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研究

2020-05-09郭巧玲

理论与创新 2020年4期
关键词: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山西

郭巧玲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山西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做出相应阐述休闲体育小镇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满足人们休闲体育的各种需要。山西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之际,应发挥政府导向在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中的主导作用,突破常规的树立可行性较高的体育特色小镇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体育需求、体育消费的升级。良好的休闲体育消费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才是健康的休闲体育发展理念,体育特色小镇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促使消费观升级来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最后选择适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休闲体育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才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山西;休闲体育;特色小镇

1.山西休闲体育特色小镇

(1)山西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内涵及意义。在体育产业发展中,体育特色小镇属于多行业综合体的发展,而体育特色小镇作为山西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其用途多用于发展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休闲养生、体育设备制造以及社区功能;体育特色小镇的属性定义属于服务终端,它是满足不同年龄和消费层次人群休闲体育需要的重要场地,更需要具备观赛、体验、休闲、培训等特殊休闲体育的功能。体育特色小镇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现代运动的文化魅力,也要充分发扬传统体育文化,是现代运动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的交织与融合。

(2)山西现有体育特色小镇。根据走访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整理,山西省内曾具有多处带有体育休闲小镇特色的地区,但均不成体系。自2017年8月10日,山西有三处荣获国家首批体色小镇试点,分别是运城市芮城县建设的陌南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大同市南郊区建设的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和榆社县云竹镇建设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自此,山西掀起了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浪潮。至2018年10月除了三处试点外,还有曹溪河体育小镇、偏关老牛湾景区、三盛源体育小镇、交城果老峰户外休闲运动小镇、晋中昔阳县山水昔阳户外小镇、晋城市李寨栖龙湾景区等6处;目前再建的有榆次梦想汽车体育小镇等。

(3)现有山西体育特色小镇的现状调查分析。根据走访调查和大量文献整理发现,在多处试点项目中均存在体育特色小镇的休闲体育主体不明、项目过度杂乱、主次不分的现象,导致小镇多项休闲体育项目发展不成熟、预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出现,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使用不充分和发展不合理,阻碍了体育特色小镇经济的发展。例如:运城市圣天湖建成的运动项目有滨湖滑雪场、滑沙场、滑草场、滑索、沙地摩托、水上飞机、水上摩托、水上游乐、勇士探险、动漫射击等20多种活动项目,同时拥有国家级赛事的标准垂钓池,更举办过环湖自行车赛事、龙舟赛等。但实际发展过程中,小镇的经济发展会过度依赖季节气候,导致各类项目的空档期过长,人工及设备维护费用过高,给小镇形成庞大的经济负担,导致工作人员流失严重,参与人群数量上不去;再有,大同市南郊区的御河生态园是以专业赛事承办、体育会议展为特色,集休闲体育功能、体验功能、旅游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特色为主片区。但作为休闲体育特色小镇,更应该趋向大众化,不仅承办专业赛事、更应该依托赛事大力发展大众化培训,普及相应休闲体育文化。在保障服务体系完整的基础上要增加特色服务,如结合大同旅游业拓展人流量。而榆社县云竹镇的运动特色休闲小镇休闲主体较为明确,已经举办过十届休闲旅游垂钓大赛、八届环云竹湖自行车赛和多次山地自行车赛,更有户外、水上运动作辅。配有相应大型酒店特色美食餐饮等作服务保障。另外,对于山西省内绝大多数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可参与进来的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较少,与之相适用、用于鼓励企业和地方参与的优惠政策也有缺失,导致地方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参与数量不多。

2.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借鉴

通过分析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可考虑以下两种模式作借鉴发展:

(1)树形:新西兰皇后镇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其发展模式以滑雪运动为主体核心产业,在此基础上拓展体育活动,开设一极限、探险为核心汇集水、陆、空全方位的活动内容。种类丰富的体育活动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增加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推动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发展体系为“主干发展,分支繁茂的树型”。

(2)硬性配套设施加服务支撑:完善服务增加人群“粘滞性”,增加回头客概率。即:媒体宣传、政府导向、交通便利、高端中端低端住宿的优质保障、餐饮及特色餐饮的保障、商业、医疗于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政府主导,财政倾斜,通过金融资助方式培养专业性大学的人才,为小镇输出人才支撑。

因此必须采取一种适合山西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模式去发展。通过国外成熟产业链分析可知,以赛事为主的特色小镇,不仅给赛事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而且带动了当地体育项目的发展,激发了当地人口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品味;以保健养生为主的特色小镇开辟了修身养性的新途径,给长期处于都市的人们提供了休憩之所,小镇独特的韵味让处于其中的人能够得到心灵上的享受; 以“体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小镇尤其受到当代中青年一代人们的喜爱,他们在外出旅游时,不仅可以观赏山涧溪流等自然景观,而且还能够成为景观中的一员参与沿途设置的体育运动项目,诸如马拉松、攀岩、漂流、户外探险等等。由此,参观者不仅有了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有了亲自参与的经历,这样的特色小镇旨在多层次、全方位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健体、健心”的效果。

3.结论

(1)目前适合山西发展的休闲体育。如何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持体育特色小镇活动的“四季常青”,增强体育特色小镇在空窗期发展的吸引力与延续性,是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休闲体育要助力山西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必须审时度势,严谨求真,大胆做事。目前适合山西发展的休闲体育项目多为陆地户外项目,如山地定向越野、国际马拉松、山地自行车、骑马、登山、山地风景区蹦极、户外生存、河谷漂流、登山攀岩、徒步、汽车越野等山地特色体育运动项目为核心,通过多样化赛事和大众化参与的方式长期发展;对季节的选择要求度较高的项目作为弥补空档期亏损的办法来辅助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如春夏可发展水上项目和少量空中类项目,如民族性赛事赛龙舟、钓鱼、风筝、跳伞运动等;而冬季温度较低可发展冰雪项目,如滑雪、滑冰等项目。

(2)精简小镇休闲体育项目,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参照国外成熟产业发展建设和研究国内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可采取的适配政策,发挥政府导向在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中的主导作用,突破常规的树立可行性较高的体育特色小镇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体育需求、体育消费的升级。

参考文献

[1]于洋.关于休闲体育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1:182+184.

[2]张玉英,谭玉霞.承办冬奥会机遇下的河北特色休闲体育项目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7,03:228-236.

[3]李翠霞,马超,常乃军,赵岷.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服务模式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5:69-74.

[4]张潇潇.互联网+视域下的“体育小镇”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18-22.

[5]张月蕾,张宝雷,杜辉,徐成立.“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创建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01:41-45.

[6]王志华.休闲体育小镇建设规划与运营管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167-168.

[7]王龙飞,姚利松,王俊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体育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5:49-53.

[8]瞿昶.基于市場化导向的旅游型特色体育小镇构建探索——以新西兰皇后镇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5:59-63.

猜你喜欢

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