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音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2020-05-09陈海珍

戏剧之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和谐社会重要作用

陈海珍

【摘 要】社区音乐文化是全方位的,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其特定的内在功能。它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社区居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调节心理让人们释放压力,帮助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社区音乐活动实现自我的价值。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051-02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元,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做好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社区音乐文化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

社会心理是指在特定历史情境中自发形成的人们的社会性知觉、情绪、愿望、需要、兴趣、时尚等的总和,它具有原始性、群体性、易变性和无意识性的特征,它与文学艺术活动具有互动的作用。社区音乐在我国当代的艺术文化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它与社会心理具有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心理及其变化影响了社区音乐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社区音乐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某种社会心理。其中,社会心理对社区音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一)社会心理具有易变性特征

在短时间内,由于一种新的事物的产生、一种潮流的变化、一种情境的转换,社会心理也就跟着转变。社会心理的易变与转换,促使群体欣赏音乐作品的趣味也跟着变化和转换。人们普遍有一种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征,如果许多人在某些方面的喜好和选择变了,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时尚,其他人唯恐自己落后,也要赶时髦、追求变化。艺术文化活动也是如此,社会心理的易变性与社区音乐的易变性形成了正相关关系。例如改革开放前,综观整个中国,社区音乐的类型包括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音乐、民歌等,那时中国的社会形态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形态,西方文化未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是审美选择的基础,既然那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传统的审美风尚,社区音乐也就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的影响下进行着各种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普遍追求大众文化的社会心理的泛滥,通俗音乐占据了更大的空间,追求感官刺激与享受成为平民音乐文化的主流。由于人们希望摆脱因高消费、快节奏、强竞争引起的紧张压抑的心情,通俗音乐正好充当了缓压剂,因此,通俗音乐越来越占据社区音乐的审美场域,是对当下人们生存现实和社会心理的反映。

(二)在社会的同一时期,常常是多个社会群体并存

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社会心理,与此相应也会有多种审美趣味并存的现象,同时,并存的审美趣味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而这些冲突实际上是几种社会心理冲突的外化结果。比如属于文化精英階层、有较高文化修养的音乐家们深信真正的音乐艺术应该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最严格的专业训练,或者说在磨练出“懂音乐的耳朵”之后才能领略到音乐的真谛。而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流行音乐则以反美学的姿态解构古典的音乐审美观,遵循的是模式化而非典型化。依赖于技术手段和商业运作机制的流行音乐,从大众的宠物逐渐成为凌驾于大众之上的霸主,在今天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中占据着最大的空间,它是现代商品社会的产物,体现出了人们在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制约下的审美选择。不容忽视的是,占主流地位的流行音乐文化还不时侵占、挤压音乐大师守护的高雅音乐的“地盘”,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不同社会心理冲突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中国有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不但要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还要面对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他们脱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秩序,但宗族观念和乡土意识还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潜意识中。对于这样的群体,数百里、数千里之外还有一个让他们割舍不下的家,这个家有他们的宗族观念、生活习惯、生产资料和父母妻儿。由于社会身份与职业身份的矛盾造成了自我归属感的弱化和身份的焦虑,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正确化解,将难免引起心理郁结,甚至仇视心态。音乐有着调适心理的效能,这种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音乐的欣赏中,更体现在音乐的生产过程中。

总的说来,一方面,社会心理对社区音乐的影响和作用是显著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社区音乐;另一方面,群体欣赏的社区音乐对社会心理也会起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通常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当某类社区音乐的审美价值与某一种社会心理相适应时,那么这类社区音乐就会强化这种社会心理;当某种社区音乐的艺术趣味与某种社会心理不适应,而这类社区音乐又占据主流地位的时候,这种社会心理就会或多或少得到削弱。所以,音乐作为一种带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属性的事物,它是社会与生俱来的精神产品,必然会在人类的局域性社会组织——社区中存在,并以其强烈的精神感召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社区音乐“文化反哺”功能

“文化反哺”这个词是由我国社会学学者周晓虹根据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提出的,并将文化反哺定义为“在急速的社会变迁时代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区别于主流文化向非主流文化进行传统的文化传递,本文试图通过“文化反哺”这个概念表达一个新的思考:在社区音乐文化中,非主流文化也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影响,并且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进行了广泛吸收。

社区音乐包括多种类型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严肃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社区音乐文化自然也涵盖了与音乐类型相对应的社会文化,而构成比重最大的两类就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代表非主流文化的流行音乐靠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感情表达简单直接,使听众在最大程度上获取了形象生动的审美体验,这也是流行音乐深受广大社区群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文化传播过程中,通常是古典严肃的音乐对通俗流行的音乐施加影响,专业的音乐团体对业余的音乐组织机构进行帮扶。而社区音乐的“文化反哺”功能主要表现在非主流文化的流行音乐逐渐向主流文化的严肃音乐输送大众文化信息,并对专业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促进作用。许多严肃音乐从行为、形态、观念等不同方面吸收借鉴了流行音乐,比如高雅音乐通俗化。据笔者在举办实验音乐会期间进行的调查,91%的观众对于用电声乐队来演绎高雅音乐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另外,社区音乐的“文化反哺”功能还表现在用流行音乐的形式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很多公益歌曲和红色经典歌曲都属于流行音乐,易于被广大社区居民所欣赏和接受。需要说明的是,社区音乐文化的消费与其他文化的消费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带有更多的符号或象征意义。因为社区群体是由一些具有相同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的人组成的,他们通常会倾向于某一类型的音乐,通过对音乐的认同来确立自身的社会与文化身份。因此,社区音乐文化“文化反哺”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社区音乐文化培养大众审美意识

当代社区音乐文化对大众审美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音乐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说在重视审美意识特殊性的前提下更强调主体理性因素,则是在承认音乐社区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更偏重强调社区音乐的美学规律和审美品性,不能过于理性化并导致“公式化”的偏颇,从而强制性地排斥主体的感性意欲、生命意志,對理性目的与主体的感性体认进行抽象化的剥离。音乐以变化无穷的旋律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让他们在美的意境中翱翔;音乐以体裁的多样性开拓着人们的审美视野,丰富着参与者的审美体验;音乐以真挚的情感引发听众的共鸣,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开展社区音乐文化,可以让人们从内心对周围环境产生美的感受,从而以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感悟生活的美。其二是社区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形态对大众传统审美观的培养作用。中国戏曲音乐蕴含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人们在社区日常生活的聚落空间中时常听到中国传统的音乐,通过长年累月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立足于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使得如今受到全球音乐冲击的年轻一代获得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熏陶的社会环境,有意识地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社区通过举办音乐主题文化节、专场音乐会、卡拉OK音乐比赛、业余社团的日常性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使社区居民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

四、社区音乐对社会大众的教化功能

社区音乐活动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道德和国家法律规范的教化作用。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具有浓厚的教化色彩的音乐文化思想,他强调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淳化民风的作用,可以深入地对人的灵魂产生益处,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逐渐改变整个社会的旧风俗、旧习惯。

我们在社会调查中观察到,在居民小区、公园绿地、广场街头、艺术场馆开展的各式各样的音乐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熏陶,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国家政策法规,提高了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了人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德心。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音乐具有“净化”的功能。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区别于简单空洞的说教形式,将教育的内容用活泼生动的音符形式传递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一些西方国家将音乐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借助巴赫、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来实施“音乐预防犯罪法”,希望通过这一方法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降低犯罪率,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作用。

五、结语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正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更应该站在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角度,进一步加强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惠勇,王鹤立,张海燕.秦皇岛市民间音乐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重要意义研究[J].科技风,2009(14).

[2]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侯舒婷.浅析当下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7(19).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和谐社会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