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平原区高速公路扩建可行性研究难点与建议

2020-05-09韩昊平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

韩昊平

【摘要】高速公路是我国公路网中的主骨架,提供了便捷的中短途出行服务,30年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未来人们对于公路出行的需求将愈发旺盛,尤其是在相对发达的城市群及国家运输大通道走廊内,现有的部分高速公路无法承担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对现有高速公路进行扩容势在必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是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明确扩建时机、扩建标准及总体方案有重大影响。本文将结合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实际案例,分析在平原区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部分难点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平原区高速公路;扩建;可行性研究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工程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主要解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技术可行性论证、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评价问题。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作为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一种,同样需要依托工程可行性研究结论进行项目决策,但与新建项目相比,由于现状道路的存在,在其进行研究时的难点问题有所不同。

1、研究难点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速公路扩建可行性研究与一般新建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在总体研究思路上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分析、交通量分析与预测、功能定位及建设的必要性、技术标准论证、建设时机分析、建设方案研究、投资估算及各项综合评价等方面。本文以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为例,分析认为平原区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难点可能存在于现状交通量分析、设计速度的选择、道路现状及适应性分析、出入型互通的设置四个方面。

2、现状交通量分析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工作是对于高速公路扩建项目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确定项目技术标准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是确定项目建设范围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扩建高速公路项目中,交通量分析与预测工作基本流程与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大致相同,最大的區别在于现状道路的存在。由于现状道路的存在及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于车辆运行情况的准确掌握,为分析项目路现状交通流量情况、道路历史交通流量变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同时也对项目研究对于现状交通流特性的准确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成为扩建项目研究难点之一。

在此情况下,对于交通量基础数据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在本项目研究中,项目组收集了包括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OD数据和国省道网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路段交通特征分析、收费站交通特征分析,并针对本项目与区域内总体走向类似的其他高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专项分析,较为准确的把握了道路现状交通特征,为远期交通量预测提供了基础。

3、设计速度的选择

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在技术标准的研究中,道路等级的选择不存在疑问,在车道数选择中,对于现状占多数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而言,如无特殊情况,扩建为八车道高速公路是最为经济的选择。因此在扩建技术标准中的研究难点主要体现在设计速度选择,尤其是对于现状道路设计时速尚未达到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中所规定的上限值——120km/h的道路而言,在扩建时是否对现状道路提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本项目最初是由一级公路改建而成,现状道路的技术标准低于一般的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24.5m。这一技术标准无论是在长深高速公路全段或是在建设条件类似的平原区高速公路中都属于最低标准之一。对此在本项目研究中从需求和代价两方面对是否有必要提升设计速度进行了考虑。

从需求方面,由于连云港与省会南京客观的时空距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路段本身在作为骨架干线的长深高速公路全段中的瓶颈效应,以及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于尽可能提高道路设计时速提高道路的指导原则,将道路设计时速提升为120km/h是各方面共同的期望。

从代价方面,由于现状道路在线形指标方面不满足120km/h要求的部分进行改造所增加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平面线形、纵断面竖曲线、超高路段调整、互通段变速车道长度调整及因平纵面调整所造成的桥梁结构物额外的改造工程量。在本项目中,因提速所带来的费用增加约1.92亿元,在整体扩建造价中占比有限,因此推荐提升设计时速至120km/h。

4、道路现状及适应性分析

作为扩建项目,旧路调查通过对旧路各部分现状、使用性能及拓宽改造的控制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对旧路现状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是研究扩建方案的前提。

对于旧路资料的收集除了常规的社会经济资料、交通观测资料、养护资料及近期养护完善的竣工资料等工程本身涉及的部分外,还应关注对道路扩建推进及规模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相关铁路交叉段或平行段、相交航道的等级变化情况、沿线河塘分布、沿线管线设施、土地权属、房屋权属、征拆单价、材料单价等。重点厘清项目推进工程影响因素、不遗漏可能的相关方,以项目顺利推进。

5、出入型互通的设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出行需求不断增加,各类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不断推进,对于出入型互通式立交的形式和布局要求不断变化,逐渐成为了项目业主、地方政府和研究单位共同关心的难点问题。

以本项目为例,由于历史原因,现状的出入型互通式立交多为半苜蓿叶形式,且被交道路多位于沿线县市的中心地带,本身即是城市的交通主干线,服务于沿线县市城区的对外出行。因此一方面受到互通形式的限制,长期以来管理不便、服务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现状互通周边开发强度较大,互通改造受限条件多,且对于城市的发展带动、新建交通枢纽的配套服务均效果较差。因此在本项目研究中对于现状互通的形式、功能、间距进行了梳理,结合城市规划和地方诉求,新增互通2处,移位新建互通2处、拆除新建互通5处、保留现状单喇叭互通2处。在互通形式和间距上均进行了优化调整,更加适应城市发展方向、未来交通需求,并直接服务项目沿线新增的机场、高铁站场等综合交通枢纽。

结语:

平原区高速公路扩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项目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着共性的和个性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对部分可能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项目经验提出部分建议。今后的类似项目可能出现更多难点,还待下阶段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沈一冲.基于"四阶段法"的改扩建高速公路近期交通量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

[2]施璐娟,朱新松.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创新总结[J].城市地理,2015(8).

猜你喜欢

可行性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探讨
空调冷冻水冷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社区团购与本地农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去极化电流法诊断10 kV电缆绝缘缺陷的可行性研究
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课程可行性研究
翻转课堂在凉山民族地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拓展培训师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
广西再生金属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