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探究
2020-05-11姜磊
姜磊
摘 要:体育教育是当前国内高中阶段课程体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广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要求。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保持与时俱进,从教学思想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强体育教育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本文先对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高效体育教学,提出一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 新课改 教学问题 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a)-0095-02
教育体制的改革关系着多个方面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2个方面,一是有正确的教学思路作为引导,二是有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落实体育教学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国内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亟待进行改进,很多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都应当转变和创新。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问题概述
据调查发现,近年来国内高中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变,而且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然而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或多或少地沿袭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老师做,学生学;从教学实践和效果来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性完全被抹杀。同时,部分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尤其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很多学生不愿融入集体,甚至与集体产生了一定的隔阂,相比之下更愿意独处。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和爱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采取了一刀切的态度,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快就面临着高考,一切活动都要为高考让步,该种思想观念下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长期不被重视,较之于其他主流学科,体育学科就显得不关紧要。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差,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自我意识提升较弱等现象,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落后,尤其是高中教学手段、模式等缺乏创新,即便学校给予更多的时间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也很难见到实效。同时,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未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因此容易导致体育课上学生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拉伤等问题屡见不鲜,锻炼方式错误导致学生身体受到伤害,这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统的不科学体育锻炼和教学方法,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在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很多措施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都难以有效落实,教学难见成效。
2 新课改下高中学校加强体育教学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国内高中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应当从思想上进行改进,同时还要加强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水平。
2.1 以全新的视野来正确审视和定位高中体育教育教学
在当前新时期以及新课改背景下,应当以新发展和新要求为基础,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思路,转变指导思想。事实上,新一轮的课改为我国高中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目标,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高中体育课程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全面学习以及认真落实教育部门的政策和要求,并且在其指导下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活动,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技能以及体育品质得以提升。在高中体育课程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全面分析学科特点,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和把握体育精神,有效、适当地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高中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及趣味性和竞技性特征,而且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渗透德育内容,从而使德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可向学生讲述体育明星成长的艰辛历程,并且将他们的优良品质作为抓手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之中,让高中生能够体会成功来之不易。事实上,体育运动并非个人主义项目,需要每一个队员的相互努力、相互配合。比如,篮球以及足球等参与人员较多的体育项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渗透其中;一方面要讲解战术配合,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将体育、德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目标已然明确,但是整体目标下的小目标是可以灵活改变的。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预定教学目标,而且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体育老师应当将目标分量,然后对各节课进行细化。值得一提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学生、老师以及学校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如果成绩不理想,学生就会非常的沮丧和难过,此时可以通过体育课上采取有效的娱乐方式来缓解他们的压力,让学生身心趋向健康。由此可见,在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进行正确的定位,把握好体育教学节奏。
2.2 创新和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和方法
传统模式下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个人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和方法。
第一,游戏教学法以及竞赛教学法。体育课程本身具有趣味性,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于乐,既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又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到一定的体育技能。比如,篮球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只是单纯给学生讲解篮球的知识和技巧,恐怕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会感到非常的乏味和枯燥;若教师能够结合NBA、CBA中的技巧比赛,则篮球就会更加有意思。老师在讲解篮球规则时,对于一些犯规动作和判罚要求,可以结合具体的篮球赛事。比如,以2019年9月2日FIBA为例,在中国对阵波兰的比赛中,先是周琦前场底线卡位要球时动作过大背对方造犯规,将比赛推向了悬崖边;后周瑞没有严格按照教练要求绕前接球,被对方抢断。一连串不该有的失误和错误,导致原本该获得的胜利经过加时赛失利。这对于中国男篮而言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应当客观评价这场比赛,既要看到技术规范要求以及国家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努力,又要看到不足与短板,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及提高体育素养。同时,还可以采用竞技法进行教学,体育运动过程中多带有对抗性、竞技性特点,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求胜欲望,从而使他们在竞赛中能够不断提高自我。比如,800m跑体育运动项目中,教师可组织学生800m长跑比赛,胜利者得到奖励。
第二,采用现代新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有赖于资源的更新,这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教育措施进行现代化教学。实践中以激励为主,促使学生能够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水平。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采用暂停、慢放及重播等手段进行细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具体的问题和技术要领所在。较之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身心共同发展是关键。为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思路与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育教学之目标。
参考文献
[1] 花海芳.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30):23.
[2] 王小明.关于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之探索[J].體育世界:学术版,2014(12):95-96.
[3] 黄想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学周刊,2019(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