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有效策略
2020-05-09陈巧云
陈巧云
摘要: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弱,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课堂辅导,以此来补充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适应课后练习和巩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了解课后练习对于数学学习以及数学知识巩固和内化的重要性。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辅导教学中,教师的辅导方法和方针各有不同、因人而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辅导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得到提升。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辅导;有效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辅导教学的现状分析
1、辅导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在现阶段,教师的小学数学辅导一般都是针对学生新授知识后的课堂练习和学生的教学随堂练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完成习题的练习后,再带领学生进行逐题的讲解,或者是在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逐题的击破,让学生进行思考后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这种辅导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辅导的效果,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自主性很难得到发挥。
2、缺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在小学数学的辅导过程中,对于题目的辅导,教师经常会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起来回答,对学生采取统筹划一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审题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反应慢,有些学生反应快,有些学生对于文字比较敏感,有些学生对于图表比较敏感,有些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上比较强,有些学生在具象的表达感知上占优势,因此统一标准极易让部分学生的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辅导教学缺乏交流沟通,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性较差
小学数学辅导教学过程中,辅导的节奏经常由教师把控,教师很少会征询学生的意见进行课堂辅导的安排,这样会使学生在辅导学习过程中难以将自己的真实体验表现出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会在辅导教学中有些手忙脚乱,与教师的辅导思路难以达成一致,使得辅导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不像是在教学新授课时一样,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反,教师对于学生的状态,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会更少一些,但是这种想法往往是错误的。对于学生的辅导不仅是让学生固化知识、应用知识,更是让学生温故知新的过程。在任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疑惑,因此,在辅导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
4、辅导内容和形式单一,不利于核心素养下对学科的学习
现阶段教师对小学数学进行辅导的内容主要是对数学题目的学习和完成,很少有涉及活动和探究类的教学辅导,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数学辅导认识的片面性。教师一贯认为对于教学内容的识记辅导和对于数学题目的联系辅导才是对学生的辅导教学,而对于一些活动类,探究类等形式多样、内容开放的教学辅导则不能算在辅导行列,因此很少会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辅导的形式单一和乏味,这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仅不能达到理性的辅导效果,还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二、小学数学课堂辅导的有效策略
1、转变课堂练习形式,丰富课堂辅导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辅导更加有效,首先就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构成和知识的关联性,然后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数学课堂练习的多样化形式和知识的多种构成方式,并且在这些内容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辅导。小学数学大部分是涉及学生生活,具有很多生活化和接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内容,教师不应该将眼光和思维局限在书本上提供的生活场景和题目的练习中,而是能透过教材,在教材中的挖掘更多可用的知识,更多相关的生活场景,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组成一个小的课题和需要学生研究的项目,一起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和思考,通过生活化的题目辅导,让学生对辅导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感受不一样的教学过程,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学会举一反三,从生活中找到其他相似的案例。
2、尊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探索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辅导中,教师经常是作为组织者,又作为主导者,把控着课堂。辅导虽然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但是在大多数辅导课堂中,教师更像是教学辅导的主要的参与者,学生更像是跟随者。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辅导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得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师辅导的過程中,很多学生的想法和疑问不能及时表达出来,得到教师的解惑。在现阶段小学数学的辅导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让课堂的节奏与学生的思维速度保持一致,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获得启发,给学生以消化和内化的时间。
3、增加辅导活动,活化辅导课堂氛围
新课改后为了适应学生的乐趣学习和学生的生成性学习,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始尝试采用游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在这些教学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变换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课堂辅导与新授课并不能割裂开来,也不是无关紧要的教学,而是与新授课一样需要教师谨慎对待的教学环节,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也要积极组织课堂形式,在辅导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兴趣和学生乐于接受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充分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和兴趣的课堂氛围中能够积极进行学习,扎实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辅导有效策略中,教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至关重要。归根结底,数学辅导教学应与数学教学的整体原则保持一致。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激发,引导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运转,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有趣、灵活的课堂环境下将辅导学习融入到学习的整体中来,同时配合各种教学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形式,最后在各方面统一的前提下,促进小学辅导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姚全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 (8).
[2]程汉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特征[J].课程教育研究,201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