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禄劝科学发展人工饲草种植

2020-05-11李天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科技开发培训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饲草草场牧草

文│李天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科技开发培训中心)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山区农业大县,辖16个乡(镇、街道)、194个村委会,总人口约49万人,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生猪、肉牛和山羊的养殖。县域地势山高、坡陡、谷深,耕地多为坡地、梯地,但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草山草坡丰富。同时,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也是长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场改良,对坡地、梯地及草山草坡进行合理利用,在使生态环境获得恢复与保护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本文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饲草的人工种植、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禄劝饲草的种植与利用现状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天然草场面积较广,根据天然草场的分布、性质及利用现状,将全县的天然草场划分为灌丛草场、疏林草场、林间草场、草丛草场、高寒草甸和十边地草场等6类。全县天然草场毛面积22.99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42.70万公顷的53.85%,其中可利用面积20.00万公顷,占天然草场总面积的87%。全县草场属兼用型,年均亩产鲜草261千克,四季牧场占草场总面积的99%,其余为夏秋牧场。

多年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场改良。2002年,模拟飞播种草项目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实施,项目实施3年中累计种草1273.3公顷,在实施项目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实际情况率先在农区提出发展全县草食畜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全县山区、半山区和坝区、天然草场、草地畜牧业的开发利用作出长远的、合理的发展布局及规划,制定适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发展的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

2 0 0 9 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建设示范县,项目将饲草料地限定为多年生人工草地。2011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又被上级列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机制和沙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县,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把草原生态保护牧草良种补贴项目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沙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整合实施,按照全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在项目点全面开展草地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2009—2015年,共投入财政资金6905万元,推广人工种草6185.27公顷,通过实施草、畜、厩综合配套工程,缓解了牛羊冬春季节严重缺草和草食畜严重超载的局面;改善了牛羊厩舍条件和生存环境,方便了饲养管理。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广大农村能出门务工的人员都在外务工,不少家庭仅有老人、小孩留守农村,出现部分耕地闲置无人耕种而被养殖户用来种植饲草,以解决牛、羊在早出晚归放牧情况下,晚上缺饲草而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枯草季节缺少饲草而掉膘的状况。2018年,全县共种植各类饲草21570亩,其中种植多年生牧草19440亩,涉及16个乡镇、145个村委会、19500多农户,户均种植约1.1亩。品种主要有鸭茅草、多年生黑麦草、苜蓿草、白三叶草和黄竹草等,鲜草的产量平均在1.6~2.3吨;一年生的牧草种植面积2130亩,包括光叶紫花苕、一年生黑麦草、饲用玉米、青稞等品种。

二、存在问题

1.对饲草认识不够。农户以满足枯草季节给所养殖家畜提供饲草为种植目的,对饲草各自营养成分、生长特点、种植和收割方法以及对家畜生长及其健康等事关养殖经济效益不学、不懂、不用。

2.种植、管理技术落后。人工草地管理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薄弱环节,据资料记载,为解决草食畜禽冬春季节的缺草问题和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自1986年起就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工作,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全县人工草地一直处于“头年种、二年好、三年四年不见了”的被动局面。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多年生牧草的人工种植亩产鲜草综合平均单产为2.0吨,产量为1.6~1.8吨,占比为59%;产量为2.0吨及以上的占比为41%,通过科学施肥、加强水肥管理的种植户仅占28%,可见技术的落后状况。究其原因,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因区位及历史等因素,其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广大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科技意识弱,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应用能力不强。致使在饲草种植过程中对种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技术等不问、不学、不用,只简单地按照个人的想象进行种植与管理,出现了重种植、轻管理、技术落后、利用年限缩短等问题。

3.收割不适时。因人工种植的牧草品种有几十种之多,以及受土壤、水肥管理、生长发育阶段、不同部位和来源等因素影响,其营养价值的差异较大。因收割时期不同,将影响其饲喂效果和养殖效益。为此,把握各种牧草的收获时间,做到适时收割,确保牧草营养价值极为重要。然而,由于对各种牧草的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及利用的认识不够,加之农事繁忙,经常顾此失彼,据有关部门统计,仅有约45%的种植户、40%的种植面积能适时收割,而其余约55%的种植户、60%的种植面积都错过了收割和饲喂的最佳时期,导致饲喂效果不理想,有约45%的牧草种植及养殖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出现认为种植的牧草营养价值不如青草的错误认识。

4.饲喂不科学。目前,种植户和养殖户只知饲草具有水分及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和消化利用率高的优点,对各种饲草的特点及其不同季节应该如何进行科学调配后饲喂等知识了解不多。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约有75%的饲草种植户,没有进行科学调配就将饲草用于饲喂,通常不分季节和品种,而是按收割量、饲养量进行直接饲喂,造成饲草浪费较大,同时造成家畜消化、吸收不良,甚至发生疾病。例如夏季和秋季,由于饲草的水分及养分均较为充足,多以鲜草饲喂为主。而在冬季和春季,仍可采用鲜草喂养,但这时期的饲草的纤维较老或太嫩,都不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应将饲草磨成草粉或打浆青贮,混合饲料进行饲喂。

三、建议

1.强化培训与指导。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全县养殖场户、饲草种植大户和企业进行饲草种植管理及饲喂等技术培训与指导,包括品种的选择,适宜种植的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的种植技术以及畜禽养殖品种的选择等。通过培训与指导规范相关技术的应用,提高饲草种植推广效益。

2.适度的种植规模。饲草的种植规模应与家畜饲养量、饲草的饲喂量、管理及利用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种植与利用的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改善目前总体规模大而散、种植及利用技术落后的现状,使饲草种植和利用者获得应有效益,带动更多养殖场户和企业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充分体现饲草在畜牧养殖事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科学种植与饲喂。通过饲草种植、管理和利用等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的开展,提升全县饲草种植与养殖场户及企业对有关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把握牧草各品种特性、种植管理及收割与饲喂技术,使养殖场户能正确使用饲草来喂食和加工。在与精饲料搭配饲喂时,其添加数量要根据家畜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理状况来确定,实现科学种植与饲喂,充分发挥饲草种植和利用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饲草草场牧草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新草场有多远
草地休牧、禁牧期家畜饲草供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