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脱欧:溯源与展望

2020-05-11唐中华

世界文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北爱尔兰英国人欧洲

唐中华

2020年1月31日注定是一个要载入英国历史的重要日子。这天,耗时三年半的英国脱欧进程终于落下帷幕,英国正式终结了持续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数以千计的英国民众聚集在伦敦议会前的广场上,挥舞着国旗,纪念这一非同寻常的时刻。

回望英国脱欧进程,剧情一波三折。脱欧协议数次被否,脱欧日程几度延迟,两任保守党首相相继被“逼退”, 整个国家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这一场围绕脱欧展开的拉锯战数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英国脱欧的肇因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管中窥豹,以飨读者。

脱欧肇因

英国脱欧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1952年,法国和德国联合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组成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这就是欧盟的前身。当时的英国对此嗤之以鼻,拒绝加入。让英国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煤钢共同体发展势头良好,成员总数不断扩大,并于1965年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功合并,统称欧共体。为了与其分庭抗礼,1960年1月,英国联合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奥地利7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可惜的是,这个联盟一直没发展起来,英国被迫转向欧共体,几次三番申请加入,直到1973年才如愿以偿。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两年之后,1975年,不少英国人吵嚷着要举行脱欧公投。他们声称,英国进入欧洲共同市场导致英国国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英国国民还因此丧失了50万个工作岗位,但这次脱欧公投显然没有得到大部分英国民众支持,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英国对欧洲的不信任由来已久。英国人在提到欧洲大陆时,往往不称“欧洲大陆”,而直接以笼统的“欧洲”一词指代,这看似无心,实则暴露了一种深层次的意识。从地理上看,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相隔一条狭长的英吉利海峡,最窄处仅34公里,但这条窄窄的海峡却造就了英国人的“岛国心理”,他们习惯于自我孤立,将自己与欧洲其他国家有意地区别开来。

从历史上来看,英国是一个怀旧的国度,大英帝国的往日荣光至今还为不少英国人津津乐道。英国曾经建立占地球四分之一的“日不落帝国”,曾经在“二战”中以一己之力独自抗衡德国纳粹,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使很多英国人颇为自豪,同时也滋长了对其他欧洲国家鄙夷的心理。在以德法两国为核心的欧盟,英国人缺乏归属感,觉得处处受打压,在政治决策上,英國也不甘于受欧盟的领导。波兰外长曾经撰文称,英国与欧盟就像一对不和睦的夫妻,生活理念与现实问题常导致双方龃龉不断。

另一方面,英美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更是让英国“身在曹营心在汉”。英国称美国为“最重要的对等伙伴”,两国之间拥有部分重叠的历史、共通的语言、共同的信仰与律法。当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在否决英国入盟申请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试图加入欧共体,是想作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钻进组织内部来使其瘫痪。事实证明戴高乐所言非虚,英国加入欧盟后,英美特殊关系“阴魂不散”,从撒切尔夫人、梅杰到布莱尔,历任英国政府都强调与美国协调一致,甚至试图扮演美国与欧盟之间的“中间人”,这与德法两国主导建设“欧洲人的欧洲”的愿望背道而驰,导致英国在欧盟中沦为二等成员国,逐渐被边缘化。

近年来,欧盟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欧债危机爆发,成员国经济接连出现问题,同时,随着欧盟不断东扩,许多东欧人趁机涌入英国,挤占了英国国民的就业机会。有英国报刊发文称,“一个英国家庭,保姆来自波兰,园丁来自塞浦路斯,司机是来自塞尔维亚的,只有厨师来自英国本地,可能这还是因为英国人吃不惯东欧人做的食物”。据统计,仅仅2017年,约33.3万人移民英国,这对于只有6000万人口的英国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英国从未真正爱上过欧洲大陆,时局艰辛之际更是让双方同床异梦。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为,欧盟成员国的地位已经变成英国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脱欧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英国政坛一股脱欧力量正在蠢蠢欲动。

1993年,英国独立党正式成立,这个政党的唯一宗旨就是致力于推动英国脱欧,其党魁奈杰尔·法拉奇曾在多个场合以火药味十足的语言讽刺挖苦欧盟。起初这个党派默默无闻,可几年之后却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仅次于保守党和工党的英国第三大党。他们不断在社交媒体上鼓吹脱欧的益处,并雇佣专家为普通英国民众洗脑。比如,他们鼓吹脱欧将为英国每周省下3.5亿英镑,而这笔钱将花在“全民医疗”上面。这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诱惑力太大,难以拒绝。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国脱欧一事中扮演了“神助攻”的角色。在竞选首相时,他承诺一旦当选,必定尊重全体国民的意见,举行脱欧公投。他本人是个坚定的“留欧派”,在他看来,公投不过是走个过场,大部分英国人不可能选择脱欧,然而,这回他却失算了。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脱欧公投,约52%的选民选择支持英国退出欧盟,这一结果使很多人大跌眼镜。英国朝野上下也为之震动,公投结果产生当天,卡梅伦发表讲话,宣布将辞去首相职务。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

對于僵持撕扯了3年多的英国而言,无论前路如何,正式脱欧至少是一种解脱。

“后脱欧时代”

延续多年的英国脱欧“长跑”终于结束。不可否认,此举治愈了英国民众的“脱欧厌倦症”,短期内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从中长期来看,英国若想打造“全球英国”的光明未来,除了抚平脱欧带来的经济创伤,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与欧盟的关系问题。从2020年2月1日起,英国正式开始为期11个月的脱欧过渡期。在过渡期内,英国将失去欧盟成员国资格,但仍需遵守欧盟规则、缴纳欧盟预算费用等。英国和欧盟的人员与货物往来仍按现有规则操作,英国人基本上感觉不到脱欧带来的变化,但英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没有消除。

英欧双方将在脱欧过渡期就未来关系进行谈判,力求在货物与服务贸易、渔业、航空业、医药和安全等一系列领域达成协定。对英国而言,经贸协定是一系列谈判的重中之重。英国的核心诉求是既要继续享受英国在欧盟市场的特权,比如免关税、免配额,又能不受欧盟的管辖和规范,自主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关系。

但这并不容易做到。从欧盟角度来看,除非英国同意遵守欧盟的相关规定,英国将难以获准全面对接欧盟市场。欧盟将尽最大努力确保英国遵守欧盟的规范和标准,压缩英国在这些方面的独立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在保护欧盟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欧盟“不可能有任何妥协”。

这意味着英国和欧盟的谈判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如果双方未能在脱欧过渡期内达成贸易协议,双方将重新回到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开展贸易,英国的经济将受到严重冲击。

英国脱欧后,其经济、外交重心会逐渐转向亚太地区,并与北美、澳洲等英语国家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而欧盟则将更多涉足于中东、非洲等地区。双方在国际事务上的竞争性将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科技、投资以及金融等领域。

其次,英国需要弥合国内潜在的分裂危机,消除脱欧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2016年脱欧公投中,构成英国的四个板块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民意的多数都反对脱欧,其离心倾向在脱欧的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发散。

苏格兰与欧盟经济关系紧密,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占据苏格兰地区59个下议院议席中的48席,为绝对多数党。该党曾提议,如果英国脱欧成功,苏格兰人要求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与英国分道扬镳。虽然这一提议被约翰逊否决,但苏格兰独立运动之火并未熄灭。一旦苏格兰独立,对英国将是极大打击。

而在北爱尔兰,支持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统一的北爱尔兰政党议席首次超越亲英统一派,大部分年轻民众趋向于选择爱尔兰岛的统一。就在英国脱欧成功那天,北爱尔兰部分城镇爆发了一系列抗议活动。而约翰逊的脱欧方案将北爱尔兰事实上留在欧盟关税区,使之与爱尔兰共和国更为亲近,与英国本土的联系会逐渐弱化。

据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英国民众相信,10年后英国可能不会再以目前的形式存在下去,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都有可能从英国独立出去。当然,这种趋势并非一蹴而就,英国国内的分裂因子可能要在英欧关系最终明朗之后才能爆发。

第三,英国需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重要合作伙伴处理好政治、经济方面的关系。自2016年以来,英国政坛上下忙于脱欧,在国际事务中的能见度明显下降。脱欧之后的英国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全球定位,重构国际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尤其是需要确保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不动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削弱。在经济事务层面,脱欧以后的英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治理领域发挥更多影响,但在外交、安全等战略领域,很大程度上仍然将依赖美国。

尽管如此,英国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相对欧洲大陆而言,英国向来以实用主义而闻名,脱欧后没有了欧盟的掣肘,英国外交务实、灵活的特点将会进一步凸显,从而形成对欧盟的长期比较优势。同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英国的软实力仍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不会因脱欧而发生变化。

对于中国而言,英国脱欧是机遇也是挑战。脱欧后的英国会进一步拉近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英国对中国出口市场的依赖会增强。这意味着“中国制造”进入英国市场的壁垒会降低很多。另一方面,英国脱欧之后,西方欧美阵营将逐渐演化为美国、欧盟和英国三个板块,三个板块间关系复杂,利益交错,地缘政治将出现新的变数,大国竞合博弈关系将更为错综复杂。如何确保在三者之间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是中国外交未来面临的新课题。

英国脱欧是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件大事,无论对英国、欧盟乃至全球地缘政治都将带来深远影响。尽管漫漫脱欧之路已迎来阶段性胜利,但还远远未到举杯相庆的时候。英国是否能在脱欧过渡期内与欧盟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是否能弥合由于脱欧带来的社会裂痕以及安抚那些呼之欲出的分裂因子,目前都尚未可知。对于英国首相约翰逊本人而言,他绝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脱欧首相”,而是希望能够在把英国带出欧盟的同时,也把英国带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其使命所在。

问题是,英国能做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北爱尔兰英国人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英国北爱尔兰学前数学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及启示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