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05-09高党辉

财会学习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对策

高党辉

摘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制定内控体系是提高国企现代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国企需要积极地在公司内部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以实现国企的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它承担着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责任,也是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基础服务的发展基础。因此,国企实行严密的内控管理机制,对国企经营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意义

在国企内部制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司领导人员、业务部门人员以及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形成相互监督协作的关系,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经营质量,形成公司内部员工自我检查、相互监督的系统。由于各个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经营业务的不同,内部控制机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当前国内的电信行业内,部分电信设备制造国企涉及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活动就要渗透到各个细节,来保障整个企业的健康持续的经营发展。在国企内部制定科学的内控体系就可以帮助公司的领导加强对于一线产品研发工作的管控,对业务经营的各个作业环节实现监督,以保证业务人员的行为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

在电信国企开展通讯服务及销售业务的过程中,会受到国家政策、电信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在电信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不按相关规定操作,会产生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等。这时,公司需要设计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贯彻实施,尽可能的规避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提高公司的经营质量。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完善国企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是当前国企降低经营风险的有力工具[1]。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国有电信公司的业务人员在组织开展通讯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不注重公司财务资金是否能够维持业务正常运作,而大量地在开展产品研发项目,导致公司开设多个项目,造成公司的资金短缺,产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这些都是由于公司没有设计系统、科学的内控体系机制,尤其是在公司的业务管控和财务管控方面,设计的财务管控制度未能够实现对业务经营的约束。各部门之间的部门控制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衔接性不强,甚至有许多冲突的部门规章制度。公司缺乏统一运作的内控管理工作的独立小组,造成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隔离,协同配合度不高。

(二)风险管控薄弱

电信设备制造国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预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梳理,搜集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产业数据信息等,识别风险事件。各部门协作,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风险小组的成员对即将承接的订单进行事前系统科学的分析评价。如果国企不能够事先对产品订单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就有可能导致在项目后续的产品供应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国企需要对客户的信誉、资金状况,并结合政府对于产品经营管理政策等情况,来对客户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便减少经营过程的风险[2]。

国内部分国企的内部还存在计划经济的影子,这种管理模式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个别国有企业的高层领导缺乏对业务经营系统的把控、“一言堂”“一支笔”的现象层出不穷,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来防控风险。当下国企在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评价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招聘和培养风险管理人员来完善内控环境、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三)员工能力偏弱

国企的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业务经营和管理问题,如在国企内部普遍存在部门结构复杂、岗位冗余、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国企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科学和完善,导致国企的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在国企的财务工作中,很多基层的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无法满足国企日益发展和资产规模扩增的需求,这样会影响国有企业未来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快,很多国有企业都提高了对内控的重视,引入外部的管理咨询机构来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实现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完善的内控机制来有效地防范风险,对风险进行预估,并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来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质量。

三、内控体系构建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

在国企内部营造内部控制的环境,需要先给国企引入内控文化理念。国企的文化管理人员需要将内控思想理念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为公司制定愿景、价值观,以及将内控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员工的行为中,制定员工行为手册,加强员工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员工对内控工作的重视。国企的财务部门需要制定财务分析报告,并制定内控执行的具体方案,国企需要加强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审计,聘请外部独立的内控事务所来审计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公司需要组建审计部门,并给审计部门赋予一定的审计权限,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来监督公司的业务经营,并对公司领导的行为进行监督。审计部门要给予业务部门建议,以此来加强公司业务活动的审计。国企需要给一线的业务部门,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部门职责,并给部门设置明确的工作权限,将部门的工作细化到每个岗位,来落实公司的岗位责任制。

(二)制定风险管理机制

国企需要在公司内部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此来增强公司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首先,国企需要组建风险管理部门,并给部门配置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公司承接项目、合同签订、产品生产方案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时地预防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公司还需要招聘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并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其次,公司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部门组织部门员工对国企的业务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如对公司的招投标、合同签订、供应商开发、产品采购等工作中的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并根据风险的特征来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管理部门来监督风险管理机制的落实情况,保障公司业务经营过程中,风险可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国企可以与外部的内控事务所合作,借助外部力量,共同为公司制定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国企抗风险能力[3]。电信国企需要组建风险管理人员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预判潜在风险,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三)招募优秀人才,加强员工的培训

国企的财务部门是整个国企经营管理的关键,财务部门对国企的经营发展、资金调配有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国企需要着重审查所招聘的财会人员,并且设置高标准的要求来招聘优秀的内控人才,以此来保证国企内控工作顺利开展。国企在招聘内控人员时,需秉持严进严出的基本准则,为国企招聘优秀的内控人员,进而发挥内控在国企中的关键作用。在录用国企的内控管理人员时,需要加强对于内控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技能、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考察。只有秉持录用优秀人才的原则,才能够推动国企内控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内部控制制度顺利落地实施。国企需要定期地为内控管理人员提供内部控制培训,来提高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内控工作技能。国企还可以组织财会人员到外部的财务培训机构学习交流,拓宽国企的培训渠道,加强与社会财务机构的合作,将外部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引入到国企的经营管理中,提高国企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在国有电信企业内部建立内控体系是提高通讯服务效率、公司经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公司持续稳健经营的根本。因此,国企要提高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组建独立的内控管理小组,来开展内控体系建設工作,招聘优秀的内控管理人才,并给予内控工作充足的资金支持、人才支持,来推动内控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安欣.探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9 (16):74.

[2]汪兴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 (24):93.

[3]黄超.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 (16):39.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