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词的不可译性

2020-05-09钟敏君

戏剧之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声声慢

钟敏君

【摘 要】中国宋词以其音韵之优美、形式之整齐、意境之微妙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一件瑰宝。但当我们翻译宋词时,将其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并保持其韵味和意象并非易事。 本文以婉约派词人李清照词《声声慢》为例,分析宋词的不可译性以及产生不可译情况的原因,为我们更好地翻译宋词提供了参考手段,有助于宋词的传播。

【关键词】不可译性;不可译的原因;《声声慢》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209-02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艺术层次为不可译。而不可译性又分为:语音不可译;字形不可译;意象不可译等。目前,国内外语界对宋词的翻译研究多以不同翻译译本进行对比,2009年陈海彬发表论文《李清照<声声慢>两英译本比较分析》;2014年张琰发表论文《宋词英译策略研究——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中心》;2018年肖芬与李萌发表论文《从意义对等视角看李清照诗词意象英译》;而本文则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分析宋词的不可译性,并阐释产生这种不可译现象的原因。

一、宋词的不可译性——以《声声慢》为例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欲将该词翻译为英文实属不易,国内几位大师之译本也很难让外文读者感受其真正的哀婉情绪。以下以许渊冲、林语堂、朱纯深三位翻译大师的译本为例,分析该词的不可译性。

(一)语音的不可译

该词上阕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个叠词,作者使用的是仄韵格,在语音上押韵,其韵律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然而,我们很难从英文中找到相似的表达。翻译大师许渊冲提出“三美”原则,讲究译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他将此句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I miss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So lonely, without cheer.该译文符合英语诗歌的韵律,押尾韵,为aabb型。然而,该译文也只是简单、浅显地解释了该句话的意思,却无法表达出李清照一寸一寸加深的愁苦之情,英文读者们很难理解李清照当时的情绪。朱纯深将此句译为: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Alone, lonely/Moody, gloomy.朱纯深连用七个单词将该句词中作者的情感与状态表现出来,却没有遵循韵律,也无法做到原文的叠字押韵。关于《声声慢》第一句的译文,处理的比较好的该数林语堂之作:So dim, so dark/So dense, so dull/So damp, so dank/So dead!林语堂用七个押头韵的单词表达出了该句词的情感,既符合英语诗歌表现形式,也保留了原文在语音上的押韵。该种译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二)字形的不可译

在汉语文化中,有时为了突出情感,文人们多爱运用叠字。在宋词中,运用叠字来加强情感的要数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用法独特,表现的情感强烈,很难将其译出原文所表示的作者孤苦惨淡的情感。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比过三位译者的译本,也只有林语堂的译本稍微保留了原文在语音和字形上的创作技巧。

(三)意象的不可译

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示意象的事物,其中大部分意象代表了我們中国特有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知识在英文中难以找到表达。如《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与“梧桐更兼细雨”两句中的“黄花”与“梧桐”,对于这两种事物的翻译,许译为“yellow flowers”和“broad leaves”;朱译为“chrysanthemums”和“wutong tree”;林译为“fallen flowers”和“kolanut”。然而这都没有译出“黄花”和“梧桐”在该词中所表现得萧瑟与哀愁的意象。英文读者们并不能理解“黄色的花”“菊花”“梧桐树”等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产生不可译现象的原因

(一)文化词汇空缺

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即使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有些事物我们至今难以找到“对等语”。在宋词《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一词很难从英文中找到“对等语”。许译本中与朱译本中分别将此译为“yellow flowers”和“chrysanthemums”。然而,当英语读者们看到这两种译文时,都很难理解将译文与“黄花”的实际文化含义联系在一起。这正是由东西方文化词汇空缺造成的。

(二)语义文化冲突

酒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在中国文化中,古代文人将士爱“借酒浇愁”,赋予其无尽的情绪寄托。《声声慢》中的“三杯两盏淡酒”一个“淡”字,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她的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时何等凄凉惨淡。对于这个“淡”字,许直接略过;朱和林选择直译为“thin wine”,然而英文读者也未必能理解背后的真正语义。这正是由不同语义文化冲突导致的。

(三)指称词语用意义冲突

在语义学中,指称通常被用来解释名词或代词和用他们来命名的具体目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提到的目标对象被称作文字的“指称对象”。在英文中,指称词多用来表示强调或特指。而在汉语中,指称词多被赋予语用意义。如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次第”的指称词“这”,它所被赋予的语用意义是表达作者陷于的悲苦凄凉处境。对于“这次第”的翻译,许采取的方法是直接忽略;朱采取意译的方式,译为:What a day;林直译为: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在这句话的处理上,朱纯深的意译译本更能表达出作者深深的愁苦情绪。

三、结语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背景文化差异巨大,想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译出完全符合原文的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可译性。并且,宋词以其独有韵律著称,其译作工作更是难度巨大。然而,可译性是绝对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本文通过分析宋词《声声慢》的不可译性,提出产生不可译现象的原因,可供译者们攻克难关,对症下药。译者们可通过直译、“零翻译”以及加注解的方法来实现文本的可译,不断完善我国的翻译事业,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更尽一份力。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对所有的宋词进行分析研究,往后的研究可从其他词人的作品着手。

参考文献:

[1]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 2001,(1).

[2]王巅华.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66-68.

[3]杨群,刘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南华大学学报,2005年12月.

[4]陈海彬.李清照-声声慢-两英译本比较分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3-115.

[5]张琰.宋词英译策略研究——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中心.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

[6]肖芬,李萌.从意义对等视角看李清照诗词意象英译.英语广场,2018年:50-51.

猜你喜欢

声声慢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声声慢 》的两种英译本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声声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