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赞美你,白衣天使,最可爱的人

2020-05-11黄进琪

祖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学压痕抗击

黄进琪

庚子新春,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一打响,全国军地医护人员响应党中央号令,纷纷主动请战,登上高铁、飞机,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湖北。他们以白衣为战袍,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动员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打响,在这场气势磅礴、艰苦卓绝、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迎难而上,逆向而行,冲向疫情最前沿。

我们看到:在大年三十之夜,许多白衣战士在请战书上纷纷按下鲜红的手印,他们不要报酬、不计生死,迈出了一个个最美的逆行弧线;

众多白衣战士走出危重病房,脱下口罩的面庞,虽然显得憔悴,甚至压痕累累,但他们眼中仍然充满快乐、平静、自信和坚定;

我们看到:在武汉抗疫一线连续奋战30多天的医生、护士们,他们脸上虽然已布满伤痕、疲惫不堪,仍然神情专注地查房、问诊,有的不幸传染上了病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扼腕泪目。

在一个多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有许许多多令人热泪盈眶、感慨万端、心潮澎湃镜头,涌现出许许多多温暖人心的故事。笔者采撷几朵美丽的浪花献给读者。

1月18日,正是南方小年。为及早展开对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深入调研,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没有买到车票,坐在高铁餐车上,毅然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可敬的钟南山院士,您面对媒体采访,没有一句模棱两可的表述,没有一句放之四海皆准的“至理名言”,有的是科学的分析,有的是劝导广大百姓的肺腑之言。啊!这就是一名中国的科学家啊!

2月20日上午8時30分,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像到武汉的前18天一样,准时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红区”重症监护室查房,她仔细地与8位重症患者面对面问诊。当李兰娟脱下防护装备,脸庞的压痕清晰可见。尊敬的李兰娟院士,您是一朵兰花,您是植根于黄土地的兰花,您是植根于人民心中的兰花。您那略带越语的绍兴方言,传递着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强音;您那卷曲且略带花白的发丝,是为国操劳的写真。这一镜头在网上快速传播,众多网友直呼:“李奶奶脸上的压痕是‘勋章,是撼人心魄的责任与担当。”

国有难,召必至。2月1日,北京大学接到第二批支援武汉的命令,1 个小时内医疗专家队就组建完成。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丁璐,第一批征集命令一下,她就报了名,但没有批准。这次有了思想准备,并早早就备齐了行装。接到命令拉起行李箱就赶到医院集合。医院管理人员郑建戴积极报名加入医疗队,有幸被批准,他感到能参加“国家队”到武汉一线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非常光荣。

灿烂的最美笑容。北京医疗队在武昌医院三号病区,共收治重症患者203例,至2月14日上午8时,累计出院6例。北京世纪坛医院25岁的护士刘宇航,性格开朗,她很爱笑,听说要支援武汉,没多想就报了名。现已在武汉奋战了20多天,确实有些累了,这天走出重症病房欢送出院患者,摘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的那一刻,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灿烂的最美笑容。

心系患者,大爱无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学专家董宇超,义无反顾地出征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汉口医院工作,后来转战火神山医院。作为呼吸病学专家,长期从事传染病一线临床诊治,每年参加抗击流感等任务。董宇超发挥自己呼吸病学的专长,尽心尽力医治、抢救患者。同时把病人的事看得比天大。66岁的黄奶奶患有尿毒症5年,刚转到火神山医院第一天,发现腹透管帽不见了,因无法透析,血钾浓度快速上升。董宇超立即上报指挥部,2 个小时就协调了一个新管帽,当晚就顺利进行透析。第二天一早,黄奶奶的腹透液没了,接到值班护士电话,董宇超又赶紧跑去协调,指挥部及时送来了腹透液。12年前,董宇超随第二军医大学医疗队,作为首批突击队挺进汶川县;12年后的今天,身穿蓝色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和防护手套,“全副武装”的他又日夜奔波忙碌在病房……

我要赞美你,白衣天使,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单位系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猜你喜欢

病学压痕抗击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用连续球压痕法评价钢断裂韧度
C/SiC复合材料纳米压痕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