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通补汤在改善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消化道不良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0段春鹏贾文魁朱玲萍
段春鹏,贺 娟,贾文魁,朱玲萍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癌症化疗后骨髓抑制是临床常见并发症,由于化疗的细胞毒作用,使白细胞出现异常,如白细胞减少严重,患者常被迫中断治疗,甚至因严重感染导致预后不良。目前西医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为主,但该类药物有反跳现象出现,可引起发热、骨节酸痛等不适。而G-CSF 产生的中性粒细胞功能不成熟,不能有效降低癌症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感染和感染相关的死亡率[1]。同时其反复使用,随剂量累积,高剂量的G-CSF 会使巨噬细胞长期浸润而大量释放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最终导致机体炎性反应的发生[2]。与此同时,化疗后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常与骨髓抑制伴随出现,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具有单一性,如何能简单、高效地解决问题是疾病预后的关键,同时也可避免多种不同药物应用的弊端。中医治疗有剂型灵活,可一方解决诸多问题等优势。然而,现有中医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报道多集中于单纯补益类中药的使用,是制约整体疗效提高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通补法对癌症化疗后白细胞的影响及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62 例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伴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 例,男15 例,女17 例;年龄37~73 岁,平均52.6 岁;癌症类型:胃癌8 例,肺癌8 例,结肠癌10 例,乳腺癌6 例;白细胞计数:<1.0×109/L 3例,(1.0~2.0)×109/L 6 例,(2.0~3.0)×109/L 17 例,(3.0~4.0)×109/L 6 例。对照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9~75 岁,平均53.9 岁;癌症类型:胃癌6例,肺癌9 例,结肠癌12 例,乳腺癌3 例;白细胞计数:<1.0×109/L 4 例,(1.0~2.0)×109/L 5 例,(2.0~3.0)×109/L 12 例,(3.0~4.0)×109/L 9 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肿瘤内科学》[3]恶性肿瘤经临床表现结合检验及影像学和(或)病理学等确诊,有明确的化疗病史,血常规白细胞记数低于4.0×109/L。白细胞减少症的分度参考标准如下:Ⅰ度WBC 3.0~3.9×109/L;Ⅱ度WBC 2.0~2.9×109/L;Ⅲ度WBC 1.0~1.9×109/L;Ⅳ度WBC <1.0×109/L[3]。
1.1.3 纳入标准 年龄37~73 岁;没有化疗禁忌症,化疗前WBC>4.0×109/L;预计生存期超过3 个月;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S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制定的体力ECOG 评分0~2 分;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化疗禁忌者;合并可影响白细胞变化的其他疾病者;WBC<1.0×109/L 或粒细胞<0.5×109/L 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升白通补汤,药物组成:生黄芪30 g,党参10 g,茯苓10 g,白术50 g,当归10 g,熟地黄30 g,鸡血藤15 g,女贞子15 g,仙鹤草30 g,菟丝子15 g。枳壳10 g,半夏9 g,木香10 g,砂仁10 g,草果10 g,每日1 剂,水煎2 次,两煎混合取汁200 mL,于早晚饭后1 h 各温服100 mL。于化疗前1 周开始服用,每周门诊复查血常规1 次,疗程为21 d。对照组口服十一味参芪片(国药准字Z10900029,由人参、黄芪、天麻、当归、熟地黄、泽泻、决明子、菟丝子、鹿角、枸杞子、细辛组成,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 片,每天3 次,口服。于化疗前1 周开始服用,每周门诊复查血常规1 次,疗程为21 d。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考《实用肿瘤内科学》[3]升高白细胞药物疗效标准。显效:用药7 d 内WBC 开始上升,7~14 d 达4×109/L 以上,且能维持该水平14 d。有效:用药7 d 内WBC 开始上升,7~14 d 达4×109/L以上,且能维持该水平7~13 d。改善:用药7 d 后WBC 开始上升,7~14 d 达4×109/L 以上,但能维持该水平小于7 d。无效:用药15 d 以上WBC 未达4×109/L 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两组病例化疗后白细胞减低情况比较
治疗组Ⅲ度、Ⅳ度白细胞减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化疗后白细胞减低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病例化疗后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出现情况较对照组为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病例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中医认为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其表现以虚损症状及体征为主,故医家选用补益药多量大而偏好于选用熟地、枸杞、黄精、黄芪等补气、养血、益阴、助阳或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等血肉有情的滋补药物,然滋补药易滋腻碍胃,本身化疗药物又易克伐脾胃功能,“脾胃宜利而恶滞”,我们认为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时,要通补结合,寓补于通,升白通补汤组方以白术、枳壳、半夏、木香、砂仁、草果等通利健脾药物为基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术能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增强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4]。重用白术可达到健脾实脾、利湿固本的作用[5]。半夏所含药理成分具有提高胃窦组织Ghrelin水平、上调胃黏膜保护因子表达的能力,可促进胃黏膜组织损伤恢复,调节下丘脑中多巴胺、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表达[6]。砂仁挥发油可抑制胃液和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力,减少胃损伤[7]。枳壳减缓胃脘饱胀不适,其所含黄酮、生物碱、挥发油等药理学成分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肿瘤等功效[8]。重视化疗后脾胃功能的恢复具有诸多益处,既能减轻患者因化疗期间消化道不适带来的恐惧感,又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再吸收,从而为补肾填精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黄芪、党参、熟地、女贞子、仙鹤草等补虚升白药物。两相结合可快速健脾补肾,同时因为补虚药需多服久服,单纯进补会导致脾胃运化障碍,所以补虚首先要照顾到病人的脾胃,这是通补治疗有别于单纯补益药物的关键。同时补益类药物无助于瘤体消散,瘤体不能有效控制,外在进补的效果无法与瘤体耗散气血的程度相抗衡。通补是使进补可以发挥最大作用的一种治疗策略。同时通补法的应用有助于前期各种治疗方法所致“留毒”的消除。目前,以放化疗、手术为主体的治疗手段,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破坏机体防御机制的紊乱(免疫功能低下、胃肠功能失调、骨髓抑制等),这种治疗过程中的异物以热、瘀等“留毒”的形式,长期羁留不散,以“阴平阳秘”的对立形态持久破坏机体稳态。因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并非只有虚象一途,反可出现诸多变证,因此要注意处理兼夹证,“留毒”处理妥当,有助于阻止肿瘤细胞的生成与繁殖,为化痰、软坚、散结打开通路,可引化痰、散结诸药通透于瘤体之内,可咸寒软坚、蚀瘤祛浊,以消除瘤体之内痰浊、湿毒。亦即阻止其肿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可抑制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进而杀灭肿瘤细胞,使瘤体逐渐软化[3]。同时亦有助于主体疾病的康复及补益类药物的吸收转化。
另外通补法立足于“和”,癌症源于不和,且治疗易致不和。任何疾病的产生,均为机体功能失调,正邪对立的结果,癌症因于诸般不和,白细胞减少治疗方法的选用,从根本来说是恢复这种协调平衡,白细胞减少多因邪毒鸱张,正气亏损所致,此时,攻之不耐,补之不受[9]。唯有和之一法,是贯彻治疗全程的稳妥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