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调研研究
2020-05-11刁立波
刁立波
商业银行的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是广大消费者较为熟知且较能接受的一类理财产品,是理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此类型理财产品为重点,从调研结果以及具体分析两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一、引言
为满足我国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理财期望,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开拓理财领域,发展出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其中以保本收益类产品最能够为群众所接受,此类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不但为维护和拓展高端客户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带来了较大收益。
二、理财产品近年发展概况
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大约从2000年起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才初次露面,至今共经历过摸索、高速发展、低谷以及快速且稳健的数个发展时期,在不断更新的监管要求、市场机遇以及客户需求面前,银行理财产品也随之不断转变经营模式,直至近几年才逐渐固定。
在当今市场中,资金较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们虽个体投资数额较少,但由于人数众多,使得整体投资额在商业银行的营业规划中仍旧占有重要地位,就此类投资者而言,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与其理财需求最为契合,所以商业银行应当对此着重注意。其中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
三、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调研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市场调研共发放网络问卷500份,其中男女性别比例为47:53。年龄分布为21-30岁之间共61人,占样本12.2%;31-40人之间共187人,占样本37.4%;41-50岁之间共213人,占样本42.6%,51-60岁之间共39人,占样本7.8%。月收入分布为3000元以下18人,占样本3.6%;3000-6000元共96人,占样本19.2%;6000-10000人之间共183人,占样本36.6%;万元以上共203人,占样本40.6%。受教育情况分布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共32人,占样本6.4%;高中或中专共46人,占样本9.2%;本科或大专共246人49.2%;本科以上共176人,占样本35.2%。基本符合样本控制需求。
(二)调查对象的投资情况
在此次调研对象中,共43%的人目前已持有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且对此类理财产品的满意程度持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以及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45、38、384、33。在众多投资理财项目中,据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的人以银行储蓄以及其他银行理财产品为主要投资项目,而不动产、黄金、文物等方面的投资人数较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投资理财时仍持保守态度,投资结构单一且金额较低,属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这恰恰表明在我国高储蓄型特征下商业银行的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具备极大市场潜力,需要商业银行不断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并大力推广。
(三)调查对象的收益预期及投资心理
在此次调研中,调研对象对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预期主要集中在3%-5%,其中对此类产品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收益具备高度信心人数达18%,这对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来说极为乐观,同时半信半疑人数高达69%,若银行将此类客户作为潜在客户,挖掘客户持此态度的深层原因并做好产品推广工作,相信能够极大扩充此类理财产品市场。
据调查显示,影响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主要因素若根据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排列则为流动性差、预期收益率低、对产品的认知程度低、起始金额、投资风险等,这为银行推出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性优化措施
(一)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造成极大制约。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商业银行,第一是理财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由于此类产品具有保本的根本特征,导致其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水平以及較稳定的收益水平,进而促使理财产品标的物较为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第二是产品营销策略存在不足,在目前的产品营销中,营业厅宣传、理财人员介绍等传统营销方式仍占主流,而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所占比例较小且力度较弱;第三是缺乏专业性人才,个人理财业务需要理财人员具备相当丰富的银行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而当前金融行业的此类型人才严重匮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第四是缺乏对投资者的引导。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投资者将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作为定期储蓄存款的补充,认为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可以保证资金安全,并且收益率较定期储蓄存款高。另一方面在于个人投资者,主要总结为个人理财能力不足,表现为理财方式保守、理财经验不足;存在诸多明显的心理偏差,影响着理财行为,使其出现盲目性与非理性。
(二)合理性优化措施
为优化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需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对商业银行而言。第一需要加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与创新能力,在充分了解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不断分析、细化当前市场,根据不同阶层、收入等投资者条件推出不同层级的保本理财产品,使更多的投资者对此类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要完善产品功能,加强产品设计与开发,实现期限多样化合理配比收益率并适当引入外币理财产品;第二是改善产品宣传渠道,利用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优势,建立并发展银行的网上营业网点,将理财产品信息上传至门户网站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方便投资者进行了解,同时还应开通网上购买渠道,使理财操作更为简便;第三是培养专业理财人员,此措施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在现有银行体系中挑选具备一定专业理财知识、通晓营销技巧与客户心理的员工作为候选人才,同时在招聘新员工时注重对此类型专业素质的筛选,第二步为建立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之间的横向联合培训机制,培养此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第四是加强投资者引导,提升投资者法律风险意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商业银行应加大对投资者投资观念的培养,特别是风险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客户沙龙等形式引导投资者形成良好的投资观与风险观,有效区别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不同,提升投资者法律合规意识。
另一方面是对个人投资者。第一要丰富理财经验,投资者可以阅读相关理财书籍,充实自身理论知识,并利用小部分理财资金积极进行多种理财方式实践,利用实际检验学习成果,使自身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不断加强,逐渐避免保守主义,以便创造更大收益;第二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保证决策理智,投资理财涉及到个人财产,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投资者应当克服不良心理,避免过度自信、缺乏判断力、盲目从众等现象发生,梳理正确投资观念,避免投机心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好评,但通过市场调研研究发现,此类型理财产品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仍旧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相应工作人员与银行系统的决策者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维护现有产品并开发新产品,为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贡献力量。(作者单位:齐商银行济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