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科学中心的五次大转移

2020-05-11向由

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获奖者诺贝尔诺贝尔奖

向由

诺贝尔奖成为一种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奖项,这并不在诺贝尔本人的预想之中。

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的评选标准,历经多次变革,有的内容甚至违背了诺贝尔本人的意愿。1895年,也就是诺贝尔去世的前一年,他原本设立的遗嘱是这样的:“我所留下的全部可换成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成立一个基金会。它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本人的遗愿是,获奖者是在前一年有所贡献的人。然而,后来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在决定颁奖前,会对获奖者进行长时间的考察。

这就导致了很多遗憾。比如,女生物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对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贡献很大,然而在今天,人们关于这项成就的记忆,只有两位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

原因很简单,在诺贝尔奖评委会决定颁奖时,富兰克林已经去世了。类似的遗憾有很多。坊间有传言,林语堂、沈从文等人去世得早,是他们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只此一個变化,就改变了诺贝尔奖的“意义”。

诺贝尔本人的想法是,通过鼓励杰出贡献者,来支持他们的科研事业,所以获奖的时间不宜太迟。要知道,早期诺贝尔奖的3万美元奖金,可以支持一个科学家无负担地进行20年科研工作。

但在今天,当诺贝尔奖颁发时,大多获奖者早就功成名就了,奖金的支持意义被削弱。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这一变化,却让诺贝尔奖有了“终身成就奖”的意义。而这,是它迈向世界性参考指标的第一步。

科技史还是私人史

尽管诺贝尔本人对获奖者获奖时间的规定后来没能贯彻,但它以另一种形式被执行下来。即在颁奖时,奖项并不针对获奖者本人,而是针对他的某一项成就。

有的科学家名气很大,但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比如霍金。

相反,有的科学家不止一次获奖。比如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1903年因发现物质的放射性,和她的丈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1911年,她又因为发现镭元素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正是因为这种变动,诺贝尔奖所强调的,是杰出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家本人。

所以,它能够标记出科技的创新点在全球版图上的出现和转移。这也是它能成为一幅“活地图”的条件之一。

但如果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其实,诺贝尔奖诞生在一个很巧的时间点(1901年),可以说它生逢其时,彼时的世界正需要一个有标志作用的科学奖项。

在这之前,它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大的。在没有诺贝尔奖的时代,也存在科学的“地图”。事实上,那时的科学地图相对而言更加清晰。

科学史家公认的是,世界科学中心有过五次大的转移。什么叫世界科学中心?这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贝尔纳提出的概念,他借此描述科学力量的转移现象。后来,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到启发,用定量的方法,“很科学地”界定了世界科学中心。

根据定义,科学成果数量超过同时期内全球科学成果25%的国家,就被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从近代科学的诞生之日算起,世界科学中心有过五次大的转移,分别是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转移,发生在二战时期,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根据资料,二战之前,美国只有8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有10人,德国有11人。而在二战之后,美国获奖人数突然大幅增加,至今几乎从不缺席,一家独大。

可以看出,在诺贝尔奖诞生后,它的科技类奖项,如实地反映了各个国家科学力量的实际情况。这就是它具有“活地图”功能的一面。

然而,在没有诺贝尔奖以前,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又是怎样界定的呢?

世界科学中心的前几次转移,与科学史上的伟大人物的生卒时间相对应。

比如,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伽利略功不可没。当时,大量古希腊、古罗马学派的书籍,从阿拉伯世界传回西欧。意大利凭借其靠近阿拉伯世界的地理位置,在当时兴起了最为活跃的思潮。伽利略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然后是英国,很显然,牛顿开始放射光芒了。牛顿出生于伽利略逝世的第二年。在牛顿时代,西欧的科学中心无疑在英国。无论是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建成,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这些成果都让英国保持领先地位。

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权,牛顿与莱布尼茨争执了大半生。有趣的是,莱布尼茨是德国人,德国的当权者选择支持自己的国民。英国政府也当仁不让,他们捍卫牛顿式微积分,奉其为正统。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微积分,是莱布尼茨式的,因为它的表现更直观简洁,牛顿式的微积分过于繁琐。

法国和德国作为接替者,它们的先天条件足够好,这两个国家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同样辈出。从较早的笛卡尔、莱布尼茨,到后来的安培、巴斯德、赫兹,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在19世纪以前,一部科技史,就是几个科学家的私人史。

比诺奖时,在比什么

既然是“私人史”,那么它的发展脉络自然是很清晰的。

界定了世界科学中心的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大概以80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领先地位,只能维持80年左右。

“汤浅现象”在20世纪以前是适用的,科学力量的前四次转移都符合这一说法。不难揣测,周期为80年,这与科学家本人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对应关系。

不过,来到20世纪,一切都变了。

首先,“汤浅现象”失效了。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始于1920年,根据规律,它应该在20世纪末丧失领先地位。即使将美国科技兴盛的起点定在二战结束(1945年),那么,此时的它理应后继乏力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截至目前,美国籍科学家仍然是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的常客;过去的20年,每年都有美國籍的科学家获此殊荣。不但没有衰落的迹象,甚至在创立新学科、发明新技术方面,美国始终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为什么?

科技激烈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简单来说,20世纪以前的科技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那个时代,草根出身的法拉第,通过自学电学理论知识,发现电磁感应。没有学院派背景的爱迪生,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创造出他最负盛名的发明。

20世纪伊始,科学研究越来越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它拒绝“民科”,也很难再有“个体户”。换言之,科研已开始成为一项耗费巨大的事业,不再是个人或小型的独立团队所能承受的。

以物理学科为例,早期伽利略的实验工具,只是斜面、计时器、滑轮等简单工具,但到了20世纪,最富成就的发明当属核能量的释放。据了解,美国在当年动员了十多万人,参加核武器的发明工程。

试想,除去国家力量的支持,还有谁能完成这样一项科技研究呢?

举国趋势

核武器是个极端的例子,但科技发展到20世纪,或多或少都顺应了“举国趋势”。此时,科技成就的出现,不再单纯仰仗个别的天才,参与竞争的实际上是国家实力。

更具体地说,20世纪后的科技拼的是三种实力:经济实力、科研实力和教育实力。

毫无疑问,二战过后,美国至今在全球仍然占据霸主地位,以上三种实力,美国都独占鳌头。因此,它拥有最多的和最先进的科技成就,也就拥有最多的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获得者。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汤浅现象”的失效,应当归咎于全球化。他们的论据有两方面:一方面,世界科学中心最近一次转移,是从德国到美国,人才的转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时至今日,尽管获奖者多在美国,但其中约38%的获奖者是移民。

以上两种论据,都涉及移民。在他们看来,美国科技的强大,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吸收了大量的他国人才。所以,不是“汤浅现象”错了,而是美国“作弊”了。

诚然,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取决于它背后极为特殊的历史。二战时期,许多在德国被迫害的犹太科学家,都在美国找到了一张安静的书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让美国捡到了大便宜。

不过,特殊的历史条件,在今天已经不具备,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依然持续地往美国跑。这能反映出,过往那种以国别区分国家科研力量的做法,在今天已经失效。

猜你喜欢

获奖者诺贝尔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诺贝尔奖垂青气候科学,不仅是获奖者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成功
阿克苏诺贝尔
2019年诺贝尔颁奖
有今天的成就 你最感谢谁?Ray Collins海景摄影师获奖者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的防爆包装——纪念诺贝尔诞辰18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