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请理性看待“公开课”

2020-05-09何捷

江西教育B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开课学情名师

何捷

青年教师要进步,承担公开课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路。

也有一种声音越吼越大:公开课,都是假的,没什么意义。发声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长期上公开课的,如今可能是厌倦了,站在“卫道者”立场,用自己的体验来“揭幕”,极容易取得不明真相的青年朋友们信赖;另一种是从来没有上过公开课的,隔岸观火,看过几节,之后愤然怒骂,也有一种莽撞的“正义感”。

公开课和家常课不一样。青年也开始犹豫起来。“公开课都是作秀,都是作假,做了也白做。”青年觉得这些话听起来有点道理。到底要不要上?答案很简单:要成长,必须上,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找机会上。一个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的理性,就藏在“公”“开”“课”三个字中。

先说“公”。

1.公开课就是对“公共资源”的珍爱。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不断从名师的公开课中汲养。我相信,这是大家的共同体验。名师的教学思想就蕴藏在公开课中。这样的公共的资源非常宝贵,为什么要人为忽视?

有人说:公开课未必都是名师执教。没错,青年教师执教,也有巨大公共资源在其中,例如:执教者的备课设计思路,执教者的教学执行方法,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执教者对教学结果的评测与监控等。从公开课中学习,借助公共的资源成长,就是青年进步必经之路。

2.公开课就是对“教学公理”的追求。无论如何,不管是谁,执教公开课都必须遵循“教学公理”。教学中的公理,就是学科的属性,课程的本质,教学的原理。例如,青年教师执教语文,就要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上的要是“语文课”;给不同年级学生上课,就要达成不同年段的既定目标;包容接纳所有的教学风格,每一种风格背后都需要与之匹配的学理支持……这样追根溯源的探索,这样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真的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3.公开课就是对“公共话题”的讨论。公开课执教,从来没有“保险公司投保”,成功不定,但只要公开示范,就是一个公开的教学现象;产生和暴露出来的,就是公共的教学问题;提供的就是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展示的就是一种实验的阶段成果,个体经验的总结……上课之时,我们观课;上课之后,我们评课,其间包含的所有信息,都成为一种公共话题。

对公共话题的关注,就能促进青年成长。因为关注中要思考,要辩论,要实践,最后自然带来改变。

再说“开”。

1.公开课具有“开放性”。公开课就是面对大家,公开执教。经常需要“借班上课”,面对的是陌生的学情。这样一来,公开课的教学就有了无限的可能,与自己在班级中与自己熟悉的学生上课截然不同。大部分的借班执教,悬置熟络的学情,回避了刻意的配合,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更多的随机生成。

开放性,使得公开课独具魅力。

2.公开课具有“开明性”。开明,就要明明白白上课,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清楚看见,内心看懂,看出未来发展的路。其实,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并不是为了求做“名师”,但求成为“明师”。课,要上到让别人明白的程度,要做到“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可见,上出好的公开课,并非如同我们自己标榜的那样轻松简单。实际情况是,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3.公开课具有“开发性”。公开课花费的精力比常态课多,产生的“二度开发”的可能也就更多。所谓“二度开发”,就是对已有的不断加工、提炼、升级。例如,公开课前对教材更为深度的解读,让解读的结果呈现独到之处;公开课中对教材全新的运用,让教材呈现出多种的使用样态;公开课中对学情的把握,极度考验教师的驾驭能力,让青年有过人之处……这些都是青年成长需要的力量,都是亟待开发的。

参与公开课,即便只是听课,也能实现在一个个“开发现场”的自我研修。

最后说“课”。

会上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评的。关于“课”,我们重点说说如何评课。在评课中让公开课增值。

评课有三条要点:

1.评课,少评人。我们常常在评课时关注执教者,更多评价的是“人”。例如:老师怎么做,老师做了什么,老师表现得如何等。其实,我们关注点偏移会使得公开课本身的价值折损。

一般来说, 评公开课应按照这么四个层面依次展开。第一层面: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第二个层面:这种设计思路运用得成功与否?第三个层面: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第四个层面:这种教学理念是不是正确、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要在课的目标达成上更多关注。

李海林教授給出的评课流程大致可以给我们参考,让我们回避对“人”的关注:

(1)概括教学步骤。即我们看到执教者在做什么。这是我们对这堂课的观察所得。

(2)陈述教学形态。即我们看到执教者把课上成什么样子、他是怎么做的。这里既有观察,也有对他的课的主观理解。

(3)分析教学内容。即我们看到执教者想教什么、实际上教了什么。这一步主要靠事实性分析,要从课堂活动中分析出执教者想把什么东西教给学生,实际上教了什么东西。

(4)追问教学理念。即执教者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要教这些东西。这一步靠追溯性分析,要发现他在课堂上这么做的原因。

(5)确认教学目标。有教学目标吗?教学目标明确吗?教学目标正确吗?教学目标符合课文的特点、符合学生的特点吗?

(6)确认教学内容。有教学内容吗?教学内容完整吗?教学内容恰当吗?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吗?

(7)确认教学方法。有教学方法吗?教学方法运用得熟练吗?教学方法恰当啊?教学方法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吗?

2.观课,如观人。虽说在评价时不要在意“人”,但必须知道,你的课就是你的人,人与课是合体的。课堂中说些什么话,如何设计,板块怎样推进,都体现了教师的三观:教学观、儿童观、人生观。

3.磨课,即磨人。执教一节公开课,要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家常课。青年教师参与公开课的备课、设计、试教过程,都是磨课的过程。青年教师要主动在打磨中淬炼自己,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为伊消得人憔悴”,你也将在自我折磨中成就自己。脚踏实地,上好家常课;面朝星空,上好公开课。双管齐下,双翼齐展。进步,在这样的实践中找到飞一般的感觉。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公开课学情名师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