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向应统战工作实践与践行“四个意识”的时代意义

2020-05-11王滨生李妍关平姜雪丽娄伟哲孙硕

祖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个意识

王滨生 李妍 关平 姜雪丽 娄伟哲 孙硕

摘要:关向应同志是我党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卓有成效、特点鲜明的少数民族革命家。在他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时刻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解决各种政治问题,为党的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做出了重要贡献。关向应的统战工作实践,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战理论,以及指导新时期统战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关向应在根据地、长征以及领导开辟解放区期间的统战工作做以梳理,归纳研究他如何践行“四个意识”,对我们今天党员干部如何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向应 统战 四个意识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关向应同志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本文对关向应同志的革命生涯的统战工作实践做一梳理和介绍,让他的精神贴近我们生活,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晰、更加真切。

一、关向应同志生平简介

关向应同志原名关志祥,是辽南乃至东北籍中我党最高级别的干部,是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者之一。他1902年出生于辽宁省金县大关家屯一户贫困的满族农民家庭。自幼勤奋节俭,聪颖好学,酷爱读书。1923年受共产党员李震瀛影响,走上革命的道路。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大连历史上的第一个共青团员。他胸怀鸿鹄之志,于当年底赴上海,进入我党创办的上海大学学习,系统地接触革命理论。他改名关向应,意为响应主义之召唤,为之而奋斗。在上海工联工作时,曾经被捕入狱,他坚贞不屈,表现了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气节。1925年,他被组织安排到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回国后,他在党的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后受党中央委派到洪湖根据地,1932年任红三军政委,参加中央分局的领导工作。在长征中任红二军团副政委,红二方面军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一二○师和晋绥军区政委、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中共“六大”、“七大”中央委员。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关向应积劳成疾,1946年在延安病逝。中共中央在讣告中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关向应革命的一生,称其为“中国共产党最好的领导者之一”。毛泽东亲笔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

二、关向应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

(一)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实事求是

在革命斗争工作,关向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工作中,他既敏锐又谨慎,既果断又细心。作风上认真负责,缜密细致。他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事物。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他性格豁达、随和。在与贺龙搭班子做政委的时候,配合默契,两人被称为“贺关”。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执行毛泽东革命路线。

(二)关爱干部群众,平易近人

关向应是干部群众的良师益友。作为党和军队的高级别领导,他关怀爱护每一个干部,诲人不倦。在干部培养方面,他主张把干部派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充分相信,放手使用。在布置任务,分配时,他总是启发干部大胆去干。在工作实践中,他既明确原则又提供方法,使干部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做错事情的干部,他虽然严厉批评,但也是耐心说服,从帮助教育的目的出发,使人内化于心、心悦诚服。

关向应时刻注意加强群众纪律,密切军民关系,保持人民军队的传统。他具有鲜明的群众观点,常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部下,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群众的利益,注意军民关系。部队途径到每个地方,他都要求指战员务必与地方上搞好团结,并且派出干部调研,及时了解情况。他常常深入基层部队,同广大干部战士谈心。他还亲自讲授《政治工作条例》,教育指战员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要脱离群众。他告诫干部:下去组织老百姓,训练自卫队,千万不要抱着去教训老百姓的观点,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不要让群众讨厌,不要侵犯老百姓的利益。他时刻挂念贫苦百姓,无论是在根据地、行军途中,还是在解放区,他总是抽空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家中,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三)提升人格魅力,加强道德修养。

他具有无坚不摧的韧劲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和紧要关头,他都展现了坚定的信心和充分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他宏伟的魄力和刚毅的意志。经历的困难和排挤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他知识渊博,源于在戎馬生涯中,在公务繁忙的间隙中依然挤时间学习。他对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他不但精通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军事路线,而且熟悉党的文艺方针。关心根据地文化阵地建设、文艺工作发展,关爱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环境。他喜爱书画,喜爱诗词,有高度的文艺修养。邓小平称:“他有‘小鲁迅的诨号”。

三、关向应统战工作纪实

1934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会上关向应对“左”倾错误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当晚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中,关向应代表中央分局传达了会议精神:恢复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组成干部大队,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枫香溪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三军。此次会议在遵义会议召开前,首次大胆地提出批评和纠正王明“左”倾路线对党和军队所带来的影响。它所展现出的是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所具有的伟大的政治观点、政治见解和政治主张。正是这次会议让贺龙真正认识了这位中央派来的关政委。贺、关二人从此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我党和我军历史上创造了高级干部肝胆相照、精诚团结的优秀典范。

(一)正确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八路军一二○师开赴抗日前线。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群众合作抗日,发展和壮大抗日队伍,建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发展进步势力,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加强革命武装

关向应从抗日的统一战线的高度出发,在边区打造“人民子弟兵”队伍,发动边区各阶层的子弟参军入伍,保卫家乡、保卫边区、保卫祖国,使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关向应在《论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一文中特意写到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他指出因为有群众的屏障,部队的行动得以隐蔽,部队的意图不被敌人发现。冀中部队是与群众家庭密切相联系的,各个村都有父母送子弟到部队。这个洪流所汇合成的巨大力量,形成比钢筋水泥还要坚固的堡垒。人民群众的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到人民军队的血脉和基因之中,这是我们强军兴军的最有力保障。

2.争取中間势力,把坚持依靠自己力量和争取外援相结合

在晋西北时,一二○师同驻在黄河西岸的马占山所部有交集往来。卢沟桥事变后,马占山在绥远、大同组织抗日队伍,配合傅作义抗日,积极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为了扩大统一战线,关向应安排干部回访马占山部,介绍当前抗日局势情况,以及我党统一战线的政策和重要意义,并且明确提出:团结是为了抗战,抗战才有出路。

在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和各派势力打交道,关向应因此结识了国民党左派元老、被社会各级称为民国最有“血性”的爱国将军续范亭。关向应和续范亭在工作上经常来往,同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两个人从相交、相知,成为真挚的良师益友。关向应纯正无私的党性、纯朴求实的风格深深影响了续范亭,成为续范亭的革命领路人,入党介绍人。他让续范亭利用其影响,做好山西、西北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续范亭利用其社会关系、特殊身份,帮助党和八路军争取团结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敌。后来续范亭与共产党合作,创建了山西新军,并请八路军派干部教育管理自己的部队。这次部队对保卫晋西北根据地,对山西抗日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3.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对待顽固势力

关向应头脑清醒,处事果断,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抗日斗争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关向应时刻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指出坚持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一大法宝,而一切都服从统一战线的提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同时,他深谋远虑,安排干部打入晋西北的各个势力范围,秘密建立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晋西北形成了大片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二)正确开展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转战于黔、滇、康、川、甘、青、陕等地,先后经过苗、瑶、壮、彝、藏、回、羌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百姓与以汉族为主红军在语言、文化、宗教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顺利通过民族地区,对党和红军是一次极其严峻考验。作为红军中的少数民族高级将领,关向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执行党的统战政策,灵活地运动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关向应领导下,红二、六军团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建立和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他特别制定了十条群众纪律,红军战士严守准则,秋毫无犯,团结和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理解与支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习俗,给少数民族群众在政治上平等的权利,帮助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启发和动员他们帮助和参加革命,受到沿途各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推进了我党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发展。通过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民族隔阂逐渐消除,有800多人随红军参加了长征,为红军、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有生力量。这支英勇的部队,是红军长征中扩红最多、损失比例最小的部队。毛泽东同志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奇迹,要大家总结学习。

四、关向应统战实践充分体现在“四个意识”之中

以关向应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中积累了丰富的统战工作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统战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在革命中的统战工作实践,内涵丰富,已成为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今天践行“四个意识”,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修身、治政谋事都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政治意识方面

他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长征中他广泛开展民族统战工作,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加强做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推进了我党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发展。他正确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面对晋西北抗日的复杂形势,他头脑清醒,处事果断,与顽固派军阀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关心爱护干部群众,做党政军内外的良师益友。工作中具有鲜明的群众观念。在晋绥边区打造“人民子弟兵”,吸收各个阶层的优秀子弟参军抗日。晋绥抗日根据地广大汉、蒙、回等各族人民一起团结战斗,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成为敌人难于逾越的屏障,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

(二)大局意识方面

他具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把握时代特征,思考问题、部署工作时自觉从大局和战略目标出发,善于从全局高度和长远的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我们现在正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就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大势,把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定位、筹划,把握住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百折不挠,勇于担当。即使受到错误路线的排挤、打击,仍然不计私利、服从大局、维护中央权威和团结统一。长征途中,他与朱德、任弼时、贺龙等一起,坚决反对和抵制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径,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矢志不渝地维护党的正确路线。他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进步势力,团结各阶层群众合作抗日;争取中间势力,结识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成为续范亭的革命领路人,入党介绍人;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对待顽固势力阎锡山、赵承绶。他的行动彰显的是共产党高瞻远瞩的大局观。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服从大局的意识。

(三)核心意识方面

他毕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维护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违背党章,以枪指挥党,另立中央时,关向应和任弼时、贺龙等一起审时度势,坚决维护党中央统一领导,毅然率领红二六军团踏上长征之路。关向应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在党的七大上,宣讀了关向应病重时写给党中央、毛主席的告别信中说到,“全党同志无论在任何艰难条件下,亦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奋斗前进。全党全军应该像一个人一样,紧密团结在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中央周围”。

(四)看齐意识方面

他时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方针和路线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加强学习、严格自律,在生活中主动践行看齐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青年时期关向应到《泰东日报》社做事。他利用报社书籍如饥似渴的学习,结识进步青年。在石三一的启迪下,他不断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心系国家兴亡。他跟随李震瀛到上海大学学习,又到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他自认为文化水平上有差距,利用一切间隙时间和可以得到的条件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和政治军事书籍。这些为他后来的政治素养、军事斗争和统战本领,以及领导艺术中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坚强保障。

五、关向应统战实践与践行“四个意识”一脉相承,意义重大

关向应同志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他注重运用政治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在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治工作建设、统一战线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卓有建树。特别是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革命家,他在统战工作方面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可借鉴的工作方法和论述。他的精神承载着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体现了优秀共产党人所具备的“四个意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更多的执政考验。关向应同志统战工作实践,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讲政治、讲正气,坚决做到“知行合一”尤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穆欣.关向应传[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张本义.关向应文集:上卷[M].沈阳:万卷出版社,2016.

[3]张本义.关向应文集:下卷[M].沈阳:万卷出版社,2016.

[4]王守昱,张本义.关向应纪念文集[M].大连出版社,2002.

[5]余音.关向应,从满族底层走出来的革命家[J].文史天地,2012,(06).

[6]宿忠显.关向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典范——纪念关向应同志诞辰100周年[J].党史博彩,2002,(10).

[7]曾成贵.任弼时长征及其对党的团结和统一的维护[J].中共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05).

[8]梁正.续范亭在193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J].党史文汇,1994,(01).

[9]穆欣.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关向应同志的革命事迹[J].社会科学战线,1994,(01).

(课题项目:2019年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关向应统战工作实践与践行“四个意识”的时代意义研究”。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作者简介:王滨生,硕士,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四个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严”字当头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严”字当头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严”字当头
学生党建围绕“四个意识”开展四个梯队建设的探索
自觉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四个意识”之关于政治意识
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意识”之关于大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