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20-05-09陈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进行技术创新还是进行改革实践,都需要较多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不但需要知识储备比较扎实,还需要具有出色的创造性思维。而想要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教学的时候便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本身便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将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激发出来,让学生的思维愈加成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若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但能够对学生学习潜力进行挖掘,还能够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这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断地改革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做好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生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便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学习的时候,很多问题解决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创新能力进行,比如函数值域计算、封闭区间求值、概率以及排列组合等。若是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性思维,那么其学习的效率也会有明显的增加。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能够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真正的掌握知识,切实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往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会选择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将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阶段是其智力的巅峰,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往往容易被忽略,若是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首先,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往往会存在抵触心理,这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在后期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力也会比较差,甚至一味地靠做题来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式,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维,找到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思维转换也会比较灵活,问题解决能力也会有极大地提高。
其次,创新能力提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高中数学教学已经不再仅仅是进行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文字、公式、案例都可以学习到较多的知识,相关学科,比如生物、化学和物理中也存在较多的数学理论。若是学生创新能力较强,能够在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时候对已经掌握的知识有新认知,并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掌握相关的方法,甚至还能够利用数学公式找到较为简单的解题思路,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
最后,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高中生所处的阶段是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情况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较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好地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情感因素运用进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大脑所处的思维能力模式,其呈现方式便是多维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核心便是发散性思维。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想要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便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想要做到这点,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积极主动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时候,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数学变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串联知识点,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思维发散能力。并且,对于探究性较强的題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师可以选择积极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异面直线学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异面直线的寻找,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
(二)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更强,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把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设计到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找到问题解决的手段,从而将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挖掘出来,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为了做好这点,教师首先必须精心的设计数学题目,引导学生,让其更好地去思考、质疑,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其次,需要对小组合作探讨进行强化,通过小组讨论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必须实时了解学生实际讨论情况,并指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结论才可能是正确的结论。比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前n项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1到999的和,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探究性的教学情境,能够将以往枯燥、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能够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的简单。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增强,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重视公式和定理过程探索
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自己的学生,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通过一题多解方式来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通过一题多解这种方式能够给学生从各个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教师应该进行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和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說出来,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独立思考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打破以往思维的束缚,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该重视公式和定理探索的过程。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时候,定理和公式往往会比较多,想要学好数学,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公式和定理。想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需要重视基础,做好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地进行思考,系统性的分析相关的问题,并找到问题解决的手段,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切实提高其创新方面的能力。
(四)利用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提问若是能够做好,能够帮助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将课堂提问的作用和效果真正地发挥出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相关的问题。首先,教师必须把握好问题的深度,若是问题比较简单,那么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激发,若是问题比较困难,学生解答也非常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真正的提高,问题的作用也很难得到较好的发挥,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好这个深度,只有深度适当,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学生才会更加努力的进行探究,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增强。其次,需要对提问顺序进行合理的把握。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重视问题本身的逻辑性,还需要考虑到层次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需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提问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若是教师问题设计不存在逻辑性,那么不但会将学生正常思维打乱,提问的效果也很难真正的提高。再次,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语言选择需要有一定启发性。数学语文不但严谨还非常简洁,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必须从数学这个特点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问的时候,选择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这样教师的提问效果能够达到最佳。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想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进行问题提出之后,停顿一段时间,这样能够给学生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也需要适当地进行停顿,给其他学生的答案补充留一定时间。教师提问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细节,只有这样提问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真正的提高。
三、 结语
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身便是一项艰巨、长期并且复杂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有足够的关注。在将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素材的挖掘和探索,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对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进行引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情境来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上官德运.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62-63.
[2]刘新慧.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8):75.
[3]梁垂茂.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76.
[4]吴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40.
[5]裴爱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73.
[6]李啟盛.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25.
作者简介:陈鹏,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