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中实现负熵等价的案例分析

2020-05-11江捷林继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翻译

江捷 林继红

摘 要:由于受各国语言、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要实现翻译同时在语言、信息、形式上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但译者却能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对文本理解的桎梏,不断接近翻译实际价值的等价。若把翻译过程看作是熵化的过程,那么引入熵定律,则能探究出翻译过程中信息及价值缺失的原因。据此,通过分析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意图熵,则能探究出译本异同的原因。分析初步得出,引入翻译负熵流,即可降低翻译意图熵的产生,提高译文的忠实度,使译文的价值尽可能达到与原文一样的价值,实现翻译负熵等价。

关键词:熵;翻译;意图解读;负熵等价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137-05

引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达,译者要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尽可能完全对等地传达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有着相同的体验。因此,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求得译文和原文的对等[1]。要做到忠实、通顺,译者首先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然后把所理解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加以确切的表达[2]。这就要求译者将原文“忠实”地译成目的语,把原文的内容尽可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别所导致的非兼容性,各国文化、种族、地区、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交际语境的转变引发话语意图的转变,以及译者自身所掌握的翻译知识与技巧的程度,都会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作者所表达的意图产生误解和扭曲。这就导致译文的价值降低,对译语受众的影响就无法与原语读者等效,译文的价值就不能等价于原文的价值。因为在翻译时,无论译者如何防微杜渐,信息在转换过程中的丢失似乎是难免的,尽管译者百般小心、千般努力,还是无法避免这一现象[3]340。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意图的解读都是不同的。因此,要实现翻译在语言、信息、形式上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但译者却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翻译的实际价值上实现一种等价,即使译文的价值尽可能达到与原文一样的价值,让译语受众对原文所阐述的观点、表达的意图、传达的精神对译语读者有着如同原语读者相同的影响。

基于此,笔者将熵定律引入到翻译的过程中,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例,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变异引发译者对原文意图理解扭曲的原因,并通过引入翻译负熵流,降低翻译意图熵的产生,提高译文的忠实度,使译文的价值尽可能达到与原文一样的价值,实现翻译负熵等价。

一、熵与翻译

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研究热力学时提出的概念,是物理学里的名词,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它是描述体系不确定、不稳定程度的概念,是内部结构无序混乱的量,熵的增加意味着体系的退化、贬值、耗散甚至瓦解和死亡。熵的原意是转变,熵值小意味着一个系统热量转变为有用功的程度高,熵值大则表示转变程度低,这就区分出了有用的能量交换与不可逆地耗散掉的能量的关系。物理学上,熵的产生与物质和能量的耗散有关,一个是热寂,一个是物质混乱。有用能量转为无用能量的过程是“热寂”;有效物质消耗殆尽的状态为“物质混乱”。两者的耗散,最终引发“熵”的产生。由此可见,熵的本质与混乱和无序有关。信息理论的鼻祖之一美国学者 Claude E.Shannon第一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把信息(熵)定义为离散随机事件的出现概率。他认为,在一个系统中,熵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而信息则是它的组织化程度的度量,信息量增大,熵就相应减少,负熵增大;信息量减小,熵就相应增大,负熵减小,这就是信息与负熵等价。熵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越无序,熵越大[4]。

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原文信息的解读,对意图的理解,再用译文语言把原文的信息传达给读者的过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信息的解读就决定了译文的信息是否等价。在这里,笔者试图将信息熵的概念引入到翻译中,提出翻译的负熵等价假说。翻译的过程其实与熵化过程是一样的,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变,是一种语言系统的功能转变为另一种有用语言功能的过程。正如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指出的,“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转换。”[5]而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使原文的信息、意图发生转变,而这就体现了语言的有效转化与不可译的区别,即直译与意译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熵的概念在翻译中主要体现在意图的不确定性上,对具有单一性意图的原文而言,其译文的熵是很小的,即原文的意图越是明显越是聚焦,译文的熵就越小,负熵越大;对具有离散性意图的原文而言,其译文的熵是很大的,即原文的意图越是模糊,译文的熵就越大,负熵越小。翻译的忠实度可以根据译者对原文所理解的意图量的大小来把握,译者从原文中获得的信息,对原文意图的理解程度,可以看作用以消除不确定性意图的工具,翻译忠实度的高低可以用被消除的不确定性意图(熵)的多少来表示。所以翻译意图熵就可以定义为离散性意图的出现概率。而每一文本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语言意图系统,该系统的意图越是突出,翻译意图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统的意图越是模糊,翻译意图熵就越高。所以,翻译意图熵也可以说是翻译忠实程度的一个度量。翻译意图熵描述意图的不确定性或离散性,是文本中无序不确定的量,翻译意图熵的增加意味着译文忠实度的降低,译文的有效性的贬值,译文的失败,负熵的减少;翻译意图熵的减少意味着译文忠实度的提高,译文的有效性的升值,译文的成功,负熵的增加,这就是翻译的负熵等价假说。而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减少翻译意图熵的出现,尽可能实现翻译负熵等价,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达到同等的实际价值。

二、翻译意图熵化的影响因素

(一)语言层面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代替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过程,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要想在双语实现意义转换,首先必须对这两种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理解语言的复杂性,就必须理解语言的性质。英汉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英语属于综合语,汉语属于分析语。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6]。英语和汉语,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或是语言的内涵核心,差别都非常大,都有自己独有的语音、语用、语意、语汇、修辞等。再加上,汉语的意合结构和英语形合结构,这与生俱来不可调和的冲突,是语言转换时熵化的根源[7]。由此可见,语言本身的形态变化,都会影响语义的表达,从而改变意图的表达。同时,语言具有模糊性。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8]。这些模糊概念在承载概念、表达意义时,只是提供一个意义框架,其界限并不明确,这就导致译者对原文的意图理解产生模糊,如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的现象。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使得由词所组成的句子常常可以有多种理解,这就使得同一作品由不同的人翻譯,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若一味逐字翻译,必然误解其意,最终导致语言所承载的意图在翻译中显性或隐性地“熵化”掉了。总体而言,英汉语言中存在的异同点,以及语言与生俱来的非兼容性,决定了熵化存在的必然性。

(二)文化背景

语言是文化、思维和意识的载体,中西文化的差异或隐或现地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无意间加剧了翻译意图的熵化。文化是一种信念、习俗、价值观、行为、制度和沟通模式的总和,它们在一个可识别的群体中代代相传[9]。人所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因此要想译文能够像源文一样对译语受众产生像源语受众同样的影响,就必须了解译语受众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制约[10]。若译者对译语语境的含义、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就会使得译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大打折扣,甚至导致误译。翻译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而这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又是靠语际间的转换进行的[11]。所以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也是读者之间产生的最深远的误解[12]。而且在译事活动中,信息被“熵”化的现象,最常见于文化翻译[3]340。由于译者缺乏对原文相关领域文化的了解以及系统的学习,翻译时就很难对一些文化负载词进行深入的解释,只能进行字面翻译,这就导致翻译过程中信息的熵化,直接影响原作作者意图的表达,导致翻译意图的熵化,使得译语读者对文章产生曲解和误解。

(三)交际语境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需要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译者要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话语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那么翻译可以看作是一种跨文化和跨语言的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在这一行为中,语义的转换是核心,语境分析是获得正确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13]。语境是日常沟通交流理解语义的重要基础,语言的特殊意义需要通过语境得以实现,语境对翻译有着重大的影响。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语境赋予其含义,解释其意义,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势必受到语境的影响[14]。因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他意可言[15]。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弗斯曾说过,“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16]语言的含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脱离语境的语言有时很难判断它的具体含义,对翻译而言,脱离语境的翻译也很难判断原作作者的意图,导致无法准确翻译。从这个角度上看,意图的表达依附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忠实度依附于意图的传达,而意图随着语境的转变而改变,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各种不顾语境场景的死译,必然会熵化原文的意图,妨碍原文意向的表达,就无法实现翻译的负熵等价。

三、翻译中的负熵流

要想实现翻译的负熵等价,就必须了解翻译的过程,引负熵流,减小熵增。最小熵产生原理是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本理论。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是以开放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熵(dS)的变化则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本身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的增加,即熵产生(diS),这一项永远是正的;另一部分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起的熵流(deS),这一项可正可负,整个系统熵的变化dS就是这两项之和:dS=deS+diS 。根据熵增加原理,diS>=0(平衡态dis=0)而 deS可以大于或小于零。如果deS小于零,其绝对值又大于diS,则 dS=deS+diS<0。这表明只要从外界流入的负熵流足够大,就可以抵消系统自身的熵产生,使系统的总熵减少,逐步从无序向新的有序方向发展,形成并维持一个低熵的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这样,普利高津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通过引入负熵流来抵消熵产生,说明了开放系统可能从混沌无序状态向新的有序状态转化[17]。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性过程。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翻译服务的对象。译者服务的对象是目的语读者,为读者提供原作作者意图、知识和信息,再加上读者群体庞大,涉及读者类型范围广而复杂,通常是跨地区、跨语言、跨文化的读者,因此翻译使不同国籍的作者、译者、读者联系更加广泛和密切。其二是翻译的信息资源。被译作品的来源于世界各地、对原作的解读和翻译、译作的出版等各方面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特别是随着科技和网络数字化的发展,原作和译作的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出现等,使得翻译的开放性更加突出和明显。其三,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过程,翻译的过程受到语言认知、文化背景、交际语境的影响,从该角度看,翻译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中,是动态的过程。另外,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互相作用的。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过程,是译者解读原作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出现的有序过程。翻译的有序性和稳定性,以及译文的忠实度正是靠连续不断的来自外界的负熵流来实现的。

信息是一种负熵,信息越高,熵值越低。正是由于信息这一负熵流的输入,译者对原文作者、文章语言、文化背景信息的了解与输入,使译者对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图有个明确的认识,才使得翻译这个开放性的过程熵值减小。译者运用平时所积累的相关信息与知识,结合各国的文化差异,对原语与译语有系统的掌握,能够平衡各个影响因素之间所带来的熵影响,使翻译过程中各元素的积极性增加,把翻译从无序态变为新的有序态,即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最终实现翻译质的飞跃。由于在翻译过程中,随着文章不断深入,对原文理解要求的知识储备不断加深,需要对新的信息与知识做出相应的努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运用语言所表达的表层和深层意义。因此,需要译者积极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国内外文化素养,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别,彻底感悟英汉两国文化的精神和真谛,明晰相关概念的实际意义、潜在内涵以及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其次,翻译的跨学科性要求译者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因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术语表述不尽相同,若是譯者对该领域毫不熟悉,必然会望文生义,曲解原文意思,误解作者意图,引发翻译意图熵。而且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能够帮助译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作者的真正意图,帮助作者传达意向。

最后,译者需要不断引入翻译技巧负熵流, 熟练运用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和合并法、正译法和反译法,以及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翻译技巧来对文章进行翻译,通过这些翻译技巧把原作意图以目的语的形式传递给译语受众。译者不断积累知识,输入新的信息,不断地引入负熵流,译者对原文意图的理解经历“正解—误解—正解”这样一个从错误到正确不断向积极面发展的过程,信息的输入也使翻译这个开放性过程内部各元素差别增大,促进无规则运动,使翻译又达到远离平衡态,最终又达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即翻译意图熵达到最小。如此反复,翻译的过程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状态。

综上所述,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认知、文化背景和交际语境的影响,总是会伴有翻译意图熵的产生,这一项翻译意图熵diS 永远是正的;另一项是翻译中与外界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语言文化等的转换引起的熵流deS,译者为理解原文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对双语的继续深入学习,文化背景、语境及相关领域知识的加强了解以及对翻译技巧的掌握,都是一种为了减少翻译意图熵所做出的努力,是一种负熵流,即deS小于零。因此,当deS小于零,其绝对值又大于diS,则整个翻译过程的意图熵变化为 dS=deS+diS<0。因此,只要译者从外界所汲取的知识和信息量足够大,负熵流就足够大,就可以抵消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意图理解困难,使翻译意图的总熵减少,逐步从无序混乱的意图向新的有序意图方向发展,形成并维持一个低熵的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

四、《论语》不同英译本的分析

众所周知,《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对辜鸿铭和理雅各两种《论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来说明语言、文化等影响翻译意图熵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入翻译负熵流来解决该问题。

《学而》章第九节原文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根据杨伯峻的论语注释,这句话的原意为“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18]在这里“民德归厚矣”,辜译为: The moral feeling of the people will waken and grow in depth[19]. 理译为:Then the virtue of the people will resume its proper excellence[20]. 杨伯峻的论语注释,“归”表示“归于”;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归”理解为①属于,②趋向;趋于。 由此可见,原文“归”可理解为属于,趋向,所以“民德归厚矣”可理解为“这样,百姓的品德就会趋向忠厚朴实了”。辜鸿铭的译文,把“归”译为“waken and grow in depth”,与“趋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逐渐转变为”“越来越”的意味。“waken”表示“清醒”延伸为“意识到”;“grow”在这里表示“逐渐变成,形成”,所以“waken and grow in depth”根据语境可理解为“逐渐清醒并深刻地意识到”。因此在这里,辜的译文可解读为“这样之后,百姓就会逐渐清醒并深刻地意识到忠厚朴实的品德了,就会发自内心逐渐成为忠厚朴实的人。”然而理雅各将 “归”译为 “resume”, 可理解为 “恢复”,而“归”在此应作“归于”解, 而非“恢复”[21]。根据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孔子自身的主张,他提倡“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所以原文是为了强调“慎终追远”之后,有利于启发百姓变得“忠厚朴实”,而非强调百姓“失而复得”“忠厚朴实”的品德。

又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杨伯峻的论语注释为: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而不用。孔子道:“赐呀,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辜译为:“What you would save, ”“said Confucius to him ”, is the cost of the sheep; what I would save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rite ”理译为: Zigong wished to do away with the offering of sheep connected with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first day of each month. The master said,“Ci, you love the sheep, I love the ceremony.”根据杨伯峻的注释,这里“爱”是“可惜”的意思,而非“love”,而辜的译文“save the cost of”正有此意,所以辜鸿铭的译文更贴近原作。

翻译中的错误,所有人都避免不了,在辜鸿铭的译文中,也会由于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透彻,语言的掌握不够细致而引发误译。如《论语》中,“入太庙, 每事问。”杨伯峻的论语注释为,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辜译为:When he attended the service at the Great Cathedral (ancestral temple of the reigning prince) he always enquired what he would do at every stage of the service.理譯为:When he entered the ancestral temple of the state, he asked about everything. 根据杨伯峻的论语注释: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便叫做太庙,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之君,因之这太庙就是周公的庙。在这里,辜鸿铭为了迎合西方受众,把“太庙”译成 Great Cathedral(大教堂),会让西方受众产生歧义,孔子为何会去大教堂,而且周公庙与教堂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事关开国之君,一个事关宗教信仰,本质上不同。辜鸿铭的这一译法,正是由于其对西方文化理解不透彻而引发的翻译信息的熵化,而导致译文翻译意图熵的产生。再如,这里的“每事问”是指“每件事情都发问”,“ask about everything”正如理雅各所译的。而辜鸿铭的译文则显得累赘,不简洁,“do at every stage of the service”则显得画蛇添足。这正是由于辜鸿铭本身对英语的掌握不够深而导致的信息的变异与熵化。

由上可知,理雅各在翻译中所受到的熵化影响因素是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别(1),灵活的汉语语言词汇和句法结构(1),中国文化的整体感知(1),时代背景(1),即这些因素导致了他翻译意图熵diS的产生;而他努力学习汉语语言(-1)和文化(-1)相关知识是他引入的负熵流deS,但还不足以支撑他完美诠释《论语》。在翻译中译者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多样,每一样的影响力可大可小,由于客观原因已无法精确计算两位译者所受到的具体影响力,假设辜鸿铭和理雅各所受到的每一项影响因素都是1,负熵流是-1,那么理雅各在翻译时的翻译意图总熵为diS=1+1+1+1=4,deS=(-1)+(-1)=-2,那么dS=deS+diS=4+(-2)=2>0。由于《论语》本身是中国作品,翻译的过程是汉译英(-1),这无疑是一个先天优势,而辜鸿铭本身作为一个中国人深谙汉语(-1),古今通晓(-1),这就是他本身的优势,再加上他自身学贯中西(-1),知识渊博(-1),这些就是他所掌握的重要英汉信息,也就是他在翻译使引入的负熵流,这都促进了他对《论语》的细致感悟和整体把握,能够抓住每句话的意图,使译文的翻译意图熵降到最低。辜鸿铭受到的翻译意图熵主要是中西语言(1)和文化的差别(1),所以他在翻译时的翻译意图总熵为,diS=1+1=2, deS=(-1)+(-1)+(-1)+(-1)+(-1)+(-1)=-5,那么dS=deS+diS=2+(-5)=-3<0。由此可得,辜鸿铭在翻译时所受到的翻译意图熵比理雅各小,引入的翻译负熵流比理雅各大。

综上所述,由于语言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理雅各对古汉语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原文的实际内涵因此而“熵化”,就如辜鸿铭在评论理雅各所翻译的《论语》时说,“现在,任何人,哪怕是对中国语言一窍不通的人,只要反复耐心地翻阅理雅各博士的译文,都会对其感到不满意。因为理雅各博士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他的文学训练还很不足,完全缺乏评判能力和文学感知力。他自始至终都表明他只不过是个大汉学家,也就是说,只是一个对中国经书具有死知识的博学的权威而已。尽管他的工作尽了力所能及的努力,是完全严谨的,但他却没能克服其极其僵硬和狭隘的头脑之限制,这是他的性情气质造成的结果。”[22]理雅各的缺点、 错误是对原文真意的感知和理解上的错误。而辜鸿铭虽然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但在多方面都比理雅各占优势,这促进了他对《论语》的理解,抓住每句话的意图,使译文的翻译意图熵降到了最低,也就使得辜鸿铭的《论语》译本的整体忠实度比理雅各的译本高,趋向翻译负熵等价。

五、结论

翻译对等是每一个译者一直所追寻的理想境界,但是翻译由于受到语言认知、文化差异、交际语境、译者等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完全对等是绝不可能的。只能要求译文尽可能贴近原作, 尽可能缩小距离,在译文价值上实现与原文同等的价值。在文中,笔者引入熵理论,将翻译与熵进行结合,提出翻译负熵等价假说,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例,运用最小熵产生原理计算出两种译本的翻译意图总熵和引入的负熵流,找出与《论语》原文意图表达较为一致的译本。并提出为了减少翻译意图熵出现的概率,译者应积极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国内外文化素养,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别,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丰富视野,拓宽知识领域,熟练使用翻译技巧等来引入翻译负熵流,实现翻译负熵等价。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李照国,汪腊萍,马白菊.论翻译中信息的熵化及其成因[C]//王宏,等.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2006.

[4]Shannon C.E., & Weaver W.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9.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9.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倪畅.语际翻译中熵变现象的原因探析与策略应对[D].上海:复旦大学,2012.

[8]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Davis, Linell. Doing Cul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1999.

[10]陈小慰.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1]李茂秀.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117—119.

[12]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13]段梦敏.语境对翻译的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6(1):23—25.

[14]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001.

[15]Malinow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Meaning of Meaning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23.

[16]Langendoen D. T. Studies in Linguistic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1959,40(2),305—321.

[17]Nicolis G., Prigogine I. Self Organization in Non Equilibrium Systems[M].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1977.

[18]楊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9]孔丘,原著,辜鸿铭,译.英译《论语》[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20]Legge B.J. The Chinese Classic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0.

[21]万燚.理雅各《论语》英译的变异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0—14.

[22]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翻译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从句子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