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心理求助意识的调查研究

2020-05-10蒋洪涛唐峥华

高教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新生咨询

蒋洪涛 ,唐峥华,张 瑜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一、前言

构建高校和谐平安校园环境, 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举措,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其先导在于大学生心理求助意识的培养[1]。实践证明, 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与心理危机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心理求助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访谈发现,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存在求助意识不强、求助顾虑过重、求助方式不合理、求助途径不正确等特征。影响大学生及时、科学、有效进行心理求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针对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征,加强大学生心理求助的认知教育, 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1.咨询数据统计对象为广西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近三年心理咨询个案简况记录登记本、电话咨询、QQ咨询记录统计;2.问卷调查对象为653名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专科新生,覆盖13个班级,问卷回收率81.24%以及面向512名高年级在校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91.13%;3.个体访谈对象为随机选取的两组同质学生(22名无咨询纪录学生,22名心理中心来访者),覆盖五个专业、四个年级的大学生;4.近三年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工作总结及心理求助宣传教育相关材料。

(二)调查工具

自编“高校大学生心理求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涉及个人应对心理困扰的方式、对专业心理帮助的看法、妨碍大学生求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因素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采用团体指导的方式,统一不记名进行,当场回收问卷。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的是对比分析、描述性分析、归纳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心理求助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分析,表1、表2中数据的变化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二是医学生由于学业压力、新生适应等压力的提升导致咨询需求本身的增长;三是随着社会对心理咨询的接受度较过去有所转变,进而使得学生对心理求助的认可度也发生改变;四是研究所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所做的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体现。

(二)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影响因素的分析

由表3可以得知,影响大学生及时、科学、有效进行心理求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本身存在多种应对心理困扰的方式,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和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是较为合理的,但是两项加和只有43.1%,存在求助方式不合理、求助途径不正确等特征;表4、表5可以得知,大学生求助专业帮助的意识不强,单因素中最高的是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不足(不怎么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竟然高达34.76%)以及受到个人的自我开放程度(达35.67%)的影响。而分析“不怎么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专业心理帮扶、“个人的自我开放程度等受隐私顾虑”的原因,也是跟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现有认知不够有关。实际上,在调查过程中表示有可能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人,也未必会付诸实践。因此,高校应在提升大学生对心理求助认知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表1 求助学生年级组成、求助人数及在校学生数

注:其他包括医学专业大五及以上长学制,以上统计的求助学生来源于本专科生数据。根据表1,学生求助与年级相关。学生的咨询人数是逐年上升,2017年咨询总量是2015年的2.08倍,2015-2017年学生心理求助率(求助总人数/在校学生总数)分别为4.64%、7.47%、9.27%,而存在心理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寻求专业帮助的人数可能更多;此外,2015-2017年新生的来访率占求助总人数的比率分别为27.48%、30.8%、42.21%,2017年近一半的来访人员来源于新生,有待关注。在2019年东方明见心理推出的心理健康素养第1期“江光荣:为什么我们明明需要心理帮助却不去求助”中,也提及当下“只有10%左右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大学生会积极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说明近几年求助率确实有上升,但是上升率还不明显。

表2 学生求助率

注:求助比率=求助总人数/在校学生数(不含校外实习生)。由表2可以看出,2017年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求助比率约为2015年的2倍。

表3 个人应对心理困扰的方式

表4 对专业心理帮助的看法

表5 妨碍大学生求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因素

(三)个体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事先设计好访谈主题和范围,对随机选取的两组学生进行访谈,第一组为22名无咨询记录的学生,第二组为22名咨询来访者,访谈相关问题[2]的核心集中在:了解无咨询记录的学生关于“妨碍大学生求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因素”的观点以及有咨询记录的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存在的顾虑。

访谈发现,在谈到妨碍大学生求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因素的几个相关问题时,无咨询记录的学生中,36.3%的学生表示担心自己的秘密被泄露(本研究所在的广西医科大学有部分兼职咨询师是来自辅导员队伍,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心理问题被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辅导员知道),担心被人发现自己的咨询事实,被同学认为是精神有问题、有毛病,担心咨询师的专业水准,担心心理咨询师说教式等,对心理咨询的程度、效果不清楚等;19.73%的大学生存在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认为咨询是说服教育的认知,并表示只有在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专业心理帮助;其余的学生描述为没有需要、对心理咨询不太了解或有自己的抗压渠道等各种个体化的因素。在有咨询记录的来访者中,在谈到对心理咨询顾虑的几个相关问题时,67.38%的同学认为咨询有一定效果,曾经有一点担心自己的个别隐私得不到保护,但是目前看来还好;7.26%的学生表示虽然咨询有一定帮助,但是自己对咨询有一点失望;25.36%的学生认为咨询比较有效果,比较相信自己的隐私能得到保护。

可见,学生顾虑更多的是出于对心理咨询的职业伦理规范、形式、过程、效果不清楚所致。

表6主要咨询问题类别

(四)对心理求助学生的咨询问题的主要类别分析

在具体的咨询工作中,中心将来访者的咨询问题主要分为学习、人际、适应等19个类别,来访者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咨询问题进行选择。对于大部分来访者而言,问题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往往好几种问题同时出现。由表6可以得知,在2015年,学生咨询问题类别排在前三位的是人际关系、情绪问题、学习问题;在2016年,学生咨询问题类别排在前三位的是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在2017年,学生咨询问题类别排在前三位的是人际关系、学习问题、自我认知,仅次于其后的是情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生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与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家庭环境、不同风俗习惯的宿舍同学、班级同学、社团同学、教师相处,开启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涯,面临最多的就是人际交往、学习困惑、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三个方面处理不好,情绪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心理问题产生发展的机制较为复杂,环环相扣。如果在新生阶段面临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引导、科学处理,进入高年级后,学生更不容易开放自我,更有可能从一般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可见,新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宣传的对象。

四、讨论

心理求助是一个复杂的行为,求助认知、开放度、效用认知、治疗态度、自我意识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重要因素。学生心理求助人数、比率逐年上升,既说明了学生需求的增多,也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取得一定成效的体现,新生对心理求助的认知直接影响着求助比率的高低。如果学生在新生阶段面临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引导、科学处理,进入高年级后,学生更不容易开放自我,心理问题更有可能从一般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作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有针对性地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心理求助意识为先导的更加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切实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基于本研究的分析,对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求助意识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新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求助氛围

根据本调查结果,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对心理咨询的认同度高,所以抓好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学生正确了解心理、心理咨询,进而在必要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预防严重心理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西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在近几年的新生教育中,创新构建心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心动态、心氧吧、心咨询”三个栏目,将中心的最新动态及时发布在“心动态”中,将心理测试、心理美文、心理人物、心灵导报等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发布在“心氧吧”中,将中心的服务指南、预约咨询方式、咨询师介绍、咨询值班安排等信息发布在“心咨询”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第一次课上推荐微信公众号,尽可能的以同学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确保新同学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设立“心理咨询”专题介绍,让新生全方位、科学地认识心理与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咨询“预咨询”体验活动;利用QQ、易班开展网络咨询;对新生开设“快乐启程 我爱我家”“人际关系 和谐你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建立新生班主任QQ群,以心理技能辅助班级管理;分别编印“新生入学适应”“世界精神文明卫生日宣传”“考前焦虑”等《心灵导报》专题在学生宿舍发放。而根据咨询室的实际统计结果,宣传渠道扩增以后新生的心理求助百分率达到42.21%,不是入学新生问题增多了,而是他们对自己心理健康程度、对心理求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可以说通过开辟新的宣传渠道,将新生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达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效果。

(二)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自我修复的途径,鼓励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大部分学生在多数情况下,通过自身趋利避害的本能与努力,可以摆脱一定的心理困境,驱散自身的心理阴影,减轻自身的心理困扰。然而,很多同学仅仅依靠自我的努力,很难甚至不能解决心理的困扰,更甚者会遭遇心理危机,那么如何去获得心灵疗伤的有效的方式,及时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何时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是需要高校的宣传教育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及时引导的。

(三)提升心理咨询队伍专业素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

专业的心理服务质量就像好的商品一样,会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宣传和推荐,最后成为大众受欢迎的产品。所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对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专业技能尤其是职业伦理规范的培养,提升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实施心理求助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新生咨询
重获新生 庇佑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