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政策”背景下头胎儿童的早期情绪发展

2020-05-11胡若珏

祖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孩政策

胡若珏

摘要:从2015年中共第十八届五次会议后提出全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全国各省先后开始了二孩高潮,在二孩实施的同时,对头胎儿童的情绪发展成为了二孩父母特别关心的问题。在养育二孩的同时,不影响头胎儿童的情绪发展;在头胎儿童的情绪发展的关键期,看护者应该在幼儿对看护者需要时,给予敏感的看护,对幼儿的需要做出迅速、持续且适当的回应,用温柔而细心的看护方式给予依恋安全感,使儿童在进入社会人际交往中,学会识别他人,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头胎儿童 情绪发展 依恋关系

儿童从出生开始逐渐进入人际交往中,社会化情绪不仅是儿童应对社会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技能,更是认知处理、社会行为甚至身体健康的核心。

一、“二孩”政策

“二孩政策”的实施抑制了我国男女比例失衡,而且“二孩政策”的实施实际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未来的社会风险降低了可能性。但是“二孩政策”的实施国家在环境承受能力,财政支出,公共福利体系等方面也承受很大的压力;同时,如今在这样高物价时代,也加重二孩的家庭的各种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在这些压力面前,大部分父母们只能同时承担起两份全职工作:市场劳动力、儿童抚育者,在这两种压力承担的同时,很多父母都忽略了对头胎儿童情绪的培养。

二、情绪的发展

(一)儿童情绪理解与认知关系

儿童或是成人,情绪理解与认知的关系主要体现于-焦虑。或高或低的焦虑都会对思维有损害,相反适度的焦虑反而有可能促进认知的发展,情绪会刺激大脑中海马区的反射,对记忆造成强大的影响。例如:对于三四岁儿童中,处于适度压力时(头胎儿童因为嫉妒父母更多的关注二孩时,对二孩进行攻击行为时,父母给予及时的批评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后给充足的反省时间方式)儿童对事件的记忆要多于经历了高压(父母并不及时,严厉的打骂)或者低压力(父母熟视无睹)的儿童。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2-8个月的婴儿对于某个可以发出声音的新鲜玩具时,他们的反应是感兴趣、快乐或者是惊奇的,随后将此玩具在一段时间里收起来,婴儿的情绪反应迅速改变,多数变得愤怒,但也有部分婴儿变得悲伤。一旦将此玩具重新复原,曾作出愤怒的婴儿会重新表现出感兴趣或喜悦,而悲伤的婴儿则掉头不顾(Lewis,Sullivan,& Ramsay,1992)。情绪与认知处理相互作用,它既是精通掌握的结果,也是继续介入和学习的促进力量。在学龄初期阶段,儿童会参考情绪的原因、结果和行为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理解变得更准确和更复杂(Stein & Levine,1999),到了4、5岁时,他们可以正确地判断许多基本情绪的起因。在到6至7岁间,儿童区分骄傲和快乐和惊异的能力大幅度提高(Tracy,Robins,& Lagattuta,2005)8,9岁时,儿童会理解羞愧这种非单一的情感,儿童会意识到人可能同时面临多种情绪,对混合情绪的理解有助于学龄儿童意识到,人们的表达也许没有反应他们的真实情感。

(二)儿童情绪与健康

极端的的情感剥夺会干扰生长激素(GH)的释放,,导致出现心理社会性侏儒(paychosocial dwarfism)。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情感上遭到剥夺儿童,其唾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这是一种迟钝的心理应激反应,也许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较早的、频繁的皮质醇提升作出的适用性反应(Carlson& Earls,1997; Gunnar&Vasquez,2000)。这种会导致儿童在2至15岁之间发育失调。典型特征包括:身高极矮,GH分泌减少,骨龄不成熟,以及严重的适应困难。但是,如果能够及时得到父母或其他看护者的精心呵护可以阻止幼儿的大脑受到应激激素皮质醇暴露过度或不足所导致的潜在的有害影响(Gunnaer& Quevedo,2007; Tarullo & Gunnar, 2006)。

(三)儿童情绪表达

1.快乐

快乐最直观的表现是微笑或者大笑,微笑从最初的几周中,新生儿在吃饱,睡足或者对吸引眼球的景象发出微笑,直到6至10周时,父母的交流唤起一种被称为社会微笑的咧嘴大笑(Lavelli & Fogel,2005; Sroufe & Waters, 1976)。大笑出现在3至4个月前后,发生在对极活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到10至12个月的婴儿拥有几种笑容,他们因情境而异。

2.愤怒与悲伤

通常新生儿会因饥饿、疼痛、体温的变化、不适度的刺激等苦恼的情绪表示愤怒。从6个月之后,愤怒的表达在频率和强度上有所增加。尽管悲伤的表達也对疼痛、物体的移除和短暂的分离的反应,但是它不常见,在4岁之前,儿童并不能清晰的分析悲伤这种内在因素引起的情绪。

3.恐惧

婴儿的恐惧最早出现在6个月之后,婴儿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之后,对不熟悉的陌生人会产生畏惧,这种反应称为-陌生人焦虑。但是并不是婴儿对所有的陌生人都会产生恐惧,主要是因为有些婴儿确实胆小或者并没有和陌生人接触的经历,如果陌生人在家长的陪同下,表情温和,或者手里有婴儿感兴趣的玩具,婴儿可能不会出现恐惧感,在陌生人的接触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引起婴儿的恐惧。

(四)情绪的自我调节

儿童需要通过凝聚、转移注意力、抑制思想和行为等方式调节自身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大脑皮层的额叶的发育会提高婴儿对刺激的容忍度。婴儿在4-6个月时,转移注意力和进行自我安慰的能力有助于婴儿控制情绪。1岁之后的儿童通过爬行和行走接近或者躲避刺激物来调节情绪。父母对头胎儿童的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儿童的情绪线索作出相适应的读取和反应,幼儿往往不那么闹人,并且表达出对父母和同伴的愉悦情绪,反之,作出不耐烦或者愤怒回应的父母,以及未及时发现,并且进入极度焦虑情绪时才加以干预的父母,会使儿童的调节能力下降。18个月之后,幼儿的词汇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在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时,父母在情感上报以同情,但会设立界限,从对儿童的静止行为上转移到另一种可接受的活动中,事后提供应对成人的拒接行为的更好方法的建议,那么幼儿在学龄前阶段就会获得更有效的愤怒调节策略和社交技能。2岁以后,儿童会通过谈论自己的感觉,并试图积极控制他们。到了3-4岁时,他们会使用语言表达各种情绪调节的侧率。情绪的自我调节的迅速加强发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在6-8岁时,随着儿童开始意识到感觉一种情绪与表达这种情绪之间的差异,他们会越来越克制,不会无所顾忌的完全表达,以便于他人进行交流。

三、依恋关系

依恋是婴儿对看护者的情感依附是一种促进生存的进化反应,对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形成信任关系有很深刻的意义(二胎母亲在给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办法兼顾头胎儿童的晚上睡眠时,父亲能够很耐心的陪伴同样可以给头胎儿童足够的安全感)。

(一)依恋发展的阶段

前依恋阶段发生于新生兒的前6周,虽然婴儿通过注视、抓握、气味等方式可以识别母亲,但是对母亲并没有产生依恋,因为他们并不排斥陌生人和他呆在一起。

“依恋的酝酿”阶段发生于8个月之前,这时婴儿会对熟悉的看护者和陌生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啼哭时看护者抱起时,便很快能安静下来,而陌生人抱起时表现出更大声的啼哭或者反抗。

“清晰明确”依恋阶段此阶段发生于2岁之前,此时婴儿对熟悉的看护者有了清晰明确的依恋,同时,伴随分离焦虑的出现,当看护者想要离开时,幼儿会表现出哭闹等方式希望把看护者留在身边。如果长时间的分开,看护者事先告知婴儿分开的理由以及返回的时间时,幼儿会对分离的焦虑有所下降,同时其他看护者对幼儿的需求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幼儿的分离焦虑会很快的消失。逐渐适应看护者的离开,减少对分离的恐惧。

儿童会根据这三个阶段获得的经验构筑起一条关爱纽带,在今后父母不在时成为其安全基地,对未来的所有亲密关系都会起到引导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根据其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增长,根据与父母的互动,不断修正和扩展其心理发展,并与成人、兄弟姐妹和朋友形成其他形式的亲密纽带。

(二)依恋安全感的分类

幼儿在进入18-24个月时,几乎都会对熟悉的看护者产生依恋,有部分幼儿在陌生环境,即使有父母的陪同依然会显示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研究人员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将婴儿放到陌生环境使婴儿经历八个短暂片段,期间会发生有看护站短暂的分离后重聚,虽然在其他阶段会发生短暂的分离焦虑但是定义依恋性质的是婴儿的重聚反应。

研究结果后,研究人员鉴别出一种安全依恋模式和三种不安全型模式。安全型依恋:这些婴儿将熟悉的看护者视为安全基地,母亲或者熟悉的看护者分离时,有个幼儿会哭,或者不哭,但是,其他的玩具或者感兴趣的事物可以转移其注意力,焦虑感减少或者消失,在熟悉的看护者重新返回时,积极寻求接触,啼哭也会很快减少。回避型依恋:这部分婴儿在熟悉的看护者在场的时候表现出对看护者的不依赖,当短暂的离开时,也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对陌生人和看护者表现出一样的反应,在看护者重新返回时,回避与看护者做出亲密的身体接触,通常不会依偎母亲。抵抗型依恋:婴儿在母亲在场时和母亲表现出亲密的接触,在母亲短暂的离开时,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母亲重新返回时,积极寻找母亲,同时伴有生气的抗拒,而且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很难安抚。紊乱型/困惑型依恋:此类反映了最大的不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很多时候,带着呆板和沮丧的情绪对待看护者,或者很平静的状态时,突然出现哭闹的情绪。

依恋的性质在2岁之后依恋模式的稳定性取决于母亲的良好的情绪,父母日常压力,适当的社会援助,父母的交往模式以及家里的经济收入等。这其中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婴儿期至儿童期再到青春期和成初期都显示出长期的稳定性。但是紊乱/困惑型的儿童显示长期的不安全感,对父母表现出困惑、模棱两可的感情。

(三)影响依恋安全感的因素

1.亲密关系的建立:各种实验证明:儿童的情绪发展是建立在婴儿早期与看护者的亲密关系,婴儿通过长期注视,拥抱,气味,喂食等获得最初的安全感。

2.看护质量:教育专家提出“高质量的陪伴”概念,即看护者对及时、有节奏、适宜的方式对儿童在发出需求的信号时,作出反应,双方的情绪状态时相符的,特别是头胎孩子再开始理解嫉妒和分享等情绪时,成人与幼儿的适度反应比或高或低的反应更能给幼儿的依恋安全感。与安全依恋型儿童相比,回避型婴儿往往会受到过度的刺激照看。例如:儿童进入到瞌睡或者注意力集中在别处时,母亲对其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幼儿会给予回避型的躲避。抵抗性儿童通常是因为前后不一致的看护,看护人员的养育态度不一致时,幼儿无法进行判断,或者母亲总是横加干涉儿童,结果他们会出现过度依赖母亲,又对母亲的不理解感到愤怒。

3.婴儿自身性格:当然有一些研究者相信,婴儿表现出的胆小、易怒与父母的看护质量无关,与儿童的自身气质有关,易激动的难养型婴儿更有可能形成后期的不安全型依恋。

4.家庭环境:大量的事实证明新生的弟弟妹妹的到来会使依恋感有所减退,头胎子女在母亲的分娩前后会抑郁、焦虑或者充满敌意。但是如果母亲的婚姻和谐,能良好地应对第二胎的生育,并且始终都很关注大孩子,则头胎儿童就会保持安全依恋型。

以上各种因素,如不及时注意,都会导致头胎儿童的情绪社会化功能受到损害,情绪社会化功能不良的儿童与看护者之间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的话,会使儿童情绪出现紊乱和困惑,导致在成年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的环境,影响正常的生活,面对生活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苏林雁.儿童情绪早期社会化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09).

[2]刘方,刘文,于腾旭.基于气质视角的情绪调节与儿童问题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19,(04):646-656.

(作者单位:[1]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韩国又石大学。)

猜你喜欢

二孩政策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教师未来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德州市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探索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研究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