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11周娇琴
周娇琴
摘要: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结合人文语境,通过对古诗语言、语义结构、艺术形式的分析,来提升学生对古诗主旨情蕴的精准把握,以期改善学生对古诗主旨情蕴解读模糊甚至错误的现象,进而促进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优化。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中古诗词;教学运用;品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22-1
文本细读指以文本为中心,结合语境对作品中的语言、语义结构、艺术形式、主旨情蕴等要素作出充分而恰当的解读和鉴赏。具体操作主要是从字词句入手,推敲出语意之间的关系,艺术手法的表现力,从而恰当把握文本整体的主旨情蕴、艺术特征、艺术效果。它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优化学生的阅读品质。鉴于此,笔者尝试梳理文本细读在古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优化。
一、古诗难解,融入文本细读很有必要
古诗中渗透的文化与现代人之间存在着横跨历史的距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诗中情境也难“若合一契”,古诗的语言艺术因时代文化、体裁、诗人情志风格的不同而呈现独特性和丰富性,因语言的精约又存在着思维跳跃和语意委婉的现象,这种使得古诗阅读鉴赏特别是高考古诗阅读鉴赏对高中生而言是个极大的难点。对古诗语意、主旨解读清晰都存在困难,又谈何审美鉴赏?因此在日常古诗阅读教学中,很有必要融入文本细读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学生古诗的解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古诗阅读兴趣,去经受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奠定有效的基础条件。
二、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1.人文语境下琢磨出具体的情思
此处的人文语境指“知人论世”后构成宏观语境,包括时代文化、政治背景、诗人生命中重要的情感体验。人文语境会直接影响诗人创作的内容涵盖、情思体现和风格形成,于是在解读和人文语境联系紧密的古诗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探究人文语境和诗歌语言的关系,让学生对诗人情感感知更具体,体验更相融。
如教学古诗《声声慢》时,学生能关照到“冷清、凄惨、伤心、憔悴、独”等情感词,却无更细致更具体的感知,因而情感共鸣空洞。此时应关照诗人李清照的时代变迁、身世动荡、晚年孤身飘零等信息,让宏观人文语境与诗中微观语境相结合,对“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进行细读探究,才能具体领略诗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多层着意渲染、强化时代动荡之下“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孤寂哀婉凄苦的心境。李清照寻觅无得、处境冷清、心境凄惨,有“淡酒”难“敌”的浓烈苦楚,有“雁过”时的痛悼亡夫、悲国破家亡,有“黄花堆积”的身心憔悴,有独自难熬到天黑,雨滴梧桐点点皆是凄凉入心的孀居飘零之苦。
这一策略同样可以迁移运用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锦瑟》等古诗的品读中。结合人文语境,关照语言和情思间的关系,厚积学生的古诗文化素养,促成学生具体而博大地领略到古诗的语言和情蕴魅力。
2.結合语言思维梳理出语义结构
文学创作中,内容的组织、情思的推进和语言思维是相互作用的,而诗歌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灵动的语言思维,所以解读古诗时不妨结合语言思维梳理出语义结构,领略古诗的诗意盎然。
如李煜的《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朱颜改”能直接体现“亡国之痛”,为表现“亡国之痛”诗人多维而精约地运用了画面内容的时空转换,进而推动语义结构丰富生成。连接语义结构的方式主要是现实和回忆之间的跳转。此诗中空间画面内容的作用,一是借有形表现无形,如“春花秋月何时了”以美景表现美好时间的流逝,“小楼昨夜又东风”体现岁月交替,而时间变换更能勾起诗人对往事回忆,因此,又带动诗歌构成今昔对比、事态转变、人生无常的诗意;再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的具体画面体现无形的“亡国之痛”的浩大、绵长、永恒,来加强情感的形象感和共鸣力。二是构成画面的大、小相衬,如“小楼”和“故国”相衬,“雕栏玉砌应犹在”“朱颜改”以小画面体现“亡国”,又引人构想诸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适意自由”等君王往事的具体画面,与现实中的囚禁构成对比。
我们在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蜀道难》等古诗时,都应关注时空转换这一语言思维,而琢磨时空转换下的语言、诗义结构,也是学生的阅读难点。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引导,去延伸古诗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3.语义结构下吟咏出多层意
文本细读强调精致入微、微观至宏观的品读。教学中需要多引导学生吟咏语义结构下的语言多层意,细味古诗的委婉、丰富。主要策略是解读古诗语言意蕴时:一不停留于表层意,该深味出隐藏意、深层意,因为古诗表情达意多委婉深沉;二不停留于局部意,该由微观到宏观,建立起整体的语义结构,从而把握古诗情蕴的委婉、丰富。这两点都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也是学生解读单薄、模糊、粗略的主要原因。
例如:《琵琶行》这一古诗里,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表面看是写琵琶女在进行调音等准备动作,再运用微观、宏观相联系的策略,联系后文琵琶女自述身世可知,琵琶女因人生经历“年少欢乐”“今漂沦憔悴”,又见证了现实的“重利轻情”,此处细节描写深层的意蕴是体现琵琶女心境的沉重哀婉失意。再如,解读“似诉平生不得志”,单看是表述琵琶女的“不得志”,但我们从宏观审视,会发现整首诗以三次弹奏贯连内容,以“铮铮然有京都声”“似诉平生不得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三种事态构成全诗的语义结构,进而传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便明白了塑造琵琶女形象的意义是诗人传达“迁谪意”的依托,诗人借此在丰厚表现自己被诬陷遭贬谪的凄凉处境和郁愤的心境,进而揭示现实不公这一深层意蕴。
如此重视串联语义结构,进行文本细读,对诗人的丰富情蕴,对古诗的艺术构思,都会鉴赏地更为细致、全面、深入,学生的品读思维也得以优化。
[参考文献]
[1]林毅媛.论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运用[D].2017.
[2]吴琛.“文本细读”:高中古诗教学的新视野[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海亮艺术中学,浙江 绍兴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