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

2020-05-11陈丽真

考试周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语文

陈丽真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教学建议”中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想达成以上目标,非让学生读整本书不可,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指导在课内,阅读大部分在课外,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笔者有如下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 整本书阅读的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受电视、手机、电脑游戏等声像材料影响较大,这些电子产品强烈的感官刺激使纸质阅读变得索然寡味,阅读时间、阅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眼下整本书阅读越来越被重视,学生受老师、家长和考试的影响,阅读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一)不想读

学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大部分一说起阅读,拿起一本书随便翻翻就放下了,他们喜欢直观刺激的画面,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始终没有读进去,人也显得躁动不安。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少部分学生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可以连续几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却很难静心阅读20分钟,对整本书的阅读更是望而却步、缺少动力,甚至有的学生小学六年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

(二)不会读

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压力,学生为读而读,对于所阅读的内容和语言并没有仔细地去品味。老师由于课时压力缺少阅读必要的指导,没有时间带领学生读书,学生不知道怎么去阅读一本书;家长知道读书重要,但又辅导不上,抱着有读就好,放任孩子阅读漫画、玄幻小说等没有营养、无需动脑、低级无聊、内容垃圾的书籍。而要真正去读一本好书,有质量、经典的书,学生茫然了,阅读的速度犹如“蜗牛”,没法坚持读完。

(三)功利性阅读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不多,考什么学生就读什么,学生阅读是功利性的,阅读不是享受而是负担,有时是为了某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个难题,单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碎片化阅读。这样的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没办法养成习惯,破坏学生的阅读胃口,最终远离书籍。

二、 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对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能够培养他们更多、更丰富的阅读能力,养成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效果也会更好。

(一)读整本的书对阅读发展的影响

1. 扩大阅读空间

教材里的文章全是单篇短章,一学期下来也就读了二三十篇,只读课本上的文字,阅读空间显得狭小,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而整本书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老师的引领下接触各种各样的儿童读物,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就一本书里而言,书里可能有多角度的场景描写、丰富的人物对话、曲折的故事情节、变换的心理活动等,这些很难从单篇课文中酣畅淋漓感受到。开展整本书阅读,阅读过程就是培育和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品味阅读的美好。

2. 应用阅读方法

新课标大力倡导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而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常性的阅读行动。部编版比较创新并深受好评的是“快乐读书吧”的出现,意味着原来阅读的“课外”纳入课程,第一次走进课内。之前的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脱节,没有有效地衔接,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老师阅读方法的指导没有依托,而“快乐读书吧”起到桥梁的作用,这一环节的教学,老师要对整本书的阅读作积极推荐、有效推进、组织交流。学于课内用于课外,把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有效运用。

3. 养成阅读习惯

当老师把孩子们领进图书馆、阅览室,当老师向学生推荐一本本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书,引领他们扎扎实实地去读,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收获知识的快乐,他们就愿意找时间、找机会去阅读。阅读的过程中做做摘抄,写写批注,记录书中比较不错的观点;阅读完一本书,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书中讲述的主要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收获;画画思维导图,理清书中写作思路、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学生时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就有兴趣坚持下去,待到持续一段的时间,每天都坚持做这件事情,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养成了。

(二)读整本的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整本书阅读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对于学生发展还具有更深远的作用。

1. 发展语言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整本书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整本书丰富的语言载体,读一本书犹如浸泡在语言的海洋里,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发展语言,减少错别字,文通句顺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2. 锻炼思维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更是思维的凭借。整本书阅读能使学生专注阅读,边读边思考,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入。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做做书中的实验、猜猜故事情节、捉摸人物命运、分析人物特点、画思维导图厘清各种关系等,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有思考地阅读让阅读更具深度,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

3. 提高語文素养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低年级以绘本、童话阅读为主,中高年级以经典童书、名著阅读为主,鼓励孩子“不挑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书籍,点燃他们的阅读激情,增加阅读的数量,形成良好的语感。

当学生的阅读空间广了,阅读量大了,阅读视野打开了,对文字不再陌生,每次阅读就像跟老朋友见面;对阅读不再畏惧,而是享受,就会形成自己的感受,学会咀嚼、品味语言,学会品评、鉴赏文章,成为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整本书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此与书结缘。

三、 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读前引读,激发期待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读的书应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1. 解读书名

书名可能是书的主要事件,也可能是书中的主要人物,读前推荐可以从书名开始,引发阅读期待。比如《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是关于埃米尔的故事,埃米尔是一个淘气包吗?讲了哪些埃米尔淘气的故事呢?喜欢埃米尔吗?希望结交埃米尔这个朋友吗?那就读一读《淘气包埃米尔》吧!

2. 了解目录

读一本书之前先读读目录,这是一个好习惯,目录具有极强的概括性。阅读从目录开始,整本书的结构框架、主要内容学生有个大致的印象。比如《西游记》每个章节的主要故事情节都清清楚楚地体现在目录中,读目录能清楚地了解全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各章节及章节和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3. 问题设计

推荐给学生的读本,老师在学生读之前先通读整本书,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等,精心设计问题,勾起学生的阅读味蕾。如《汤姆叔叔的小屋》根据全书的主要故事情节,导读课上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与学生交流:汤姆被卖掉了吗?汤姆的命运会怎样?汤姆的最终归宿又是什么样?想知道答案吗?那就到《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如果是中高年级还应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让阅读在计划的约束下得以持续,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比漫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二)读中推进,促进深读

老师可以推荐各类童书供学生选择阅读,但一学期以选择二到三本书指导学生阅读为宜,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进程,适时推进。

1. 复述故事

一本书读了一段时间,老师可以就书中的某件事或某个人物或某一天的事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复述的程度,检测阅读效果,为了更好地复述,学生在阅读时会努力地记住故事情节,让自己在下一次复述时讲得更加清楚丰富,更具条理,既增加词汇的储备、又锻炼了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预测想象

整本书中变幻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活动地点的转换,适切让学生展开预测想象,此时学生会迅速调取个人已有的背景知识、片段中的有用细节,阅读同类文本的经验进行合理的推测。这种推測有一定的难度,满足了学生挑战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向书的更深处阅读。

3. 阶段成果展示

为了让他们的前期阅读得到肯定,获得成就感,有继续往下读的兴趣,可以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小报评比、制作书签比赛、设计读书卡比赛……在班级里展出,共同点评、互相促进,鼓励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课有时是一次、两次,有时多次;有时是几分钟关于某一个话题的交流;有时是拿出更多时间来进行,根据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进度,在阅读范围内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形式来交流。及时把握阅读的时间与节奏,达到巩固前期阅读成果和激趣促进往下读即可。

(三)读后交流,深化理解

1. 探讨书的主题

每篇文章、每本书的出现,都有作者想体现的观点,想表达的主题。要引导孩子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如《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通过写一个时代的痛苦,书中小主人公青铜和葵花及家人面对苦难所表现出的一种大爱。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人的痛苦,长大后想成为强者,就要有面对这种痛苦的风度,这就是作者想通过这本书告诉青少年读者的主题。

2. 研究书的情节

读完要引导学生对书中一些重要的情节进行回顾,在回顾中交流,在交流中讨论。如果不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往往会留下模糊的印象,所以,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写法完成这些情节叙述的。如读完《木偶奇遇记》进行交流,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选择不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丰富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受。

3. 分析书的人物形象

情节发展的需要,作者在书中塑造各类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其独特性,《青铜葵花》中的青铜一家人、嘠鱼一家人、村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读时跃然纸上,其中青铜和葵花两个人物的命运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完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青铜是怎样的孩子?葵花又是怎样的孩子?你们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说说理由。学生就会去回想、分析故事中人物留下的印象,串联起整个故事。

4. 关注书的独特写法

每本书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方法。有的书以不同的人物故事独立成章,而人物与人物之间又相互联系,如《草房子》就是以人物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整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是用书信和日记穿插的形式来写的,还有很多关于写作方法的介绍,在表达上有着鲜明的独特之处。对一本书的主题、情节、人物交流之后,最后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这本书和其他书比较,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引导学生既回到整体,又跳出书本。

读后交流还可以续编故事、排演童话剧、创作思维导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爱阅读的孩子在活动中受益,能力得到彰显。

课堂中指导小学生读整本书,让其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为的是以后在课外读更多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如何让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切实地让整本书阅读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让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宽些,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作者简介:  陈丽真,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

猜你喜欢

整本书阅读教学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