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义务教育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
2020-05-11蒋昌忠
蒋昌忠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输血”为“造血”式扶贫的核心举措,是实现稳步脱贫、拔除“穷根”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义务教育全覆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聚焦控辍保学,确保失学辍学学生“应返尽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要着力解决“有的孩子反复失学辍学”问题。为此,必须着力创新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确保失学辍学学生“应返尽返”。一是实施线上精准监控。通过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系统与学籍系统及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贫困人口数据实行比对核查,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进行线下核实,摸清失学辍学底数,监控贫困生在校状态,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二是实施线下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开展控辍保学实地督查,将其纳入各市州年度绩效考核和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准化帮扶政策,通过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采取“一人一策”“一家一策”等方式逐一进行劝学。三是加强对失学辍学学生关爱引导。采取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改进学校管理、改革教学方法、组建学生帮扶小组、减少作业考试等措施,确保失学辍学学生不仅能劝得回,还能留得住、学得好。
聚焦精准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
学生资助是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要更好发挥其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兑现党和政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一是推进精准资助。充分用好“一单式”教育扶贫信息系统,探索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预算分配、资金发放精准化水平。当前,特别要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零障碍入学。二是规范资助管理。健全学生资助资金分配机制,推进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学生资助资金绩效评价,完善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整治学生资助领域的突出问题。三是强化资助育人。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诚信教育、防诈骗警示教育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
聚焦固本强基,确保贫困地区学生“学有优资”
当前,全省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基础仍然薄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补齐教育民生短板,确保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一是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全省农村学校(教学点)布局规划,确保2020年底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二是加快推进芙蓉学校建设。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建设100所“芙蓉学校”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相关项目县市要倒排工期,按计划推进建设速度,确保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61所,其余39所在2021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三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全面启动“互联网+教育”五大工程,探索5G条件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建好农村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聚焦师资建设,确保贫困地区学生“学有优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以深化教師管理综合改革为契机,着力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结构不尽合理、待遇相对偏低、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为贫困地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着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专项督导,督促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人才津贴、绩效工资、教师体检、表彰奖励等政策,确保2020年各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出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文件,在乡镇中小学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定期服务”的基层职称制度。二是着力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着力从源头解决乡村教师严重短缺问题,有序扩大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2020年招生规模达1.3万人以上,继续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区”支教和“银龄讲学计划”。三是着力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完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强化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以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校园长培训为主体,改革创新“国培”“省培”教师培训模式,分层分类分岗加强教师培训。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