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读吴贻弓的诗意美学

2020-05-09黄依婷曹子馨

戏剧之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城南旧事

黄依婷 曹子馨

【摘 要】从《巴山夜雨》到《城南旧事》再到《阙里人家》,导演吴贻弓用其饱含的深情创作故事、细腻的笔触抒写故事、诗意的镜语描绘故事,兼具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电影《城南旧事》更是以舒缓的节奏、内敛的情感、古典的写意风格使得影片溢满哀伤叹惋,无疑是吴贻弓诗意美学的巅峰之作。本文将以《城南旧事》为例,重读吴贻弓导演的诗意美学与人文精神。

【关键词】吴贻弓;《城南旧事》;诗意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089-01

吴贻弓导演的诗意审美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对所在时代与国家肩负的使命感。在他看来,社会的历史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传统教育养成的对社会使命感更让他把维护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作为自己创作的主导方向[1]。加上他不断吸收戏曲、诗歌、散文中的创作手法,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美,并放置于电影的创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风格。而电影《城南旧事》通过小英子这条可见的线串联了关于她的三次别离,以诗意化的镜头语言再现回忆中的人与事的朦胧与美好,回溯式的叙述结构书写了年华的逝去,不仅表达了对逝去童年的缅怀与思念,更展现了在一个小孩子视角下的“社会”,挖掘出在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底层人民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困境,进而体现出导演吴贻弓独特的诗意美学与人文精神。

一、形散意聚的回溯性叙事

中国古典美学重意而轻言,强调人物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导演采用回溯性的叙述结构将人物内心的成长历程完美地勾勒出来,并诠释出导演对人性的多重思考。本片以林英子的回忆展开叙事,将英子的成长历程分为了三个篇章。第一章,惠安馆传奇。英子碰见了秀贞,那是她对这个社会第一次懵懂去感知。第二章,我們看海去。英子碰见了无奈行窃的小偷,那时的英子分不清海与天,也分不清善与恶,这是英子的第二次成长——懂得人性。第三章,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在父亲死后,英子知道了生与死,与父亲的离别,即是她童年时代的终结,也是她最终的一次成长——懂得生死。三个故事独立成章,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暗含了导演对当时底层人民浓浓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亲情、人性、生死的另一层思考。

二、诗意影像下的情景交融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曲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2]。电影中诗意化的镜语将那份对韶光逝去的惆怅与感叹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影片伊始,镜头缓缓地淌出长城、骆驼、风铃等意象,伴随着“不思量,自难忘”的画外音流出,诠释出成年英子对故乡的缅怀与思念,也使人们沉浸在那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映照出导演诗意的美学风格。在父亲去世的时候,镜头由病床上的父亲转向窗外的花儿,病房里白茫茫的哀痛场景与窗外的花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哀伤的乐曲配着生离死别的画面,表达了英子内心对父亲死去的悲伤与哀婉,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而由花开到花落的转变,也暗喻了人由强盛到衰落的过程。影片结尾,英子与宋妈告别后,镜头以英子的主观视角拍宋妈离去的画面,镜头越拉越远,在一簇簇花的遮掩下,人物在画面中的面积越来越小,即表现了人物关系的远离,也喻示了童年时代的远离,诠释了离别与成长的主题。

三、一咏三叹的悲欢《骊歌》

电影频繁运用重复手法,这是对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继承与借鉴。“重复”又称复沓、重言、重辞、重章,是古典诗歌经常运用的抒情手法[3]。而本片中,多次出现的《骊歌》,使整部影片都被淡淡离别的哀愁所笼罩。在英子与妞儿离别的时候,《骊歌》的音乐回荡在人们的耳边,恰到好处地映照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对朋友离去的哀伤,忧伤的旋律却配上美好的回忆,给人极大的反差感,更能体会到那种离别的忧愁与悲伤,这是她的第一次离别。在小偷被抓走之后,画面转向教室里老师教孩子们唱歌,《骊歌》由孩子们的嘴中唱出,唱出了英子此时内心的愧疚与悲伤,她不懂为什么那么好的人会被抓走,哀婉的离别乐曲对应了英子此刻悲伤的心情,这是她的第二次离别。在父亲死后,《骊歌》的歌声缓缓流出,将那份生离死别的哀痛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使得那份哀痛在悲伤的乐曲中显得更为悠长,反映了英子此刻对父亲离去的悲伤与无助,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这是英子学会的最后一次离别——生离死别。

四、结语

电影通过小英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透过她余霭而神圣的童年,挖掘出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社会风貌,传达了对故乡逝去的人与事的思念与缅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舒缓的电影节奏、内敛的情绪情感、中国古典的写意风格使得影片溢满哀伤叹惋,也营造出独属吴贻弓的诗意美学。而这一切得益于导演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探寻,也得益于导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朱旭辉.吴贻弓电影中“诗意风格”的呈现[J].电影评介,2008(23):6.

[2]彭吉像.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黄兵,雷红英.吴贻弓电影的民族审美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1(16):124-125.

猜你喜欢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中久酿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