当努力培养企业精神,而非抵制或歧视;第二,加强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联系,如签订企业合同、产学研结合转化、争取企业界为学生提供奖学金等;第三,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及地方社区之间的联系,重视与企业间的合作,尤其加强高校与毕业生雇主之间的密切联系。随后,《高等教育一迎接新的挑战》白皮书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更为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同工商界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维纳在《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一书中指出,关于英国经济衰落问题他感到讽刺的是:“这个孕育了工业革命并将其输出到世界各地的国家,在衡量其成功与否时应该感到难堪。其结果是,英国采纳了‘一种实际上排除工业主义精神的英国特性概念”。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英国,这一概念逐渐强化,形成了_一种复杂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综合症,即轻视技术性文化,缺乏技术型人才培养。因此,英国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浪潮时陷入“滞胀”的困境。英国教育科学大臣指出:“大学应关注高等教育以外的世界,尤其是工商业。还应当与工商业加强联系,提防反商业倾向的出现……与工商业加强联系对于促进社会就业、繁荣公共服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途径。高等教育应该警惕减少它(代指反商业倾向)的危险,并且应该寻求机会鼓励它。更直接地说,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就业型人才以及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英国教育财政拨款急剧紧缩,社会就业率下降,也使英国高等教育与工商业缺乏联系这一问题逐渐凸显。多科技术学院与大学同为一体,共同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法案,促使英国大学不断加强与工商业界的密切联系,从而催发了英国大学企业精神的诞生。
二、英国大学企业精神的彰显:“高等教育企业计划”
撒切尔夫人领导下的保守党政府致力于提升英国的工商业竞争力,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合作,注重培养大学的企业精神。为寻求将大学科研与产业界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1988年英国就业部培训署发起了“高等教育企业计划”。该计划共投入合同资金约6亿英镑,用于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该计划每四年一轮,大学通过竞标的方式获取参与计划的资格。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加强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工学合作”来培养英国大学的企业精神。
(一)“高等教育企业计划”的目标
“高等教育企业计划”针对高等学校和企业分别设立了基本目标。对于大学而言,该计划要求:1.每个获得高等教育资格的学生都应培养与企业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品质,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就业意识,并正确选择就业方向。2.这些技术、能力和品质应通过工作实践环境培养,培养过程应由雇主和学生所在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监督和评估。对于企业而言,该计划的目标是帮助高等教育机构获得大量科研资金,以便进行产学研的转化。通过与高等教育机构的积极合作,企业应当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培养企业精神,即培养有助于学生就业的知识技能和从业态度。针对理工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企业计划”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该计划的目的是“协助高等教育機构与产业界合作,培养具有企业技能的毕业生。”
此外,实施“高等教育企业计划”的大学应当深入理解“企业精神”这一核心概念,并且清楚如何将其应用于高校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由于该计划本质上是一系列针对高校和企业双方设立的基本目标和一笔有针对性的培养资金,因此,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需要由不同高校和企业根据专业特色自行制定,其具体目标应符合政府规定的标准。牛津大学理工学院明确表示:“我们如何解释这些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取决于我们自己。”利兹大学设定的目标是通过合作机构培养所有学生独立、高效的学习品质和易于就业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该计划也应当支持学生学习有利于其个人、部门以及企业体制发展的技能。西南理工学院则表示,该项计划的最初目的是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并经由相关专业人员开发支持,通过学习过程和适当评估方法加以发展,通过符合要求的课程开发计划予以实现,旨在培养所有学生利于就业的能力、技能和态度,以提升个人工作效率、企业意识和职业成就。同时,促进其形成专业的就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利物浦大学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培养企业精神与提高就业技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经济头脑和商业意识,以培养所有学生在任何领域(尤其就业领域)中积极向上的意识和品质。
(二)“高等教育企业计划”的内容
“高等教育企业计划”旨在确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学位计划内完成“企业单元”课程,从而培养其利于就业的技能品质,以及就业后成为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该计划适用于所有参与机构中全部学科的在读学生。同时,将会有—定比例的企业单位参与该计划的实践和评估环节。此外,“高等教育企业计划”的经费由就业培训部资助,而非传统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该计划所设立的“企业单元”课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发展企业(商业)意识、培养有助于日后就业的迁移性个人技能(Transferable personalskills),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一个作业项目。对于“企业单元”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估是本科学习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和外部考官同时参与,并随着正常流程记入学位学分。起初,工商界将企业意识的概念定义为如何进行有利可图的交易及创造物质财富,而在“高等教育企业计划”中它已经转变为一种针对企业如何运作,以及获得职业成就所需技能的普遍意识。
然而,“高等教育企业计划”并未定义“迁移I生的个人技能”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参与该计划的高等教育机构对于其概念的内涵达成了如下共识:1.对复杂问题的分析,2.对核心问题的识别,3.设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4.设定并实现目标,5.学会团队合作和保持自信,6.学习谈判技巧,7.充分发挥自己和他人的长处,8.与学术听众进行有效的书面和口头交流。考虑到在工作需求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上技能可以通过将学术和学科技能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而逐渐养成。因此,该计划试图根据就业单位所需合格雇员的标准而量身定制教育模式,参与合作的就业单位也将以未来理想雇员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深入评估。
(三)案例分析一以兰卡斯特大学地理学专业为例
首轮“高等教育企业计划”针对11个机构进行拨款资助,并在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现有学位课程内融入‘硷业单元”课程。兰卡斯特大学参与首轮投标获得成功,并于1988年9月下旬与就业培训署签订企业计划合同。兰卡斯特大学的地理系成为该校首个参与实施“高等教育企业计划”的系部,该系部设置的“企业单元”课程核心部分是“业论文”,通常要求在学制内的第二和第三学年之间完成。
(三)多元化的资助基地
英国政府—直对大学的拨款实行“双轨制”:一是国家拨款,通常根据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及校区建筑面积大小分配资金;二是政府用于支持大学学术研究的专项资助,即科学研究委员会资助,按大学教授、系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分配。这是英国传统大学办学经费的两个重要来源。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保守党上台执政后对大学的拨款锐减,加之政府经由层层监管部门审批的冗杂拨款流程与大学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步伐不一致,使得大学日常经费运转更是“捉襟见肘”。然而,一所大学的成功转型需要较大的财政资源支持,以保证其在实行新政策与新管理模式时拥有充足的资金。创业型大学意识到政府补助的逐渐减少将限制自身发展,为此,他们充分利用“产研结合,工学合作”的独特优势,开始构建一个不断拓宽和加深的第三方收入来源,这同时也意味着多元化资助基地的开辟。此外,拓宽的发展外围单位也承担着开辟多元化资助渠道的责任,要致力于创建国家和科学研究委员会之外的资助渠道。如大学科技园、校企合作单位及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应此而建,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剑桥现象”,形成了以高校为依托,以高科技中小企业为平台,将教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各项资源整合发展的模式。这些在高校附近集聚衍生的企业,以及与高校进行知识技术资金循环流动的产业集团,构成了大学的第三方收入来源。
(四)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
知识产权和优秀人才既是大学的主要资产,也是其实现企业精神的核心。学术心脏地带是传统学术价值扎根最牢固之处,是大学的边界和逻辑起点,也在学术创业与创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术心脏地带能否适应从研究型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处理好传统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在价值观及新型组织管理观念上的融合。承担教学、科研以及对产业界技术输出任务的教师,其理念激活与转变是整个学术心脏地带激活的主导因素。与传统大学相比,创业型大学的教师除了是教育者、研究者,还兼具创业者、领导者等多重角色,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帮助教师在学术界和商业界之间获得平衡,做到既遵循学术守则又契合市场规律,华威大学重新定义了“学术服务”的内容,把技术转移、企业合作等项目包括在内。同时,实行年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对学术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评估考察,引导教师不断调整个人状态和发展方向,以契合和促进学校总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和创新灵感,大学教师还可以直接参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与许多优质企业密切合作,主动聚焦区域经济发展亟待破解的技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科研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陛变化,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必然也随之发生变化。创业型大学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科研,而是以知识的市场价值为主导的学术转化活动。
(五)整合的创业文化
企业精神的实现也意味着一种新型文化一创业文化的诞生。精神层面的创业文化,即大学企业精神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其他各层面具有引领作用。任何一种精神或理念一旦被人们所认同和选择,也一定会体现在其他各个层面,由此发散延伸,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创业型大学的管理层面秉承企业精神,并以企业精神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运作上使新的价值观和传统学术价值观相协调,从而演变为指导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创业文化。制度层面的创业文化,即围绕建立创业型大学所完成的制度,使得管理者和执行者能在纷繁的实际工作中找到“入口”和“支点”。创业型大学既开辟了除传统双轨制之外的第三方筹款渠道这—重大制度转变,也发掘了大学与产业界之间从技术转移、资金筹集到知识交换、合作共赢这一新兴模式。行为层面的创业文化是有关创业实践问题的集中展开,它在整个创业文化的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强有力的文化根植于强有力的实践。相比于行为层面,精神与制度层面都是创业文化的“准备状态”,只有进入行为这一实践层面,全部要素的功能才得以综合地、直观地、理性地外显出来。由企业精神升华而成的创业文化,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历久弥新、改革创新的信念,一种将企业精神得以实现的信念。“创造一种积极的组织文化是一个无法在一时之间完成的长期征途,但—旦拥有这种文化,一所大学也拥有了一种信念势头,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
创业型大学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中心,以促进科研转化和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一种强烈的企业精神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预示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一所大学要发扬企业精神,成功转型为创业型大学,也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模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向外拓宽的发展机构、支持创新的核心学术地带,以及一种新的大学文化。
四、结语
“高等教育企业计划”出台之初,旨在通过加强英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工学合作”,缓解经济危机对高等教育的不良影響,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及英国大学的企业精神。从改变人才培养方式为产业界输送合格的创业型人才,演变为后期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以及大学与企业多角度多途径循环互利合作的知识交换。由此,企业精神也逐渐升华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一创业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比较简单的制度理念,而后合成一种信念。当信念在心脏地带传播,并通过外围机构传输出去,最终会发展为影响深远的创业文化,创业文化又可以重新指导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受创业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我国自21世纪起开始重视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高等院校应当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19年,教育部正式下达关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鼓励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意味着高校应更加注重从政策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转变,培养企业精神,传播创业文化。同时,通过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多方位、多维度地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推进知识与技术成果产业化,从而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具备企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