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2020-05-11孙宇涵
孙宇涵
虽有相关政策支持,但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依然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潜在不安全行为隐患,人的行为受其文化背景影响,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全文化评价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目前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探究常用的几种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其共同的弊端是对安全文化影响因素的筛选缺乏针对性,提出运用管理失误与风险树分析法对企事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的观点,并将验证研究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引言
近年来,安全环保“新两法”颁布实施,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安全生产刑案司法解释,各级地方政府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但是各企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安全环保自主管理意识不强、安全环保基础不牢靠、现场问题隐患多等问题。究其根本是由于企事业单位安全环保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存在管理漏洞,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潜在不安全行为隐患,本质安全水平不足。人的行为受其文化背景影响,只有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从建设中发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安全文化评价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安全文化的评价始于国外,最早,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对全球安全文化快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之后,提出要明晰安全文化定义,明确安全文化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安全文化评估指南——《ASCOT指南》。目前,有关安全文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而不同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内容不尽相同。鉴于此,笔者将对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究目前常用的几种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二、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影响企事业单位安全文化的因素多为定性、具有模糊性概念,通常难以量化,难以用传统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国外学者在安全文化评价时主要采用等级打分法,该方法实用、方便,主要是对安全文化评价指标划分出若干等级,并对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值,将安全文化的状况按各指标等级进行对照,确定出相应的分值,最后将各分值进行简单加和,即得到安全文化状况的评价结果。我国学者司马俊杰、吴友军、陈维民等在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中也采用了该方法。
在国内,学者郝育国在对海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时,采用基于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安全文化进行了评价。俞峰等采用基于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了评价。另有学者通过建立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石油天然气等不同企业为评价对象,对其安全文化进行评价。田水承等运用ANP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了定量分析。
近些年,随着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不断将新方法引入到安全文化评价中,其中包括BP神经网络方法、数据包络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方法。焦晓佑等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核安全文化星级评价体系和电力安全文化评估模型。宋新明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钱利军等将粗糙集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研究航空安全文化的评价中,构建了航空安全文化评价模型。杨璐以13个石油企业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评价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得到DEA有效企业和非DEA有效企业。陈金国等建立了安全文化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型,并以煤矿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此外,我国学者还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模糊结构元、二元语义、成熟度等方法进行安全文化的评价研究。马跃等将三角模糊数和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应用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中,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王升宇等采用模糊结构元方法,建立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模型。郭凯利用二元语义信息处理方法,对煤炭企业安全文化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郑霞忠等将成熟度引入安全文化评价中,构建了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成熟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三、常用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一)等级评分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等级评价标准的表述抽象模糊,很容易令人产生歧义,主观性、随意性较强,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的评价错误。
(二)层次分析法能够通过构建层次结构解决复杂决策问题,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根据主观经验,不同的评估者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影响评价的可信度。
(三)B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虽能有效验证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价,但精度不高,且需要大量的基础样本,可操作性不强。
(四)粗糙集、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虽都能对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程度的“化简”,但是往往在“化简”过后,得到的新变量的现实含义没有原始变量那么清楚、确切,使得综合评价意义不明确。
(五)模糊评价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可以克服传统数学方法中“唯一解”的弊端,方便操作,相比之下是目前为止安全文化评价运用相对较多的方法,但是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的问题[25],
四、基于MORT的安全文化评价
目前,对企事业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方法众多,但用于评价安全文化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特别是,影响安全文化的因素多为管理因素,大多数评价方法对影响因素的筛选没有针对性,因此本文提出运用管理失误与风险树分析法对企事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
管理失误与风险树分析(Management Oversight and Risk Tree,MORT)也称为管理疏忽和危险树分析。MORT是20世纪70年代在事故树分析(FTA)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原子能署(IEC)的威廉G.约翰逊(William G.Johnson)研究并提出了这一方法,他以生产系统为对象,以一张“逻辑树”图,把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各有关部分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管理因素为主要矛盾的分析方法。MORT更注重于分析管理缺陷,更符合企事业单位安全文化评价的需求。
(一)MORT是一种将管理缺陷的作为重点分析对象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手段。一般来说,使用MORT作为分析评价方法的目的是:
1.预防与管理疏忽、失误和管理系统缺陷有关的事故,并为消除潜在事故提供指导。
2.分析、辨识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的事故因素,对其进行评价,并在适当的管理阶段安排剩余的危害,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3.优化相关因素的分配,以促进安全计划和风险管理。
4.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探索事故发生的过程,弄清事故的原因,为事后处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基于上述目的,MORT的使用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2.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找出相关的缺陷并防止发生事故。
3.假定某些危险存在,使用MORT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MORT模型评价内容全面、细节,逻辑树图的形式能够直观的表达个指标间的逻辑管理,有利于优化安全管理措施。同时MORT具有超前预防事故的功能,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明确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及时纠正。
五、结论与展望
对目前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几种常用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发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弊端,其中共通的就是對影响因素的筛选缺乏针对性,因此提出运用管理失误与风险树分析法对企事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而具体的验证性研究也是今后安全文化评价的研究方向。(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