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察为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助力
2020-05-11吴伟
吴伟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儿童的科学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知道,一切科学探索是从观察开始的,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地揭示规律,从而走进科学的世界。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始。小学生年龄还小,观察能力有待提高。但他们好奇心重,对未知事物有探究的欲望,这就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可能。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科学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分析现象、开展实验、收集数据、揭示规律、总结归纳,从而获得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观察;核心素养;思考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认知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一个人要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提高观察能力。小学科学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进而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一、遵循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科学观察兴趣
小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存在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把科学中的发生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的兴趣特点从直接到间接化转变。例如,在教学“我看到了什么”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树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说说大树具有的形态特征,然后发表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认为大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枝繁叶茂;随后,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看看树的形态特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与此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关于槐树的文章来认识槐树。通过对槐树进行认真的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内容。这样,学生们就能更加准确的描述槐树的形态特征。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对事物的观察没有足够的耐心。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能够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结合起来,从而让观察活动更加全面。观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逐步的引导。同时,可以结合其它学科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引导正确观察,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精神
小学生的观察活动往往是从满足好奇心开始的。这样的观察往往有些盲目性,更没有主动记录,很难形成正确的结论。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如在二年级的自然科学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校园看看,自己寻找校园里的小动物、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让学生自主交流,明白生物多样性的道理。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几个小动物,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如甲壳虫、西瓜虫等,并指导学生该如何细致地观察生物,在观察中发现小动物的特点。这个观察过程能将课堂学习与课外观察相结合,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此外,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质。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教学“认识水”时,教师给学生呈现白开水、牛奶、白醋等,让学生通过感官观察哪一个才是白开水。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嗅觉鉴别,得出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道理。
三、紧密联系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科学规律
实验是科学探究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科学实验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按要求有序地进行,做到观察有顺序,实验有步骤。教师可以先进行实验演示,既让学生获得知识,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知道,只有正确的演示实验,才能够达到正确的实验结果。那么,怎样进行实验演示?给学生提出怎样的实验观察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紧密联系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进而总结出科学规律。因此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验过程中。当实验结束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规律。例如,在教学“压缩空气”这个实验时,教师先用注射器吸进空气,然后再用手指塞住出口的地方,并用力压活塞。此时,学生会发现空气的体积变小了。这样,通过实验观察能够获得与常规思维不一样的认识。接着,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分析思考,总结出空气的特点是有压缩性的。最后,再利用活塞进行按压,手的感觉就像在按压弹簧一样,总有一股力向上涌出,等到压不动时突然松手,会发现活塞被弹了回来。原来,空气的压缩像弹簧一样有弹力,从而得出“空气有弹性”这一结论。
四、合理分配小组,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小学生虽然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但是往往重视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没有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当分析总结观察中得到的结论时,才发现没有实验数据或资料作支撑。这种做法并不能够达到演示实验想达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合理分组的同时,要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责任,记录实验数据。例如,在教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物质条件下的水中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验证最后的结论,总结出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学生想要得出实验结论,应该先将食盐和小苏打的量做一个准确的比较分析,以此获得精准的实验数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合理分配小组,各司其职。如有的学生负责把3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都分成3克一小份,有的学生专门去保管和加入实验原料,有的学生进行搅拌,有的学生做好数据记录,最后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这种明确、合理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五、鼓励独立观察,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数据、汇报总结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观察这个过程的重要性,还应该给学生准备观察所需的材料,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自己,通过自己去观察思考,而且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观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让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并随时记录观察的内容,最后总结、讲解;教学“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喜欢观察大树的什么特点?如何去观察大树?观察时按什么顺序?”然后让学生有条理地观察,概括树叶的各种属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优化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感官系统与语言信号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能够协调进行。”学生在观察中都想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富有很强的表达愿望,所以,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体验。例如,在教学“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一课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观察对象的表达能力。科学课上的第一次表述,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表述太严格,也不需要对大树这个事物表述得很具体,主要在于“有趣”。针对学生多次提到的捏死蚱蜢事件,让学生自己评说:这样做好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说不好,因为蚱蜢是有生命的,把有生命的东西弄死,太残忍了;还有的学生说,蚱蜢是益虫应该保护。关于蚱蜢是否是益虫,同学间引起了争论。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如果是益虫应该怎样做?如果是害虫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明白成长着的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对有益的动植物我们都要保护,对一般的动植物也不要伤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分享介绍,比较谁的表述更好一些;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新发现,与其他同学分享观察成果等。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观察指导,适时进行点拨和帮助,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去观察实验,逐步提高科学实验能力,最终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科学教学中學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5,(05).
[2]王娟萍.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9).
[3]陆黎峰.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3,(24).
[4]马晓寅.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8,(07).
[5]颜永平.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4).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