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的成效
2020-05-11刘应明李俊王涛湖北省应城市农业农村局
文│刘应明 李俊 王涛(湖北省应城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生产方向发展,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一、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2018年,据应城市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全市生猪存栏19.9万头、家禽存笼1354万只(羽)、牛存栏1.46万头、羊存栏0.97万只。测算出畜禽年排放粪便量为:生猪年排放粪便16.34万吨,家禽年排放粪便61.78万吨,牛年排放粪便13.32万吨,羊年排放粪便0.13万吨,共计年产生粪便91.57万吨。同时,畜禽生产器具及栏舍冲洗每年产生的粪污量约100万吨,总计应城市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191.57万吨。
二、畜禽养殖污染造成的问题
一是影响人居环境。部分养殖场将病死畜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抛到野外,导致病死畜禽腐烂臭气熏天,苍蝇成灾,对周边环境和人居生活造成很大的破坏。另外,由于对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如普遍使用抗生素、激素、重金属添加剂,甚至滥用违禁药物,同样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二是污染空气。粪便堆积发酵后,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三是侵蚀土壤。粪便的大量堆积,造成土质过肥,直接腐蚀农田,使其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
三、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
1.环境监管不到位。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紧迫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没有把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另一方面,部分养殖场户认识上也存在偏差,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使其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养殖业主对其置身事外,甚至推诿扯皮。
2.资金投入不充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国家财政部门投入的资金有限,缺口较大,从而导致了养殖场污染治理资金的困难和不足,制约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畜禽养殖业是微利行业,污染治理设施投资与运行费用较高,养殖场户单独治污资金严重匮乏,负担过重,致使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投入滞后于经济发展。
3.治污设施不齐全。一方面由于我国畜禽养殖没有实行准入制度,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没有统一规划,布局不科学,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另一方面,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养殖场户单独治污资金不足,负担过重,自身很难承受,致使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还停留在直接还田,甚至直接用于鱼塘养殖等粗放模式上。
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
1.养殖环境逐渐改善。过去养殖场处处蚊蝇满天飞,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现象,通过近几年开展的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养殖场户观念得到改变,养殖环境明显改善,养殖场常见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生产管理逐步规范。通过多次的以会代训、观摩污染治理示范场、电视台新闻报道等方式方法,让养殖场户深知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目的、意义,提高了养殖场户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科学管理,实现规范化生产。
3.污染治理逐见成效。自2015年起,应城市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养殖场按照“一场一策”的治理要求,投入资金2700万元,政府投入“以奖代补”资金794万元,采取“一改三建二分离”,建设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建设有机肥发酵罐、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畜禽粪便一体化生产设备等治污办法,全市建成污水深度处理系统15家,建设畜禽粪便一体化设施(发酵罐)10家,建成蛋鸡工厂式全自动化有机肥场2家,建成钢构有机肥仓库6051平方米,建成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干湿分离机、叠螺机)14家,建成生猪发酵床45家,发酵床池9165立方米,粪污暂存池38892立方米,污水封闭沟3621米,购买吸粪车、铲车、叉车、传送带等各类畜禽粪污处理机械设备13台套。全市已经完成159家规模养殖场的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五、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重点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应城市划定的养殖“三区”等有关规定,让养殖场户更加明确“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养殖场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部门要从正反两方面,对畜禽养殖的污染和治理等情况进行跟踪采访、点评,公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曝光不配合工作的养殖场户违规行为。通过鲜活的事例,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性,同时动员群众自觉维权,自觉监督,制止污染环境行为。
2.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尽量实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对规模以上的养殖场,积极引导和鼓励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年出栏3000头以上猪场主推“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沼气+干湿分离或有机肥场治理”等模式;年出栏500~3000头猪场主推“异位发酵床或小型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干湿分离治理”等模式;蛋鸡年存笼5000只以上养殖场主推“建设畜禽粪便一体化设施+种养结合”等模式。对于农村散养户,积极开展庭院生态循环工程,主要包括“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鱼一稻”“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茶”等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3.强化监管巡察,严把审批关口。市环保部门及农业部门要按照《应城市畜禽养殖三区划分修订方案》要求,对禁养区没有拆除,只进行关停或关闭的养殖场加大巡察力度,强化监管,防止出现复养反弹现象。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项目,农业、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的有关规定,在项目立项、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对未建设污染处理设施,不具备污染治理条件的项目要禁止审批。
4.开展“健康养殖”,实现生态环保。以推广除臭味、建立防渗型堆粪场和化粪池、种养结合、制造有机肥等四种粪污治理模式为重点,树立一批生态养殖典型,进行经验推广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