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刑事犯罪的变化与预防
2020-05-11张晓
张晓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现今刑事犯罪的定义及运用领域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网络犯罪的变化形势。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重新分析网络刑事犯罪的变化类型,并探索相关预防措施,本文为防止网络刑事犯罪率的持续升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刑事犯罪;变化;预防
2018年,在联合国召开的第27届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会议,将会议主题列为“加强国际合作,打击网络犯罪”。这也是首次将打击网络犯罪列入联合国会议的主题中,可见当下网络刑事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的重点关注问题。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逐渐普及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这些技术在给大众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滋生了犯罪。
一、网络刑事犯罪的变化类型
(一)网络赌博
赌博原本是一般性犯罪方式。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赌博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影响了人们身心健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游戏开设虚拟赌场以及地下钱庄,以网络麻将、棋牌游戏等形式为诱饵,吸引众多赌徒参与游戏,通过花费少量的资金最终收获高额回报。
(二)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一种自网络普及后便开始出现的传统网络犯罪行为,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犯罪类型。当前人们喜欢将资金存入微信、支付宝等虚拟账户中,很大程度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实施犯罪的机会。现今网络诈骗行为形式多样,P2P诈骗、电信诈骗以及信用卡诈骗等形式逐渐出现在大众生活中,这一犯罪类型涉及到的犯罪人群较为广泛。
(三)网络暴力、恐怖以及色情等
网络暴力、恐怖以及色情等违法活动与前两者违法犯罪活动不同,这一类型的犯罪活动主要是借助网络软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散布恐怖、暴力等不实谣言,干扰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引发社会恐慌,较之前两种行为情形较为恶劣。
二、网络刑事犯罪的预防措施
(一)落实刑事犯罪相关处罚政策
我国现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打击网络刑事犯罪,但是网络具有创新性,而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在具体案例中出现了类型多样的网络犯罪,都需要借助相关法律条文为其定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紧落实刑事犯罪相关处罚政策,对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构建网络监管机制
网络犯罪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犯罪行为,其具有难以操控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构建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公安部门可联合政府及其他部门加强对网络的监管,针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应该对其严格监管,定期安排巡视人员检查,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网络刑事犯罪知识宣传
当前,网络刑事犯罪已经成为当下刑事犯罪中关注的热点话题,且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相关部门还需强化网络刑事犯罪的知識宣传,做好大众普法工作。相关部门可借助网络技术搭建法院、公安、检察以及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宣传平台,不定期在平台上发表关于防范网络犯罪的相关知识。此外,对于老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需要重点加强知识普及,以提高其警惕性。同时,号召广大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发现周边网络犯罪线索及时上报,确保打击犯罪行为的有效性。
三、结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刑事犯罪水平也在发生变化,网络刑事犯罪已经成为刑事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这一现象,需要相关部门调查分析现在计算机犯罪的新变化,从犯罪学角度出发,探索网络刑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并构建计算机犯罪发展过程中的预防机制,为进一步推进计算机网络健康发展、减少网络刑事犯罪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拥军.针对P2P网络借贷刑事犯罪的法律分析[J].法制博览,2019(9):168-169.
[2]潘彩萍.传统犯罪网络化刑法应对及相关问题分析[J].法制博览,2019(12):171-172.
[3]范锡详,支起来,邵波.严防新型电信诈骗,构建健康安全网络环境[J].人民法院报,2019(8):2-4.
【本文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伦理与职业修养”专项课题“计算机犯罪的新变化与预防机制研究”(JSCS2019ZX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