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1元钱

2020-05-11

当代工人 2020年1期
关键词:买票最大化门票

行为经济学的奠基者理查德·塞勒著名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中,最透析人性的一项研究,就是“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呢?举个例子:假设你买了一张500元的话剧门票,结果弄丢了,你还愿意再花500元买一张吗?实验表明,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

同样的场景,如果你正兴冲冲地去买票,却发现最近刚买的价值500元的购物卡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买票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是因为,在我们心里,门票500元和购物卡500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娱乐开支,既然丢了,再花钱就意味着超支。后者就不一样了,购物卡属于家庭生活开支,购物卡没了大不了少买点儿零食,但它不影响娱乐开支呀。

看,尽管两者实质上都是丢了500元,却导致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消费决定,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些方式和规则并没有追求理性认知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层面上的“满意最大化”。

通俗一點儿说就是,我们会把不同性质的钱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情感维系账户、娱乐休闲账户等。虽然这些账户都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的,且有单独的使用规则,资金从一个子账户“转移”到另一个子账户并不容易。

事实上,按照经济学理论,钱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1元钱和1元钱是可以任意替换的,并无差异。但心理账户的存在让我们的决策倾向于非理性,更大程度上是追求情感层面上的愉悦。

猜你喜欢

买票最大化门票
我的专属门票
魔方小区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北京“门票达人”办展览
智擒偷儿
人本管理,发挥图书馆场所功能最大化
瞬间
超级最大化软件有“面子”
关于IE浏览器默认窗口大小的问题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