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研究
2020-05-11杨睿航郝天明
杨睿航 郝天明
本文论述了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發展的必要性,并从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入手,探讨了会计信息化实现的方式,以员工意识、员工技能、企业同步信息化与财务系统四个角度论述了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旨在提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经验,会计人员在其中积累了丰富的计算机应用经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以电算化的经验为基础向会计信息化转变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诉求。领导者需明确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确保会计信息化的实效性,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
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为正确理解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差距与手段区别。
会计电算化指利用软、硬件技术将传统会计工作中较为复杂或难以实现的部分简化,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信息化除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化会计工作效率外,更加注重以信息化的手段将各部门联系在一起,促进企业运营的整体性。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差距在会计电算化只针对财务部门自身,强调会计人员电子设备利用能力的提升。会计信息化注重整体经营信息化,其核心内容不在于员工技术的提升,而在于员工信息化意识的转变。
三、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提升财务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的信息化可提升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共享程度,便于各级领导及部门开展财务信息监管工作,加强了会计工作监管力度,有效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会计信息化代表着企业整体工作的信息化,在此前提下,财务人员可以更加便捷获取各部门的详细工作信息,避免独立的核算过程使会计信息与实际工作差距过大。
(二)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各部门之间信息流通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各部门提交信息,再由财务人员进行整理的模式,信息化的进程使各部门提交的信息可以直接被运用到会计工作中,避免由于员工工作习惯的差距导致的重复工作,极大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提升企业整体性
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不仅改变了财务信息的采集方式,财务信息的采集主体也在发生改变。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信息的主要采集人为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这就要求企业内员工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工作范围,对各部门都要有基础的了解。同时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将企业内运营信息全部转为数据存储,提升了信息在企业内部流通的效率,增强了企业的整体性。
(四)信息化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以信息化为主要方向。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除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外,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技术将实现大量的工作由计算机独立完成。在此种趋势下,拒绝信息化转变将会使企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成本与服务效率与市场严重脱节,会计信息化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转变的途径
(一)员工意识的转变
员工意识的转变为企业内部所有改革的前提。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模式,将大量的人工信息采集转为自动化采集。此变化会对长期从事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形成巨大冲击,在缺乏意识转变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化推进较为困难。
首先,企业领导人要使员工明确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定期开展信息化重要性培训,重点讲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对个人工作的改善,使其明确信息化进程会有效减少自身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加强员工对信息化转变的接受程度。
其次,开展员工信息化意识教育。仅明确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足以支撑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展开,企业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向其传授信息化工作模式的重点与难点,使其明确信息化条件下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可通过工作环境的改变,领导下达文件的变化等多方面对员工形成暗示,促进员工思想信息化的转变。
最后,在每个培训阶段举办信息化常识竞赛,鼓励员工在生活中主动接触信息化知识,加强信息化对员工思想意识的侵染。同时,竞赛的模式促使员工主动理解信息化内容,促进员工信息意识的转变。
(二)员工工作习惯的转变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对员工思想意识的侵染无处不在,企业员工转变的难点在于思想方面与行为方面的变化。现阶段,企业运营进程中,存在大量的财务人员虽明确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意义,但实质上却采取传统的工作模式,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首先,为保证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企业需改变传统模式下先意识后技能的培训方式,将意识提升与技能培训同步开展。且在技能培训后要求员工立即使用培训的内容进行办公,确保员工的工作习惯发生改变。
其次,企业要从办公环境及办公用品上做出限制,迫使会计行为的转变。如,随培训进程逐步减少会计人员纸、笔的供应数量,使会计在办公进程中不得不选择信息化手段。如,从制度上要求各部门间在进行工作数据交接时,必须通过企业专用通道以信息化模式开展,增强会计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频率。
最后,人员结构的改革。许多大型企业的改革经验表明,信息化进程中抵抗行为的强度与年龄呈正相关。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可适当进行人员年龄结构的调整,第一,定期举行考核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对于多次处于考核标准以下的员工采取辞退处理,减少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内部抵抗力。同时,企业领导要预估每期辞退员工的数目,并提前进行人员招聘,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在招聘进程中需注意,由于年轻人拥有更强的接受能力,招聘方式应以校招为主。在校招无法开展的时间段也要对人员的年龄提出严格要求,逐步优化财务部门的年龄结构,确保会计工作全面信息化的推进速度。
(三)企业信息化同步进行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财务信息化的进程会将信息化数据采集工作交由事业部门,而同时财务部门给出的绩效等信息化数据需要其它部门员工同样掌握信息化手段来查看。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进程需要整个企业同步开展,独立部门的信息化是难以实现的。企业领导者在开展信息化培训时,需将培训的范围扩展至整个企业,并且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手段在适当的调整后统一运用到其它人员的管理进程中。信息的共享性要求各部门协调进步,领导者需注重对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进行监管、调控,适当控制信息化进程过快的部门,保证企业运营方式的一致性。为加快信息化进程,可对表现较好的部门提供一定的奖励,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
(四)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保障,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在会计信息化开始前,需依据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作为企业财务人员的统一办公软件,避免财务人员自行选择软件而导致人员间数据不兼容,影响企业的办公效率与一体化发展。同时,在会计信息化转变中,领导人员需指定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详细规定各种财务数据采用的格式、处理标准与最终展示模板等,确保信息化进程中财务信息的高度一致性,便于各个部门人员的查看与处理,使会计信息化正确的发挥提升企业办公效率的作用。
为确保会计信息化更好的为提升企业办公效率服务,企业主要管理者要将财务系统与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最好由企业技术人员将二者综合在同一个企业自主维护的平台上。该方式第一强化了企业办公的整体性,便于各个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利于管理者对员工工作进行监管;第二,企业自主维护平台极大程度降低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企业所要应对的信息泄露风险,提升信息化进程中企业运营的安全系数。
五、结语
会计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办公效率,促进企业一体化发展。管理者需要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内部需求,促进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同步发展,注重企业员工信息意识的提升与工作习惯的转变,提升会计信息化的速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