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县域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之路
2020-05-09吴华芳
作者简介
吴华芳,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上饶市“领军人才”,主持或参与研究多个课题。一直致力于生命教育、语文思维和师德修养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受邀在省内外做讲座数十场。
导 读:
无论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还是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都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让学校尤其是县域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为促进县域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充分调动家长教育积极性,家庭全员可参与的既经济又富于操作性的几条路径。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这里所说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发展必备的素养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品格和能力,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随着2017年上海、浙江高招录取工作的结束,新一轮高考改革可谓已经落地生根,紧接着,各省也将实施新政。无论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新政的实施,其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人。但是,对于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尤其是县乡级学校,硬件和软件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学校,要实施新政无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说:“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很重要,实施过程、评价结果及应用更重要。”他又说:“相关的文件和理论框架,往往只会告诉我们方向和目标,不会告诉我们具体落实的过程和方法。”新的理念和目标的提出固然重要,但如何让这些理念和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我想是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严峻问题。对于县乡级学校来说,达成目标所需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笔者就如何发展县域学校学生核心素养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家校联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哪里来?显然不能光从学校的课堂中来。毋庸讳言,长期以来,不少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分”进行的教育,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主要教育活动。不可否认,有些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如开设国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兴趣班,各大类下又分设子课堂等。不可谓用心不良苦,也不能说考虑得不周到,但这些做法就像剃头的挑子,只是学校这一头热。这种大包大揽导致的结果就是由于缺少任务指令,绝大多数家长只是站在旁边看热闹,完全不用也无法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县乡级学校更是如此。
华东师大周彬教授在《寻求教育共识:学校应走向“集体行走时代”》一文中提到,“今天的教育,不论是家校合作,还是学校分科教学,或者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没有市场,在教育共识基础上的学校‘集体行走时代已经来临”。教育的集体行走时代的特点是,“在一所学校里,校长和教师,学生和家长,每一个人都在思考教育教学活动,每一个人都将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县域学校没有科技馆、博物馆,没有学工学农基地,甚至没有家长学校,许多学生还是留守孩子,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有些素养根本无从发展。与此同时,源自家长的许多优质教育资源处于被搁置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个人认为,县域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任务除学校外,也应走向家庭,由家长分担。具体做法包括:
(一)分年级、分学段让学生向家长学习生活、职业等技能
从小学到高中,学校分学段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在每个学段的起始年级布置总的任务目标:
小学阶段:主要向家长学习生活知识与技能,如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安全避险、学会观察、习惯养成、待人接物、遵守规则和培养运动体能等;家长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这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设置是让家长也有课程意识,有目标和规划,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无处入手的迷茫到能力目标的清晰,从话语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从日常生活中的反复叮嘱唠叨上升为有序列、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在学习中,家长还可以不间断地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爱好与特长。
初中阶段:尝试向家长学习技术技能,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家长的职业千差万别,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职业特长。
学校的课程设置倒逼家长必须有职业规划,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不断内生出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的愿望,创新方法,提高技巧,在此基础上梳理自己的實践、认识和经验,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提高。生活即教育,让核心素养在家长与孩子的相伴相生中落地,从而实施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教育。
高中阶段:把前两个阶段的实践和发现上升到研究性学习的高度,力求做出初步成果,借此初步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
随着知识量的增多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高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前两个阶段的实践和发现进行归纳、整合,然后去比较,去审视,去思考,去探索,去判断,去质疑,去批判,去提升,去创造。这样,学生对自己的了解更加全面,未来的职业方向就会初步明确,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认识上的飞跃。
以上三个总的任务目标等于是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布置了为时三年或六年的作业,只不过这种作业不是无效与重复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家长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运用自己的爱、责任、经验、技能和智慧为孩子开创的一片教育的新园地。这种做法比空洞地要求家长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实用得多,不仅可以把家长从繁重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作业辅导中解放出来,也是一种最经济、最富于操作性、家庭全员可参与的方法。家长的任务具体可感,活动的结果真实有效。绝大多数家长都具有必备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只要把这些常识和技能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梳理为个性家庭教程即可;有的家长自身的素养有限,技能缺乏,为了完成“作业”,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他们必须加强学习,向亲友请教,向专业人士请教。县城学校学生很多是留守孩子,在外务工的家长大多是尽力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参与教育活动的意识相对淡薄也无从下手,这种任务驱动型的作业使得家长必须利用假期部分地完成,和谐了亲子关系,充分发挥了家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把家长们拉到教育者的行列中来。
其间,学校要做的就是明确每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的学习方向、任务和要求,对学习过程予以指导、督促、建议,对实施结果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保证其真实性和公正性。每年可举办一次亲子文化活动展示,分类比赛,家长学生同台献技,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将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依据。
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这个过程既是全面提升孩子能力和素养的过程,也是家长们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再成长过程。家长收获的不仅是素养高、能力强、人格健全、乐观阳光的孩子,还有一个生活充实、更加智慧、更加理性、富于成就感的自己,以及一个亲子关系和谐的幸福家庭。与此同时,带动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求学、愿学、乐学的良好氛围中,对县域文化建设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觑。
(二)“请进来”,发挥精英家长的社会影响力和榜样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不同的生存技能、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千千万万的学生背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的家长,每一位家长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如何让家长的力量成为一股强大的合力,从而发挥出其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呢?“请进来”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请谁进来?请那些有精深的专业技术技能、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家长进来。事实上,有不少学校也早就有请家长进校园之举措,但时间点大多是考试后、学年末或家长会上,形式无非是介绍经验,交流做法和感想,作用有限。这里所说的“请进来”应该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呈现出一定连续性的、有体系的活动,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其方式可以是报告、交流、讲座、技能展示等,以家长积极向上的人生状态作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乐观进取、追求优秀的强烈愿望。
让学生成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力军,发展其核心素养
对于一个县来说,有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教育发展的需要,有文化建设的需要,有环境整治的需要等,每一种需要对应着相应的部门。当今的教育生态,使得成人眼中的学生是做题和考试的机器,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是传承者而不是创新者,是“需要者”而不是“被需要者”。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在这种种需要中寻求能实现多位一体的力量时,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种最强大、最有生机、最富于创造力同时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力量,那就是学生的力量。
例如,如果一个县的旅游资源很丰富,那么除了面对学生组织常规的体育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外,还可以组织风光摄影大赛、创意旅游纪念品制作大赛等比赛;如果这个县的文化底蕴很深厚,那么,可以面向學生组织一些本土文化深层次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等。只要大胆让学生参与,一些看似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多大关联的领域如经济建设领域,学生都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笔者就曾让自己的学生参加政协的征文活动,为本县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有好几个学生获奖,所提出的建议涉及工农商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学生这个群体无论从其拥有的外部资源还是内部资源来看,都是最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所以,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到本土的特色文化建设中来,使他们既是优秀文化的消费者、传承者,又是充满生机的建设者、创造者。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又可以带动本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可喜的良性循环。
以上所论并非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任务完全由家庭和社会承担,而是说社会是大课堂,在某些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课堂的优越性是学校教育无法具备更不可取代的,它们是学校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强有力的补充力量。只有让学生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家庭生活和家庭文化建设,走向社会大课堂,才能提升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