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教学思考及启示
2020-05-11魏鉴
魏鉴
【摘 要】本文论述通过中国地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历史问题,认为从地名的寓意理解中央集权或许不完美,但是从中能找到一个理解中央集权概念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现象出发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名 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136-03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关于这一内容的教学,通常围绕概念、原因、特点、作用、评价等方面进行,然后把各个朝代的相关事史进行归纳讲解。讲得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央集权是君主及中央对地方实行控驾、统治的形式,总的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地方自主性逐渐消失。相关历史教学文章也主要讨论相关史实的取舍和对它的理解,大多数侧重宏大叙事。笔者感觉这样讲,干巴巴的,学生對中央集权的理解仍然是模糊和空洞的。比如,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加强中央集权,什么样的情况又是中央集权遭到削弱。“依靠识记的方式与解说式(提取知识点)的史料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理解历史教科书结论得出的依据”。因此在“中央集权”的教学上,笔者一直想找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使之能够把这一内容给学生讲得形象和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这一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摆脱单纯依靠提取知识点进行授课的方式。
《历史教学》主张,学习历史这门学问要“增加其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让学生通过所熟悉的身边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笔者从《历史教学》的这一思路出发,寻找到了比较满意的答案,那就是从广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以及中国部分地名的来历来理解中央集权。
一
广西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秦王朝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和象郡。广西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故后来简称为“桂”,此也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唐朝,广西属岭南道,后岭南道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广西大部分属岭南西道。宋朝,广西称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是为“广西”名称的由来。南宁历史悠久,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上思州(今上思县)黄胜许反元及右江来安路(今田阳县一带)岑世兴起兵造反,这两支反元队伍日益壮大,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元朝廷虽多次派重兵前往镇压,但都未能平定。至治三年(1323)七月,英宗皇帝遣使者来邕州招安,以诏谕逼使黄胜许、岑世兴归顺。元朝泰定元年(1314 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南宁由此得名。梧州市是一座具有 2100 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后五年(公元前 183 年)建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广信县、苍梧郡。广信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时刚平南粤,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广信县改称苍梧县。唐武德四年(621 年),始称梧州,辖 3 县。从此,梧州为历代的州、路、府、道、县治。
地名来历,首先,源于古代中央对地方管辖的行政建制,比如,广西,以及南宁市、梧州市。其次,源于一些偏远地区在内乱和外患中得到平定后,中央政府为了表达安抚之意,重启前代曾用的地域名或取一个表达安宁安定的名字命名,这也蕴涵中央集权的观念。如果一个地区战争不断,那么就意味着中央政府没有能够对该地进行有效治理,也意味着中央集权削弱。像西汉的七国之乱、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明显的就是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反之,一个地方是安宁安定的,那就说明中央政府有效控制着该地,也就是中央集权加强。
地名固然能够反映历史,但就一定能反映中央集权吗?仅仅从广西及广西所辖的三个有代表性地市名的来历就能这样给学生讲吗?是否太过武断呢?为此,笔者查阅了华林甫的《中国地名学源流》、高峻的《地名趣谈》、王俊的《中国地名小百科》等,这些书籍也没有直接联系中央集权进行深究,不过都提到地名蕴涵着很多政治寓意。比如,《地名趣谈》一书就写有“冠以‘定字的不少,取意大多数都传达了‘大定大兴的道理”。该书还写到“在政区地名中植入‘靖字的也很多,着重体现封建统治者坚持社会稳定、平安的心理和政策”。虽然篇幅不多,却和笔者认为的地名能够反映中央集权的想法是吻合的。看来从中国地名这个角度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概念是科学的,而且也是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政治秩序是以“礼”为中心的,而“名”又是“礼”的第一要务,所谓“名正言顺”。因此中国人极其重视取名,连传说中嫦娥在月球上的行宫,都取名叫广寒宫。重视取名的一个表现就是特别重视名字的寓意,比如,中国有的地名就映射着帝王祈求天下太平安定、风调雨顺、国家长治久安的心理,这也就是中央集权观念在地名上的反映。像辽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还有明朝洪武元年,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北平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只是当北平要做首都的时候,才改做北京,因为古代的“京”就是首都。
这类地名大多带安、定、宁、平、靖、绥等字眼,比如,西安、罗定、西宁、北平、靖远、绥宁等,其在地名中出现的频次,与“文革”时地名中的红旗、红卫、向阳、反帝、反修一样,遍地开花。到民国初年,仅宁远这个县名就有多达 5 个,也不止一个地方叫东安、定远、西宁、永宁、安化、太平。当然,有这些字眼不一定都有这层含义,像广东平远,因其界于武平、安远之间,故名平远;福建漳平,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
因此,不仅仅是广西和南宁、梧州等地名的寓意蕴涵中央集权观,中国还有很多地名也包含这一观念。将其整理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央集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地名的来历和寓意,从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
(一)地名中蕴涵着实现中央集权的前提:开疆拓土
没有广大的领土,就无从谈中央集权。四川的广汉、广安、广元,还有新疆等地名的来历,都与历代王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有关。
今四川广汉,其名字来源于汉朝统治者“广大汉业”“扩大汉疆”的目标。今天的广安,北宋命名广安军。广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要保障广大地域安定,另一层就是要扩大领土。四川还有个地方叫广元,其名字来源和广汉、广安类似,源自元朝统治者希望“扩充元朝疆土”的政治理念和宏伟抱负。
新疆,寓意是“新开辟的疆”。从西汉开始,西域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到清乾隆时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这一区域对清朝而言,却是新开辟的疆土,故称为“新疆”。
(二)地名中蕴涵着判断实现中央集权的标准:社会是否安定
如果社会不安定,那么意味着中央政府不能有效控制该地区,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具体说来,有这样三种情况。
第一,边远地区在封建统治者眼里都是化外之地,一般希望这些地区平安无事、社会安定。反映到地名中,像南宁、西宁就是典型。南宁,取“南疆安宁”的意思;西宁,取“西陲安宁”的意思。广西桂林兴安县,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 977 年),始名兴安,取“兴旺安定”之意。中国地名中的常宁、新安、洛宁、保靖、靖西、靖远、定西、靖边、定边、安西、姚安、定远、普定、普宁、长治等,都有类似的意思,即希望该地区社会安定。
第二,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是封建王朝维系统治的关键。地方割据局面是对中央集权的极大威胁,而历史上的东汉州牧割据、三国鼎立、藩镇割据、五代割据大都因为据自然之险而独霸一方,所以历代的中央政府对在军事上有价值的地区,都希望该地区安定安宁或者能够有效控制该地区。
延安,被誉为“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因此统治者希望“安定太平延于此”,故名延安。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镇远。宋代在今保定市区设置保塞军,因此时地处宋辽交界之地,置保塞军和保州,故取“保卫边塞”之意为名。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安定西北”之意,故名西安。
第三,在平定某一地区的战乱或者叛乱后,该地区或者统治者希望该地区从此平安稳定。
唐代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王朝将常山郡改为平山郡,将房山县改为平山县,将鹿泉县改为获鹿县,鹿城县改为束鹿县,表达了“平息”“获禄”“束禄”之意。
明政府平定瑶乱,纷纷析地置县,以分隔缩小瑶区等措施加强统治,与此同时,在新置县县名的命名上也颇下工夫,以求该地区“四维彰显、和谐安定”。先后从南海县析出顺德县,取“顺天明德”之意;从番禺县析出从化县,取服从教化之意;从清远析出广宁县,取地广而永宁之意;从惠州析出长宁县(今新丰县)永安县(今紫金),分别取长久安宁和永远安定之意;广东罗定、东安县(后来叫云浮县,今天叫云城区)和西宁县(今郁南县)这三个地名的来历,也与此有关。
江西定南县、海南定安县、山西平定县、福建永定县,其县名的来历大抵如此,不一一解释。
(三)地名中蕴涵着维系中央集权的两种手段:武力高压和怀柔政策
葛剑雄教授在《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的启示》中认为,“统一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政治上的服从和一致”。而要达到政治上的服从和一致,一要靠武力,二要靠怀柔。这类似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羁縻政策,既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控制;另一方面用糜,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以维系中央集权。
第一,武力高压。展示和炫耀武力,是封建王朝用以发挥震慑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封建帝王看来,文治怀柔远夷与武力镇服八方一样重要。尚文不尚武的君主,未必能够成为贤明之君。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就是在自诩用武力平定叛乱。因此,历代帝王都会让皇太子从小学习骑射,让他们懂得武力平定天下的重要性,威服天下仰仗于武功。如果有某种势力胆敢挑战中央权威,那么虽远必诛。中国有很多地名包含着这层意思,云南的沅江流域,古时交通不便,屡有盗匪出没,社会不得安定,明政府为加强整治,特设“镇沅直隶州”,以“威镇沅江流域”,保障社会安定。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过去汉族统治者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先后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归化”(明朝)“归绥”(民国初年)等名称。1954 年把归绥市改名为蒙语的音译呼和浩特市。
陕西镇坪县,地处秦巴大山和汉水流域,“毗连三省边境,处处相通,最为险隘”,历史上屡有被朝廷击溃的残余势力和劫匪藏匿于此,间或作乱,“五方杂居,易薮奸”,迫使朝廷不敢懈怠,常屯兵于此,遂取“镇守山区”之意,在此设“镇坪营”,后来叫镇坪县。
还有像四川威远、甘肃武威以及宁远、连平、威宁、武定、武宣、武进、武川、武胜的来历大多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企图推翻封建王朝和背叛朝廷,罪名极大,是十恶不赦的事情。因此,平定叛乱和谋反,对统治者而言自然是一件大事,因为叛乱和谋反对中央集权就是威胁。叛乱和谋反被平定,当然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这在地名的来历上也有所体现。今天山西有个闻喜县,河南有个获嘉县,其县名的来历就是这样的。公元前 111 年,汉武帝巡视到山西境内,欣闻平南越取得大捷,喜悦之情油然而生,遂赐名其所在地为闻喜县;接着巡视到今天河南时,喜闻南越叛乱平息,前线送来叛首吕嘉的首级,高兴之余,遂以其地置县,赐名“获嘉”。
当然,要保持社会安定安宁,仅仅依靠军事和武力是不行的。在历史上,王莽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统治,期以武力恫吓,在当政期间改置了 25 个带武的地名,但仍然没有避免短名的命运。要想赢得社会安宁和长治久安,还要讲德治和德行,也就是道德教化和怀柔政策。
第二,通過道德教化和怀柔政策,获得一种认同,塑造新的政治认知,以维系中央集权。少数民族和边远之地在封建统治者眼中就是化外之地,民风强悍,匪患不断。统治者对这些地区,除了武力高压,还实行仁德与怀柔政策,表示友好亲善,以防止事端,求相安无事。河北怀安,乃取“朝廷施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抚顺”,取“抚绥边疆,顺导夷民(女真)”之意,反映了明朝对元残余势力纳哈出“抚顺持重”的政策。广西昭平县,历史上曾经叫招平县。因宋时国乱,反者四起,统治者任用土官统治土民,宋徽宗将龙平县改为招平县,谓“招抚平定”之意。广东清远,在古代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以“清明广远”取名清远,表示政府在此治理要眼光长远,政治要开明,要有法度。
广东顺德和从化,还有恩施、宣恩、宣化、安化、迪化、新化、隆化、怀化、怀柔、怀宁、怀来、怀远、招远、怀德、广德、惠州、抚松、抚州、安仁等,在古代都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其地名的来历,同样反映了统治者采取的安抚手段,使民心感恩归顺,以达到国泰民安。当然,经济繁荣,才能从根本上安定民心、安定社会,实现真正的国泰民安,维系中央集权。
其实,地名不仅能够反映中央集权,还能够反映宗法观念、民族团结、军事要塞、农耕文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感兴趣的同行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做进一步思考。
三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育界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回头看,联系中国地名理解中央集权这一想法和做法,可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回答。
姬秉新教授认为,“中小学历史教育是非专业教育,其教学内容要真实、具体、生动,避免表述抽象、主观臆断”。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很多,其中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所熟悉的身边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具体到历史科的学习,就是《历史教学》主张的学习历史要“增加其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让学生通过所熟悉的身边事物进入历史世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从广西或桂林这熟悉的地名来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概念呢?学生对生育自己的家乡很熟悉,但是不一定知道家乡地名的来历。因此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乡及周边地区的来历,以此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概念。学生在对中央集权这个概念有初步理解后,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组查阅有关中国地名的资料,看看哪些地名能够反映中央集权,它们又是怎样反映的。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心理机能的矛盾,再因势利导,然后回到课堂由老师再进行总结,这样比单一的教学方法效果好。这较能引导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虽然很多知识慢慢忘记了,但是思考问题的能力却慢慢形成了。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企望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面面俱到,把什么东西都教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的能力也有限。否则,只会像李惠军老师认为的那样,“历史课堂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面面俱损”。历史教师的价值不在于知道多少,而在于你能否用已经知道的做些什么。什么知识都想让学生掌握,其结果是学生什么都掌握不到。因为知识太过庞杂,学生不知从何学起。与其这样,还不如给学生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让其产生一些困惑,或许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不断地积累和思考,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主要标准不是教师告诉了学生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启发了学生多少历史思维。在教学中,那些陈述性的知识尽量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上。具体到中央集权,就可以从地名这个细节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或许有人会说,前面联系地名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概念的内容也庞杂。确实,就地名理解中央集权,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很多,但是它不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一句不漏地讲完,我们只需三五分钟给学生做个简单讲解,给学生一个思路,或者设计成一个微课,或者布置成小组合作学习,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从地名的寓意理解中央集权或许不完美,但是找到一个理解中央集权概念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现象出发去思考,总比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要强。让学生看到我们老师是怎么分析问题、梳理问题的,这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示范引导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 迅,任继愈.中国的地方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高 峻.地名趣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徐兆奎,韩光辉.中国地名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6]吴 波.地名中的趣味故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