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建成区小微绿地的景观设计
2020-05-11李运伟
李运伟
摘 要: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深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环境下,城市建成区中的小型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城市形象中的地位越发凸显,特别是沈阳市这种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跟是对东北其他城市起着示范作用。该文选取优秀城市的小微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沈阳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当前沈阳市小微绿地建设特点,对小微绿地的优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成区;社区花园;小微绿地;景观设计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绿化已经不仅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更成为衡量城市品质和形象的重要空间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伴随着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同时,新建成的小区边荒地多年无人打理,背街小巷的边角地成了堆放垃圾和杂物的所在,绿化的草坪被踩踏退化……这样形成的“斑秃”地块在城市中并不鲜见。
一、小微绿地的形成原因
小微绿地顾名思义,在其建设规模、面积等方面区别于城市公园和社区游园等城市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其面积多在300-3000㎡,中心建成区用地紧张,面积相对较小,郊区规模相对较大,总体呈现“小、多、散”的特点。其形成原因多为城市建设的边角空间和城市拆违腾退的空间。这类城市用地由于产权模糊,性质和边界不好界定容易被管理者和建设者忽视,但是其像毛细血管一样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按照形成原因可分为:
(1)拆违腾退空间
(2)城市建设遗留的边角空间
(3)楼盘建设时多占范围
(4)道路建设形成的街角绿地
(5)征收但不具备出让条件的地块
二、国内小微绿地的建设现状
国内的各大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城市的建设用地已经越来越紧张,而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提升城市绿化内涵,增强城市景观的可识别度也成为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者和景观设计者的一个课题。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将小微绿地的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建设,摆脱了过去简单强调绿量等指标,对地面简单的满足不裸露的要求,将小微绿地真正的当做城市绿化景观的一部分进行建设。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特别制定了《背街小巷绿化美化规划建设技术指导书》,并在东城区东四街道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试点工作,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科学护绿,把绿色带到老百姓身边。如今这里成了“最美胡同”,处处花团锦簇。像东四街道胡同一样,2019年完成739条背街小巷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为胡同居民生活增绿添彩。北京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北京2019年将以集雨型小微湿地建设为切入口,以温榆河公园、沙河湿地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恢复与建设力度,计划全年恢复湿地1600公顷,新增湿地600公顷。
上海市作为作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其建设用地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截止2019年上海已经建成151座“小而美”的街心花园,明年还将开工建设200座这样的街心花园,其建设的标准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水平,建设的内容和细致程度也体现了其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如植物安全无刺,座椅缩小比例;景墙步移景异,庭院别有洞天;利用一切可利用条件提供绿化空间等,无处不体现其城市的特点。
三、沈阳市小微绿地的现状研究
沈阳市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其城市的建设水平对周边的城市起到了示范的作用,那么沈阳市目前的小微绿地的现状如何呢?作者对沈阳市市内五区的小微绿地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研究。沈阳市小微绿地的现状如下:
(一)沈阳市小微绿地类型
(1)城市拆违遗留的空地
(2)道路建设遗留的空地
(3)开发商建设时期多占,拆除围挡后遗留的空地
(4)居民私自占用的绿地
(5)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形成的空地
(二)沈阳市小微绿地的现状研究
(1)沈阳市小微绿地的现状:沈阳市由于建设年代较长,城市较大,故在小微绿地的建设中仅仅是绿化上就好,突出绿地的景观性、文化性、参与性较少,具体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绿地以简单绿化覆盖为主,解决不裸露即可,这类绿地一般存在于皇姑区和大东区等老城区较多;
绿地中简单的搭配立体花坛和景石等,景观简单粗暴,不能完全体现区域的文化特点,如八王寺街绿地、哈尔滨路市人大街角绿地等;
绿地中以绿篱等进行围合,大量的种植小树和观赏价值不高的乔木,人的参与度较小,如惠工街金融中心街边绿地、滨河路沿线绿地等;
将绿地建设成为临时停车场,此类地块多为拆违后遗留的,为配合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临时建设为停车场,如北海街工农路西地块,如意五路铁路沿线地块等。
绿地建设成为游园但是由于后期的使用和养护管理不到位破坏严重的,如天后宫路与草仓路交口绿地,崇山路沿线绿地等。
(2)沈阳市小微绿地的研究:
用地性质:沈阳市的小微绿地产权归属不是很清晰,有城市绿化用地、道路用地、防护绿地、拆违地块。
用地面积:城市绿化用地面积一般大于1000㎡;道路街角绿地面积一般100-2000㎡;防护绿地面积一般500-3000㎡;拆违地块面积大小不一在50-1000㎡不等
景观特色:缺乏景观特色,不能体现沈阳市的城市风貌和地域文化,作为游园设计的缺乏后期的养护管理,设施破旧,材质单一,新理念新材料运用少。
植物配置:没有形成相应的植物群落,树种相对单一,缺乏层次,在色彩搭配上季相变化相对小,色叶树种植比例小。
四、沈阳市小微绿地景观设计对策
沈阳市的小微绿地首先应该确定“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三大原则。在遵循这三个原则的前提下,园林绿化建设策略则根据小微绿地的特点确立小微增绿:根据口袋绿地和背街小巷的现状特点,在综合整治的前提下,高效利用腾退空间“留白增绿”;利用道路建设的转角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开辟绿色空间,运用多种手段绿化美化;改造院落门口两侧为“居民园地”,有规划的安排合适空间,鼓励居民利用空间进行绿化美化建设。立体增绿:在条件较窄的地方和市政设施较多的部位,鼓励使用垂直绿化、棚架绿化等多种手段进行立体增绿。
其次,地域文化特点鲜明的小微绿地区域,绿化风格应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除了满足以上的要求外,更应考虑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的特色以及極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绿化风格应与其相协调。宜简洁质朴,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应优先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植物,如枫树、油松、海棠、山杏、丁香、榆叶梅、紫叶李等具有北方特点的传统植物以及观赏型植物。
再次,在避免过度设计的前提下,应该多增加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增加服务市民的设施,将小微绿地真正建设成为市民需要的城市绿地。
综上所述,以往依据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绿地率等定量指标来衡量一座城市的公园绿地建设水平而忽视居民真正的使用需求的形式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在居民对城市绿化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的背景下,小微绿地具有的用地小、贴近人们生活等特征更应该值得管理者和设计师去重视。文章正是基于沈阳市小微绿地建设面积小、功能相对简单的特点,提出“社区花园”理念,以“景观精细化”为核心,探索出适合沈阳小微绿地的景观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 耿超.基于城市修补的北京老城小微绿地现状改造提升研究[J].2019.
[2] 蔡晓晗.城市小格网交通倡导下的居住街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老城区为例[J].2014.
[3] 郭琪.北京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弱势群体居住问题及改善研究[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