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工作开展研究

2020-05-11孙炜然

理论观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管理创新公寓

孙炜然

关键词:高校;公寓;辅导员;角色定位;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74,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1 — 0164 — 03

引言

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公寓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充盈学生的全面认知体系,更在于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要探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公寓管理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但是公寓管理模式的单一与固化造成了高校公寓管理发展的滞后,切断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甚至出现公寓辅导员应付了事的问题,此类现象都应该引起公寓辅导员的重视与思考,避免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基于以上考虑,针对高校公寓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创新多元发展对于高校公寓管理的意义,公寓辅导员对自身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管理工作本身的思考,作为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公寓辅导员在模式上的发展与开拓,既是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是也是对于学生发展责任的承担,因此,公寓辅导员应将目光与头脑更多地投射到高校公寓管理的深化与创新中来〔1〕。在实践中,高校应该着力提升公寓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以此满足高校对全面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化高校公寓管理的发展导向,因势利导,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的科学性与创新性。为高校教育增添更加深刻的教育价值与现实基础〔2〕。

一、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在公寓管理实践中,应深化公寓辅导员的作用,公寓辅导员既是学生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有力帮手,在实践中,公寓辅导员要对自身这种角色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既要遵循基本的管理规定,并参与到公寓管理规则的制定当中,同时要灵活开展工作,提升公寓管理的人性化与科学化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不断引导学生,同时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品,实现教育精髓的有效渗透。基于此,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公寓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能从更多的层面了解和接触学生,对于丰富和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公寓辅导员通过走近学生,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同时也是学生生活的监督者,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下,高校公寓辅导员可以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升高校综合教育管理水平。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的新特点

(一)高校学生思想日益多元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下,高校教育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业务过硬的人才,同时也是丰富多元发展的个体,因此,在公寓管理中公寓辅导员要足够尊重学生的发展,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灵活调整工作模式和教育策略。第一,现代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公寓管理技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第二,现代学生思想解放,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多元,在集体公寓中,容易出现不协调的情况。第三,目前,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于现代化的公寓管理模式也越来越高。

(二)网络信息产生广泛影响

在高校公寓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不仅可以迅速获取资讯,而且获取的信息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学生的思想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事物的认知有了更多新颖的角度,所以更要求个性的张扬和解放。这对于高校公寓管理来说,进一步加大了难度。另外,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自媒体終端发布信息,成为信息的发布主体,多种思想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影响范围与日俱增,这也是现代高校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思想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公寓管理要求日益提升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公寓管理工作则同时兼顾教育和管理的双重属性,而不是简单的承担学生监督和管理工作,而要真正发挥教育学生的作用。优化高校公寓管理工作,这既是对于高校公寓辅导员的本质工作,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提升生活质量的保证,对于公寓辅导员而言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从实践来看,高校公寓管理工作与专业学科教育内容却存在一定的脱节,究其主要的根源,还是由于对高校教育这一内容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在高校教育与管理内容的安排与设置上,并没有涉及学生本体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对于高校公寓管理和教育常常是随机性的,都难以起到长期的影响〔4〕。

三、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

在开展高校公寓管理工作中,首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将所有工作都纳入到制度约束当中,提升综合管理效果。在高校工作中,对于公寓的具体管理,由于是一项传统的日常性工作,很多高校都忽视了相应制度的构建与规范,即使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效果也不够理想,这也给公寓管理的规范化运作带来了困难,如何利用制度保障这项常规工作进一步提档升级,也是高校公寓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需要高校公寓辅导员深入思索〔5〕。比如说,对于高校公寓管理的综合考评,就没有很好的制度衡量体系,造成了管理和教育上的“真空”,没有从制度层面夯实高校公寓管理员的基础。

(二)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现在高等教育对于公寓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高校公寓管理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公寓管理工作看似平常,实际上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如果不注重提升管理效能,则会浪费高校的大量资源,制约总体工作效能的提升。而在公寓管理实践中,很多公寓辅导员没有将效能提升纳入自己的工作目标中,在考核体系中也存在该项目缺失的问题,成为工作上的一块短板,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进而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发展需求〔6〕。

(三)公寓管理缺乏创新手段

在高校公寓管理实践中,公寓辅导员普遍存在管理创新意识的缺失问题,高校公寓管理往往不受重视,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很多公寓管理人员认为公寓管理没有什么创新空间,只要按部就班推进工作,就能保障高校总体顺畅运转。这样的想法存在一定的偏颇,虽然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但是在细节上的创新与提升,对于提升公寓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也能通过多元创新,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公寓综合管理效果。

四、高校公寓辅导员工作开展研究策略

(一)公寓辅导员要探索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社会发展的浪潮当中,高等教育始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虽然高校阶段处于学生进入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其关键性就在于高校阶段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成熟,对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态度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高校公寓管理的过程当中,公寓辅导员要以多方面人才的培养机制来看待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迈出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这都是对于学生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积极举措。一种良性的公寓管理模式就是在教育大循环当中,能够让每一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帮助学生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所以在关注诚信教育的时候,公寓辅导员就要以这样的高站位来开展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系〔7〕。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寓管理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公寓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其裨益来自于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应用,换言之,新的时代赋予了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为高尖的技术支撑,所以在面对高校学生的时候,公寓辅导员要利用更为新颖的手段与方法,增加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并通过实践来满足自身的发展〔8〕。当然,信息技术在惠及学生的同时,也让公寓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公寓辅导员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提高自己的认知知识,学习更多的理念,并有意识地将科学的做法应用到公寓管理之中,达到自我提升与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公寓管理整体的进步与繁荣〔9〕。比如说,可以通过最为广泛的微信群、QQ群,发布管理信息,掌握学生动态,也可以利用校园OA和学生端发布相关信息,实现学生的互动交流,也能动态推送、传递信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在公寓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多元需求

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这也对高校公寓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不同学生要方法得当,去倾听学生的需要,并在管理中有意识地满足学生的意愿,让公寓不仅成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园地,同时也是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道场,充分开掘自身的能力,用更多地努力与完善自身的不足。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公寓辅导员始终坚持全面的发展。所谓全面既是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同时也是个人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德治与法治兼备的中国社会,满足学生发展的个人需求必然要顾及学生品德的有效提升。基于这样的思考,在高校阶段重视思想教育。对于在公寓住宿的学生而言,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年龄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和品德等方面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公寓辅导员不能有所忽视,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在管理工作当中,公寓辅导员必然要做好的事情。所以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公寓辅导员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教育的高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10〕。基于以上论述可知,在学生思想日益多元的背景下,高校公寓管理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变得时新起来,公寓辅导员的工作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社会化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公寓管理中要体现人性化的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在学习生活中找到不同的人生真谛,这也是高校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教育与个性化的发展,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公寓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脉络

高校公寓管理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在现代高校公寓管理上,很多学生都有逆反心理和独特想法,作为高校辅导员,要认识并顺应现代社会。对于这种管理实际,如果公寓辅导员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则会导致公寓管理效率的低下,从公寓辅导员方面来看,不可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情况,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能准确领会公寓辅导员的意图也很难,对于这种情况,公寓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与学生对话的频率,同时调整对话方式,有助于提升综合管理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公寓生活内,最大限度地汲取现代思想营养与知识,提升综合学习效果,满足高校公寓管理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创新目标〔11〕。比如说,高校公寓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掌握学生中的流行热点,包括时事、娱乐等诸多信息,提升与学生沟通的顺畅程度,拉近公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对于“新常态”、“动态平衡”等现代社会经济思想与理念,高校公寓辅导员也要有所掌握,并将最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作当中,真正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推动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公寓辅导员兼具学生公寓日常管理者、知心朋友和有力帮手多重身份,在当前形势下,受到学生思想多元、网络信息化以及公寓管理任务繁重的多重影响,与学生和形势的需求相比,公寓在管理制度、管理效能、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新形势下开展好公寓管理工作,一要公寓辅导员不断探索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寓管理制度,管理好学生。二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寓管理,提升公寓管理工作综合效能,服务好学生。三要尊重学生多元需求,倾听学生心声,真正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可靠助手。四要要顺应时代发展脉络,创新服务形式和手段,用学生的视角与学生“对话”,真正充当好学生朋友的角色。

〔参 考 文 献〕

〔1〕刘国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生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与角色定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06-108.

〔2〕耿琰杰,张雯雯.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管理职能探析〔J〕.文教资料,2013,(21):116-117.

〔3〕张程.异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辅导员公寓管理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18,(11):30-32.

〔4〕郭文静.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J〕.山西学生,2018,(14):183.

〔5〕杨敏,左春荣.大学生公寓育人课堂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某高校辅导员“E家园161行动”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8,(06):15-17.

〔6〕刘超.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公寓开展思政工作的探讨〔J〕.山西学生,2018,(12):105.

〔7〕唐永红.浅谈高校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J〕.教育,2017,(08):48.

〔8〕王彦心.关于做好高校公寓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新校园(上旬刊),2016,(11):143.

〔9〕龙继飞.“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的思考 ——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魅力中国,2017,(34):278.

〔10〕王春艳,李想,李春华.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视角看公寓党团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180-181.

〔11〕王玲玲.高校輔导员在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江丛刊,2016,(2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管理创新公寓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離奇的公寓失火事件(四)
数字公寓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