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英语教学课堂观察量表提高教师专业化听评课的研究

2020-05-11曹燕萍

关键词:课堂观察英语课堂

曹燕萍

摘要:任何一节课,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优、缺点,开展课堂观察不是为了完成对被观察人的定性评价,而是为了给被观察者在某一观察角度的发展性建议;更重要的是,需要观察者、被观察者和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是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共享的规则和互惠的效益等,改善教师教学。所以,我认为课堂观察的专业化是对我们改进教学、实现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是有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课堂观察;观察量表;听评课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19-1

一、目前英语课堂听评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本区的听、评课中存在不少问题,它们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我们教师利用这个听评课来提高教学。这些问题有:1.缺乏目的性。在没进入课堂前,没有观察准备和观察计划的习惯,没有观察的重点。2.对课堂习惯性地做主观判断,对教学过程没有做客观、针对的分析。3.目光集中在教师上,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全面性。4.没有使用合适的课堂评价量表,缺乏科学性。5.没有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缺乏系统性。为此,我们来学习利用英语教学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听评课。

1.“课堂观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在《课堂观察指导》中,将课堂观察方法界定为“研究者或观察者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相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崔允漷等学者则将其表述为“通过观察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描述上基本一致,知识前者更多地指向教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2.让课堂观察运用到实际中

在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本人积极参加了区组织的中小学听评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对量表进行反思与改进,并针对如何在运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新教师进行了一些磨课实践。在磨课试课后,发现这个课堂观察量表让我们有了专业角度去更好地评价。我选取了教师维度这个观察点将记录得出的结论反馈给上课的老师,这样,上课老师在量表的引导下注意到英语教学中需要的一些事项,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有针对的反馈,意见从简单到复杂,从对立到理解,从业余到专业。课堂观察与评价真的是教师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大大提升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如何确定课堂观察点?

课堂观察LICC模式尝试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构建课堂观察框架。基于对初中英语课堂的特色,我选取了教师教学这个环节。

基本方式:1.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描述。2.参加观摩的教师根据各自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

二、课堂观察量表

我在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珠海市高栏港区中小学课堂诊断骨干教师研修班课程后,不断地学习了“课堂观察LICC”范式。LICC模式对课堂的理解是:课堂是复杂的、多样的、动态的且充斥着丰富的信息。为此,我们将构成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视作四个维度,并遵循研究的逻辑,将每个维度分解成5个视角。再将每个视角分解成3—5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我们初中英语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后决定从教师教学这个要素上拟定观察对象,再把在课堂上的观察行为、观察情况、观察资料、观察数据、观察过程、观察结果等进行整合,制作出具有英语特色的课堂观察量表。根据我们设计的英语课堂观察量表,观察点大致是:1.教师的提问;2.教师提问的有效性;3.教师提问的频次;4.教师的指令语;5.师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6.课堂上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度;7.学生课堂活动的行为。

听课前

课前会议:最好在听课前一天进行,用时就视情况而定。课前会议作为课堂观察的起点,整体规划的作用十分重要,准备越充分,观察者越能从课堂情境中收集到更多有用且详尽的资料。

课中

课中观察:1.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观察量表,选择适合的观察位置,提前进入教室。2.开始观察记录,根据分工的“观察点”,如实记录(采用笔录、录音、摄像等技术手段,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3.课堂观察结论(如:课堂亮点、课堂问题、课堂建议等)。

课后

课后会议:一般分为自我反思、评价(分析观察结果、思考和对话、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准确?通过哪些方法或活动得以落实,本课的引入、呈现、练习、活动、巩固、拓展等是否紧扣话题、有效进行?活动类型:个人、小组、全班、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活动数量與质量(可从学生参与程度及激发学生智慧程度来衡量);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用英语提问的目的性?灵活性?技巧性?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在课后会议的基础上,观察者提供一份自我反思报告,观察者对观察者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观察报告。课后会议旨在使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进行有效地专业探讨,通过多视角、多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课堂观察的目的。

对于这次观察活动,我有三点感想:一是提出问题时要有理、有据、有度,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要肯定任课教师的成绩;二是在评价鼓励他人的同时,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行为,不断拓展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是课后会议结束后撰写课堂观察报告,起到督促双方深度思考的作用。

英语教学需要从不同角度、层次和要求设置教学情境,努力使学生进入问题的活动中,必须思考一堂课下来学生有什么样的收获。在今后的听评课,我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精神,努力完善属于英语教学专有的课堂观察量表,力争使这份课堂观察量表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05).

[2]兰璇.论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专业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10).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第二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英语课堂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