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在当代的影响
2020-05-09郭心兰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各种西方思潮也伴随着涌入中国,伴随着西方敌对势力的虎视眈眈,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悄然兴起。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是一股反动的社会思潮。文章通过解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揭露其本质和影响,以此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恶劣影响。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抵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武力轰开中国的大门,自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下,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完成了这项艰巨又伟大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后,不断有人极力否定近代革命的必然性、正当性与进步性,不断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不断歪曲或否定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对此,我们要敢于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亮剑,坚决抵制这股歪风邪气。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及特征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对历史的唯心主义,它起源于西方,主要是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否定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中国虽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发源地,但在近现代史上,却屡屡遭其大肆渲染的恶劣影响。
我们现在所言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实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出发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错误的分析、评价和认定,从而产生的一种落后、消极的思潮,以解构近代史尤其是革命史。其根本目的在于“消解或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
历史虚无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言论,不同的话题,但总体特征没有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否定性。历史虚无主义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主要针对中国近代史,国史和党史领域内发表错误的言论,提出错误的解读,颠覆原有的既定事实,将原本清晰明确的历史虚无化。鉴于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天然对立性,自历史虚无主义诞生开始,便致力于否定唯物史观,否定马克思主义。
(2)伪学术性。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招摇撞骗,在正式学术场合中发表意见,以此来体现他们的观点。他们所谓的观点,背后折射的是其别有用心的政治诉求,其内容多为信口开河,闲野杂谈,以自己喜好重新解构历史,没有科学严谨的逻辑分析,不符合学术研究条件,具有强烈的伪学术性。
(3)隐蔽性。当前,伴随着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与国之间思想文明交流互动也更加频繁,这就给西方敌对势力可趁之机。他们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输送他们的政治意图,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大众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影响,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4)易传播性。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用户数量的增多,也使得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更加便捷。同时利用网络的特征,不用面对面,一些人开始无所顾忌,大谈特谈。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网络匿名性等特性,哗众取宠,使得网络阵地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集散地。
二、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
(一)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前所未有的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我们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是竭尽所能否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事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來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否定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讲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道路,否定中国方案,会“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严重消解主流价值观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决定人价值观的在于它的社会性,而非自然性。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人物,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一定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这样才能公正客观,看到社会的进步性。当今浮躁的社会,有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严重功利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利益性的交往,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也异常简单粗暴。某房地产集团老总被大众称为国民公公,他的儿子被称为国民老公,这虽然为戏称,但背后折射的确是功利性的价值观。近代革命史中,涌现出无数让我们值得学习,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雷锋、董存瑞、邱少云等,这些人的英雄事迹小学生都能对答如流,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着舍生取义,为了民族的胜利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些我们儿时崇拜的对象却被历史虚无主义着解构为“溜崖”、“精神病”、日记“造假”、本故事纯为虚构、违背生理常识等。他们只从人的自然性而不结合人的社会性去考察历史人物,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永远不会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和价值观。如果不抵制这股思潮,人的价值观变得混乱,就会变的是非不分,美丑不分,严重影响爱国情感。
(三)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中国人民思想的根基,对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借着网络媒体音频视频等传输载体进行大肆宣传,他们从完整的客观事实中通过断章取义的方法,为中国革命的反动人物进行强行洗白,有部分人还认为蒋介石、曾国潘、袁世凯都是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还有言论称如果蒋介石赢的话,中国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还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言论,如“中国的月亮没有西方的亮”、“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是无法去除的”、“西方社会比中国更加民主”等。凭借“欧洲中心论”,大肆传播“全盘西化论”和“全盘否定论”,这些观点言论都是在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否定历史的选择,歪曲党史,抹黑历史英雄人物,就是为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措施
(一)坚持用唯物史观研究看待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从根本上讲属于唯心史观,其研究历史观点从来都不是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方法去分析,没有详实的史实资料支撑,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言论都是不真实的。研究历史,阐述党史,要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论证,反对和抵制一切否定党的历史、污蔑历史英雄人物、损害党的光辉形象地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正如习近平所言,“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二)坚定理想信念 筑牢信仰之基
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党史学习,盘活党史资源,把握好新时代的历史逻辑,始终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和坚定,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筑牢信仰之基。要重点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筑牢信仰之基。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积淀形成的,它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以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妄自尊大,我们依然可以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和优秀思想,但不能不结合国情,结合实际,一股脑地全学,不能丢弃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根基。看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08.
[2]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3] 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3(09):07.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N].人民日报,2013-07-22(008).
[6]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09):12-17.
[7] 陈清,刘珂.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危害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6(03):57-61.
[8] 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30(02).
[9]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是余下网络虚无主义现象防治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88KYO00SZ07。
作者简介:郭心兰(1992- ),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