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农村居民土地整理潜力
2020-05-11李苑
李苑
现阶段,工业化飞速发展,日益推进城镇化进程,随之对人口数量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城镇人口以较快速度攀升,而农村人口缩减,同时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城镇建设用地十分缺乏,另一种是农村居民用地闲置。因此,应该以农村居民用地为对象,大幅提高其应用率,做好建设用地减退工作,而且将其发展为耕地,由此降低土地需求压力。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土地整理潜力,提出了相关整理措施。
一、前言
我国农村针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而言,即基于适当的社会经济条件,以某一农村居民点为对象,以其所处的不良状态为依据,比如用地浪费等,由此围绕它的布局与结构,将各项整理对策落到实处,主要包括整治以及改造等,进一步达到设施改善的目的,提升土地利用结构质量,调整与完善利用方式,加大土地投入,高效应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目前,农村农村居民土地普遍存在建筑面积大、村庄建设缺少系统规划、人均占地面积严重超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用地浪费现象严重、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等问题。
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
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手册”中,以农村居民点为对象,对其整理潜力的方法做出相关要求,应该是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整理潜力的测算过程中,该方法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就测算方法而言,即以居民点用地为依据,对比人均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标准,由此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计算公式是:
△S=S现状-BtQt
在上述公式之中,△S所代表的是農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现状所代表的是现状居民点用地面积,Bt所代表的是规划目标年人均用地标准,Qt所代表的是目标年农村人口数。
表1 世界银行对中国人口的预测
以“村镇建设用地标准”为依据,人均建设用地每人100平方米,而最高每人150平方米。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人口预测数据,能够得出2015年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大概是1142.01万公顷。由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农村居民点具有非常强大的整理潜力,按照相关顺序和流程有效整理农村居民点,对农村社会十分有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对策
(一)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专项基金
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实际情况而言,此项工程包含有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工作非常繁重,需要大量资金,具有较强社会福利性,属于惠农政策,可以带来大量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不过其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资金筹措方面主要有三个主体,一是国家,二是集体,三是农户。对于不同地区而言,都需要以农村居民点为对象,围绕整理工作,科学建立专项资金,可应用的资金筹措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面向政府耕地开垦费,由其中划分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然后,颁布优惠政策,给予农户更大鼓励,使其加大投资,针对宅基地超出标准的部分,落实有偿使用政策,获取相应土地利用资金。再者,如果条件允许,当地可合理应用市场机制,密切联系土地整理公司,尽量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此外,以土地部门为主体,由其统一管理与应用专项资金,并且接受群众监督。如果当地经济发达,并且政府具有相对强大的支付能力,可应用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央政府至地方政府至农民集体至农户,另一种是敌方政府至农民集体至农户。但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需要由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筹措资金。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强化规划实施力度
通过探索现阶段村镇规划实际情况发现,主要存在两项问题,一是目前的建设现状和规划具有较大偏差,二是具有较大实施难度。之所以出现此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开展村镇规划工作时,民众没有参与其中。因为严重缺乏基层的技术力量,往往由外部的专业人员负责规划。当进行规划时,因为各种原因的存在,许多规划设计工作者仅仅获取部分必要材料,没有详细的调查,未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没有了解其风俗民情,并且忽视群众参与,在此情况下做出的规划存在较大问题,无法满足民意,不具备地方特色,导致规划丧失“龙头”作用。因此,需要以公众为对象,提高对其作用的重视程度,积极吸取他们的建议,可以利用一系列方式获取公众意见,比如宣传报道以及开座谈会等。如果公众所提出的意见与实情相符,并且予以采纳,政府可提供相关奖励,以此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从规划人员的角度来讲,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使规划满足现代农村需求,并且与农村实际情况密切结合,为民众提供便利。以居民点为对象,针对它的一系列内部用地,应该科学制定近期规划以及远期规划。就宅基地而言,在形式布局方面,应该以不同地区具体状况为依据合理确定,需要将村容整体性以及农户各项生产生活实用性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在法律方面,需要凸显规划所占据的地位,在批准之后,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均需绝对服从,不得随意更改。构建完善的规划监督执法考核体系,将其作为一项刚性标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地方政绩的考核,二是提拔干部的评价,从而对相关部门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使其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三)做好宣传工作,保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十分了解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所以,需要有效应用一系列宣传途径,以此教育他们,改进其观念,以目前“人多地少”的状况为对象,加深农民的认知。针对全体村民,帮助他们了解目前土地资源应用的严峻局面,使其更加自觉地节约用地。现阶段,居民点用地趋于饱和,在此状况下,如要批准宅基地,一定要应用两种土地,一是闲置土地,二是旧房用地。严格遵守自愿与强制结合这一原则,以此整理农村居民点,选出大量整理典型,而且给予他们相应奖励,利用该方式更好开展工作。在村民掌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才可以提高他们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的认知,为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能够服务于耕地,使其总量保持动态平衡。但是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的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必须将各项整理措施落到实处,从而缓和人地矛盾,优化农民居住环境,使其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