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的议题式教学策略探微
2020-05-11王峰
好的议题首先是真实的议题,即应以真实生活场景为起点,依托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科知识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实现知识与生活的高效结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1]作为首条教学与评价建议。据此,议题式教学成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主要教學方式,应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核心素养培育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重要载体,议题式教学的议题选择、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等均要从学生生活实践中、社会生活资源中汲取养分。由此可见,生活化应当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笔者以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对基于生活的议题式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选真实议题
议题式教学主要以议题的方式呈现,并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一个优质的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使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学科任务展开,并在解决具体可议性问题中逐步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明确议题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前提。
好的议题首先是真实的议题,即应以真实生活场景为起点,依托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科知识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实现知识与生活的高效结合。“市场配置资源”一课在思政课中非常重要,如果仅仅向学生传递教材中的内容,那么学习效果必然不会达到最佳;若补充事例论证环节,效果虽有提升但学生较难真正理解。因此,只有利用真实的生活议题,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寻求市场的特点与规律,才能真正掌握“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知识,提高教学实效。
笔者认为,生命体在其所处的环境之中生生不息的过程就是生活。对于学生来讲,他所生活的环境、积累的生活经验、感受到的生活百态构成了学生的生活场域。源于学生生活场域的议题,更容易契合学生的兴趣点,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复杂变化的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简单一些,教师可以事先进行调查,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领域,挑选其中的话题作为议题。比如,网购是大多数学生都有过的经历,网购使用的支付手段,以及涉及的购物安全、诚信经营与消费者权益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生活话题。这些话题和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维护市场秩序等内容直接相关。
生活无时不变,教育也要随之变动。社会热点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引入社会热点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生活性,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的要求。时事性议题以当下热点话题为议题,具有思想政治学科特色,将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走进新时代、了解新时代、理解新时代,从而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关于快递业的发展,既涉及百姓的生活热点,又涉及我国当下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热点,并与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紧密相连。
基于此,笔者将“从快递行业发展看市场配置资源”作为中心议题。与主题式教学相比,议题式教学强调“议”的特征,即选择的主题需要“议”,具有生本性、开放性和价值引领性。要使这个议题能够更加深入、明确,能够挖掘议题背后的真谛,必须要将其进一步分解,选择出若干个以生活为核心的子议题。教学的主题要由中心议题来呈现,解决中心议题的方式则要通过子议题来呈现,子议题使中心议题更加具象,提升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见表1)。
二、创设生活情境
开展议题式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为议题创设情境,情境关乎着学习活动的开展,承担着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十分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提示”部分,每个议题的设置都围绕着议题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议题情境中实现发展,同时议题情境还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实施教学的重要出发点。
脱离生活的教育不再以实际的、整全的生活为内容,而是代之以断裂的、窄化为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上的知识,不再和流动的生活共生共长,实则只是一堆远离学生真实生活的冰冷的概念体系。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派观点,生活情境能以其生动性和趣味性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心理先行者”,让刚性的知识得以柔化。学生处在情境中,能够被情境氛围激发出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能够用具体事例解释、理解抽象原理。
(一)创设基于需要的情境
教育产生于人类的实际生活需要,要依附于人的生活才能存在。情境必须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人为的假设,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而不是唯一结论的假议题。与问题式教学相比,议题式教学更加关注如何才能设计出情境化、系列化的问题,由一个议题引出许多子议题,从而使学生针对议题展开思考,然后辨析、讨论、分析与解决这些真问题。以情境一为例:
【情境一】
材料:视频回顾2018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销售情况,全网总销售额超3,000亿元,快递包裹超20亿个。
子议题1:面对狂欢节和巨大的销售额,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子议题2:“双十一”过后,商家和消费者共同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子议题3:这些海量的包裹能不能尽快送到消费者的手里呢?其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围绕情境一,笔者由子议题1创设了情境,激趣导入,很多学生本身就是“剁手党”,有过切身经历,对这一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有熟悉感和亲切感。这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一种师生之间的思维对接过程,契合学生心智,能让学生愿意“入境”。同时,情境创设还会强化对教材知识的学习理解,让学生能够“出境”。人类生活需要各种资源,认识、解决这些资源供需间的矛盾迫在眉睫。课堂问题的设计既针对学生,又依据材料,引导他们从材料中感悟生活中的这一矛盾,进而思考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和方式。
(二)创设基于体验的情境
生活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积累。美国远程教育家凯思利的“投入型学习框架”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才能高效。[2]而体验是人们在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图景式的思维活动。学生在体验中会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语言等与现实生活的经历融为一体,感知并认识现实,进而获得发现问题的契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体验的生动与亲和力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角色,产生角色情怀。学生在情节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使自己能够更加融入情境之中,化解旁观者的角色困惑。
【情境二】
材料1:21世纪初,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逐渐进入人们生活,对快递需求快速提升,快递价格持续上涨。
材料2:2007年以后,我国快递行业空前发展,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已超过两万家,面對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公司开始压缩利润空间,来实现自身发展。
议题:面对以上市场信息,你的企业会如何调整经营决策,是扩大规模还是缩小规模?或其他策略?请说明理由。
学生展示:各组发言人展示并分享本组讨论过程。
教育是为人的,是为人的生活的。生活情境不仅要帮助学生利用知识认知事物,更应该帮助学生利用知识改造事物。在情境二中,笔者甄选了两则材料,让学生体验企业决策者这一角色,消除旁观者的心态,结合快递市场的真实情况,感受市场变化的节奏,进而随之调整模拟企业的经营策略。他们自觉融入情境,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他们的回答会使教材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丰富,为公共参与及科学精神素养的孕育培植沃土[3]。
三、设计有序活动
议题式教学既是一种情境教学,又是一种活动教学。活动是议题式教学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又有教学意义上的规定性,它区别于自我活动、自发活动,也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服务于完成认知目标而被动参与的知行分离的活动,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思维的参与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一)基于整体的活动环节设计
《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4]但是仔细分析当前我们在课堂上开展的活动,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的。因此,必须改变当前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活动模式,在设计活动时,应当将问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能仅仅以认知活动为核心,更要注重突出内容的体验性。例如,可以利用社会调查、课堂调查的方式开展议题活动,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情境体验感。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学会怎样认识问题,探寻剖析问题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设计的活动应当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托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安排活动顺序,进行序列化的活动设计,优化活动组合,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见表2)。
从教学运行的一般过程来看,笔者选择了搜集整理、合作交流和表达展示这三种议题式教学中最常见的具有阶段性和递进性特征的活动方式。从简单的调查到信息搜集整理,再到合作探究、逻辑推理,既有争论性探究,也有决策性探究。一系列活动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不仅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贴合,同时也符合辩证的思维逻辑。
(二)基于逻辑的活动路径设计
《新课标》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其活动要承载结构化学科内容而非碎片化的知识体验。各个活动的推进路径要有逻辑性、层次感,既要遵照实践逻辑,又要切合学科逻辑。实践逻辑基于生活实践,是人感性经验的升华,而学科逻辑则基于学科的知识理论。实现二者合一,要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见图1)。
如表2所示,本节课围绕每一个议题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基于生活经验,创设真情境、设计真问题。由子议题构成的问题框架成为本节课的逻辑线索,即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两条主线。整节课围绕子议题开展活动,“调决策”“少失策”“谋对策”“订方案”等环环相扣,内容与活动交织,这些活动不仅立足于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过好生活,彰显了活动教学的生活价值。这种建构式探究,能够让学生明白,对于市场来讲合理的资源配置是至关重要的,激发学生在实际的经济现象中思考背后市场规律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辨的科学精神,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认可度,以及强化通过法律等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的法治意识。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纽带、情境为载体、活动为基础,是基于真实生活而达成真实效果,兼具学科性和素养化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理清议题与教学情境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以及二者与活动教学之间的关联与作用。推动议题式教学,更需要教师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坚持生活化这一永恒的价值追求,方能引导学生真实地、自由地绽放生命的光彩。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1,2.
[2]沈雪春.融合学习:大数据时代的高中课堂走势[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6):17-18.
[3]蒋兴春.议题式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49-51.
【王峰,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