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

2020-05-11刘华

祖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目标

摘要:现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国从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教训中,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现代化 中华民族

现代化是近代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曲折又漫长。 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必须实现现代化。但是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近代的历次探索都没有找到答案,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一、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我国现代化起步时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大不相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其社会内部逐渐演进累积的结果,我国现代化最初的探索是对外来工业化国家侵略刺激作出的反应。概括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洋的技术实现国家富强。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对西方现代化的学习转变到制度的层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并且进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实践,但都仍然未能实现国家富强的梦想。近代国人的历次探索是我们进行的现代化的最初尝试,它没能使我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究其原因是我们没能取得民族独立,没有扫清封建势力这样的障碍,而且对现代化的理解局限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没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并且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由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与世界其他工业国家的差距巨大,这也大大激发了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要“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借鉴和模仿了苏联的经验和模式,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轻工业、工业比例的失调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开始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2]60年代又提出“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目标,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上,所以现代化处于停滞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时期从此开始。改革开放之初,重提“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利凝聚人心,催人奋进。1978年秋,邓小平在复出后访问日本,他对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而具体的了解。年3月,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1979年10月,他第一次提出要修改原先确定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4]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十三大还将将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5]党的十五大将“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即包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内,预计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现代化进程目标提升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什么是现代化

(一)国际上对现代化的理解

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等人都对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作出了反应,提出了自己的科学预测或观点。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高潮。在社会学中现代化的涵义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6]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具有以下特征:社会结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理性化;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越来越大;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城市化;人的现代化;全球化。[7]

(二)我们国家对现代化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还停留在工业化阶段,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用一些硬性的工业生产指标来衡量现代化的水平,60年代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现代化,但其实是更偏重于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感慨道: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要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必须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我们过去和今后的发展依靠的都是改革,当前我国的现代化,是以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全面体制改革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贯穿于新时期现代化的全过程,改革是当代我国推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三大时,我们现代化的目标是三位一体,体现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现代化目标,十七大加入“和谐”作为社会层面的现代化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现代化的含义拓展到国家治理层面。当前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十八大提“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提“美丽”,“生态文明”和“美丽”,其内在要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中,当前,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已提升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它不但涵盖宏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會、生态层面,而且还包括微观层面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交往生活方式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整个社会的全面转型。

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即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又作出具体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这一伟大任务。让我们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6.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3-104.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8.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34-341.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03.

(作者简介:刘华,硕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现代化目标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的新目标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