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2020-05-11郎伟峰

教育·综合视线 2020年5期
关键词:逻辑性论点文本

郎伟峰

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優秀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均有体现。语文科目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个性情感,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因此,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借助中职语文阅读来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成为中职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人文学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制订有效的教学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全面体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意识。

立足阅读文本语言目的

逻辑思维涉及的内容较多,如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以及解释能力等。立足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逻辑性思维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语文阅读文本具有感性和理性的特点,立足阅读文本语言目的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该篇文章中,教师通常会制订如下教学目标:一是对演讲的时代背景和内容有所了解,明确写作思路;二是诵读文本,明确文章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文章严谨性的语言。但是,上述教学目标未能让学生把握实质性的演讲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为学生推出更具价值性的问题,比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述这些内容的目的何在?恩格斯所讲内容与自身表达目的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恩格斯是如何借助语言来达到自身目的的?上述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能够促使学生明确阅读文本语言的目的。

更新语文阅读观念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采用现代教育的眼光去看待阅读教学。现阶段中职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别,且教师传授给学生怎样的教学理念,学生就会采取何种阅读方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就需要更新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意识。例如,在《长江三峡》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对文章内容提出质疑,并在分析比较中得出自身的结论。此种阅读模式下,可以明显革新学生的阅读观念,提高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立足阅读文本内在逻辑

文学创作属于精神层面上的活动,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生活客观性。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在逻辑,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文章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交流,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立足阅读文本内在逻辑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体裁充分把握。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体裁有三种,即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明确记叙文中的六要素,立足记叙文整体框架来感知文章。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要学会归纳里面的解题技巧,明确其中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过程;要知道论点常常是带有总结性的句子或者词语,论点出现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可代表不同的含义;而论据的主要作用是对论点进一步说明,并进行道理论证;论证分为不同的形式,包括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例如,在阅读《珍惜时间》这篇课外文章时,学生首先需要对整篇文章通读一遍,对文章大意做到基本了解;之后,结合议论文的几点阅读要求,围绕文章中心论点“我们要珍惜时间”进行细致性阅读,知道“如何珍惜时间”“珍惜时间的原因”“明确时间的含义”;然后,结合中心论点提出相应的分论点,如“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合理安排时间”“今日事今日毕”等。这样由中心论点过渡到分论点,可以深化学生的内在思维认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重要意义。

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中职语文阅读训练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学生需要在有效时间内找到文章重点句子,进而对文章整体布局有全面了解。批注式阅读,即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其中重点性的段落、句子等进行标注,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批注式的阅读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标记的过程中思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其中值得深思的句子较多,如“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此时回到院子中想到了自己的目前,想起母亲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自己,还可以从句子深层次的含义上,知道作者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母亲,正是有了母亲的启迪,自己才得以成长。此外,学生在阅读同一个作者所写文章时,可以相互比较,比如将鲁迅先生的《祝福》和《阿Q正传》相比较,对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将课堂文本迁移到课外,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文信息。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此为目标,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注意引发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在课堂上,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逻辑性论点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逻辑性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