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篇章管界理论在英语篇章中的适用性

2020-05-09杜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廖秋忠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的篇章管界理论是我国汉语语言学界对篇章研究的一大贡献。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篇章的分析,而且,英语篇章管界结构中的管领成分并不是只能由词语充当,它也同样可以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篇章中的设问句就是这样一种能充当管领成分,与其答语构成篇章管界结构的句式。而且,问答结构还可以形成管领递归现象,从而揭示篇章的层级结构。

关键词:篇章管界;管领成分;管领递归;设问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2.02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2—0121—05

一、 引言

我国学者廖秋忠[1] [2]提出管界和篇章管界的概念已有30年,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运用其理论对汉语中的篇章管界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马国彦[3] [4] [5] [6]、李挺[7]、唐善生[8]、刘臣[9]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廖秋忠认为,管界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即由词语充当的管领成分和该词语的管领范围。若管领成分所管领的范围跨越了句子边界,则为篇章管界[1](92)。本文以英语篇章中的设问句为例,分析设问句作为篇章管领成分的可行性及其行使的管领功能,以期对篇章管界理论作进一步补充。

二、 篇章管界理论概述

(一)管界和篇章管界的概念

所谓管界,就是指“某个管领词语如动词、各种修饰语等所支配、修饰或统领的范围。当管界跨越句子边界时,这里称它为篇章管界。”[1](92)。管界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即管领成分和管领范围。管领成分是由词语充当的,如动词、各种修饰语等。也就是说,根据廖秋忠[1]的定义,只有词语才能充当管领成分。管领范围,即管界,就是被管领成分支配、修饰或统领的范围。刘臣[9]通过分析指出:管领成分与管领范围之间存在着覆盖关系,因为“从语言形式上说,一个语言单位对某一个或某一些语言单位的支配、修饰或统领,就是语言单位之间的覆盖性”[9](9)。管领成分对管界在语义或结构上具有控制力,而管界则是对管领成分的说明或解释。

所谓篇章管界,其管领成分还是某个词语,只是此管领成分所管领的范围跨越了句子边界,延伸到其他句子或段落。同理,若所管领的范围仍然处于管领成分所在的句子内部时,我们可称其为句子管界。因而,是否跨越句子边界可以看作句子管界和篇章管界的区分标准。

廖秋忠[1]指出,存在有两种带篇章管界的管领词语:句中管领词语和篇章管领词语。带篇章管界的句中管领词语包括谓语动词、状语和连接成分,如例(1)所示。

(1)我国应重视甜菊的开发工作,建议做到:

【一、加强领导。 ……二、科学先行。……三、实现栽培体系化。……四、搞好质量监督。为保证甜菊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国家指派检测单位把好产品关;不合标准者,不许生产。】(《人民日报》1985年12月5日5版,转引自廖秋忠[1](95))

例(1)中的管领成分是带下划线的动词短语“做到”,它的管界就是方括号中的内容,即“做到”后面提到的几件事。这里的动词短语“做到”就属于带篇章管界的句中管领词语,因为它是句中的谓语动词,其管界包括了它所在的句子的一部分并延伸到了它后面的句子里。

带篇章管界的篇章管领词语是篇章的组成成分,包括时间与处所词语和主题/话题或命题词语,与其管界不在同一个句子里[1](100),举例如下:

(2)小录像   地点:北京站前广场   时间:12月17日

【“快来买,北京市地图,交通图。”几个人高声叫卖。一位外地人被声音引来:“来一张。多少钱?”“四角。”外地人掏钱买了一张走开。他打开地图看,发现图上的标价是:一角五分。外地人气愤地对旁边人说:“首都出现这种事情,真让人难以置信。”】(《北京晚报》1986年1月13日1版,转引自廖秋忠[1](100))

例(2)中带下划线的处所和时间词语为管领成分,属于篇章组成成分,方括号里的事件内容是管领词语的管界部分,该事件内容发生在标示的处所和时间里,但二者并不处于同一个句子里,因而此例中的管领成分为篇章管领词语。

(二)篇章管界的确定

篇章管界现象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管领词语的管界有多大[2](20)。如果搞不清某一管领成分管领的范围,那么就无法理清篇章的结构,有可能导致听话人/读者对篇章的理解困難。因而在介绍了管界和篇章管界的概念之后,廖秋忠又进一步探讨了篇章管界的确定问题,指出并简单论述了较常见的11种判定手段(参见廖秋忠[1](101-112)),其中一些为形式标记或提示手段,如主语的重现、更迭、省略,同类管领词语的出现,回指管界的统称词语的出现,管界终止的描述,引文标志的出现等,而有时管领词语的管界范围则需要靠篇章意义/功能的连贯来推测,如语义的和谐与否,即管界是否与语境相符以及管界内部的语义是否和谐等[2](20-21)。

概而言之,篇章管界理论是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助于确定局部篇章结构的” [1](114)理论。通过对管领成分和管领范围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理清篇章的结构,进而更好地理解篇章所要传递的信息。

三、英语篇章中的管界现象

(一)英语篇章中管界结构的特点

篇章管界理论是否适用于对英语篇章现象的分析呢?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英语篇章作为语料,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篇章管界理论适用于英语篇章,也存在有两种带篇章管界的管领词语:句中管领词语和篇章管领词语,如例(3)和(4)所示。

(3)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three bears who lived in a little house in a wood. Father Bear was a very big bear. Mother Bear was a medium-sized bear. Baby Bear was just a tiny, little bear. 】(Vera Southgate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转引自Hoey[10](62))

(4)Strategy : repair

【A second strategy is that of REPAIR. This strategy is employed when an obligatory element is realized, but not adequately.…. So this is a strategy to lead to the adequate realization of an obligatory element. 】(Halliday & Hasan[11](66))

例(3)是一传统民间故事的开头部分,其中带下划线的Once upon a time是一表时间的短语,为下面中括号里的内容提供了时间场景。Once upon a time作为句中管领词语,其覆盖或修饰的范围超出了它所在的句子,延伸到了接下来的三个句子,因而形成了篇章管界,其管领范围为中括号里的内容。在例(4)中,带下划线的部分为表明话题的词语,即要讨论的是确保必要因素出现并信息充足的第二个策略——修补。中括号里的内容是对该话题的解释说明,是下划线部分所支配和统领的内容。因而,由表话题的词语充当的篇章管领词语(下划线部分)与中括号内的那段文字共同构成了篇章管界现象。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英语篇章中的篇章管界现象还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与汉语相比,由谓语动词充当带篇章管界的管领词语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英语中谓语动词管领的范围有可能会很广,但多与谓语动词处于同一句子内,因而常常形成句子管界现象而非篇章管界现象,这应该与英语本身的句法结构特点相关。英语这种语言与重意合、偏短句的汉语不同,它重形合,偏长句,英语句子就是“围绕着一个动词短语而组构起来的单位”[12](120),其主干为主语和谓语部分。一般来讲,在一个句子中,只要是相关内容,都会以各种方式如分词、不定式、从句等置于其中,自然比较容易出现句子管界现象,而非篇章管界现象。如例(5)所示。

(5)I assure 【them,therefore, that it is my intention to use every means in my power to preserve the friendly intercourse which now so happily subsists with every foreign nation, and that although,... to which our honor would not permit us to yield. 】(乔治·华盛顿等[13](95))

在例(5)中,带下划线的谓语动词assure为管领词语,修饰中括号里的内容,并且管领词语与其管领范围属于同一个句子,因而这种管界并未延伸到其它句子的现象为句子管界现象。

然而,对例(5)中谓语动词充当带句子管界的管领词语的分析,并不代表在英语篇章中谓语动词就不能充当带篇章管界的管领词语,例如:

(6)Well, I say【 to them tonight, there is not a liberal America and a conservative America——there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re is not a Black America and a White America and Latino America and Asian America——there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新东方英语》编辑部[14](16))

在例(6)中,谓语动词say的管领范围不仅包括它所在句子后面部分的内容,同时也延伸至下一个句子的内容,形成篇章管界现象。

其次,在英语篇章中,一些名词短语如 news,information,the following等常可用作篇章管领结构中的管领词语,例如:

(7)But Ive got news 【for them, too. We worship an “awesome God” in the Blue States, and we dont like federal agents poking around in our libraries in the Red States. …We are one people, all of us pledging allegiance to the stars and stripes, all of us defending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新東方英语》编辑部[14](16))

在例(7)中,中括号里的内容都是名词news所管领的范围,具体解释“我”要向他们(民意操纵专家、负面宣传者)传递的信息。显然,news和它的管领范围共同组成了一个篇章管界结构。

(二)设问句——篇章中的管领成分

1.设问句作为管领成分的分析

问话人是否有填补信息空缺的期待,是划分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的标志[16](18)。设问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其典型特征是无疑而问,且自问自答。因而,这种问句不同于典型的求取信息的疑问句,其提问目的是“为了在讨论中引入一个新的话题或者发展一个论题”[17](9),问句后面常常跟有讲话人给出的解释或答案。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篇章中可以充当管领成分,是因为它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设问句的出现必然预示着答语的出现。篇章中的设问句本身并不单独出现,这是此类问句的特点。并且,问与答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问句规定了答句的范围,而答句必然反映出问句的一些特点”[18](47),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这样,从形式上讲,篇章中的设问句与其答语构成的问答结构与篇章管界结构相似,都由两部分组成,而且二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设问句与答语之间存在覆盖关系。在设问句与其答语组成的问答结构中,设问句起到主题句的作用,是一个小话题,而答语部分则是针对小话题而展开的。因而,从语义上讲,设问句通过覆盖关系支配和统领着它的答语部分,答语部分则被设问句管领,是对设问句的解释和说明。这一点与上文分析的篇章管界结构的特点是一致的。例如,

(8)What i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language and protolanguage?

【Essentially, the difference is this. A language is a three-level (‘tristratal) system…It does not code meaning directly into sound. A protolanguage, on the other hand, is a two-level (‘bistratal) system… So let us say protolanguage consists simply of meanings and expressions.】[19](10)

例(8)中带下划线的部分是由作者本人提出的问题,并在下文给予回答,因而是设问句,与后面的答语即中括号里的语句构成了问答结构。对该设问句答语范围的判定,主要根据话题是否改变这一标准,这是因为“话题/主题的改变通常是在语境不起作用或者管领词语本身就是话题/主题的情况下才起主导作用”[1](106)。例中问句本身导入了该问答结构讨论的话题“语言和原语言的本质区别”,其答语围绕着问句提出的话题展开并进行解释说明,即一个是three-level system(三层次系统),另一个是two-level system(二层次系统),从而对问句做出回答。可见,例(8)中的设问句与它的答语之间是覆盖关系,问句支配和统领着它的答语部分,答语部分是对问句的说明和解释,被问句所管领。

2.问答结构与管领递归

马国彦[4](229)指出,递归是结构规则的重复使用所造成的嵌套现象,对于篇章管界来说,递归就是通过一个管领成分将另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管领成分的管界纳入它的控制范围的过程。我们认为,英语设问句与其答语构成的问答结构符合篇章管界结构的特点,是一种篇章管领结构,此外,在英语篇章中,问答结构还可以形成管领递归现象,发挥结构框定功能[20],从而揭示篇章的层级结构。例如:

(9)As we meet here today, we stand on the threshold of a new era of peace in the world. The central question before us is: How shall we use that peace?

【Let us resolve that…

In our own lives, let each of us ask--not just what will government do for me, but what can I do for myself?

In the challenges we face together, let each of us ask--not just how can government help, but how can I help? (Your National Government has a great and vital role to play. And I pledge to you that…Let us go forward from here confident in hope, strong in our faith in one another, sustained by our faith in God who created us, and striving always to serve his purpose.)】(Richard Nixon, Second Inaugural Address)

例(9)是尼克松第二次當选总统时的演讲,当时适逢摆脱了以往战争和冲突、处于世界和平的新时代,因此该篇演讲主要是用来号召听众抓住和平的契机。例中有两个由设问句与答语构成的篇章管领结构。其一是开篇提出的设问句“How shall we use that peace?”及其后的答语内容(由中括号表示)构成的篇章管领结构。该问句引出了演讲的大话题“我们将怎样利用好目前的和平状态”,问句焦点为how,预示着下面答语部分将会围绕利用好目前和平状态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论述。其二是两个提问内容相似的设问句(中括号中带下划线的两个问句)及其后的答语内容(由小括号表示)构成的篇章管领结构,嵌套于篇首设问句的管界之中,用来阐释实现篇首设问句所讨论内容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可见,这两个由设问句与答语构成的篇章管领结构体现了管领的“跨越式覆盖性”[4](226),或者说发生了嵌套关系,框定了整个篇章结构的同时也体现了篇章结构的层级性。

四、结语

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的篇章管界理论是我国汉语语言学界对篇章研究的一大贡献,“管界探讨是篇章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篇章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10)。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篇章的分析,并且英语篇章中的篇章管界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此外,英语篇章管界结构中的管领成分同样可以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篇章中的设问句就是这样一种能充当管领成分,与其答语构成篇章管界结构的句式。在英语篇章中,问答结构还可以形成管领递归现象,体现篇章结构的层级性。

[参考文献]

[1] 廖秋忠. 篇章中的管界问题[J].中国语文, 1987,(4).

[2] 廖秋忠. 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 ,(4): 16-44.

[3] 马国彦.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D]. 上海:复旦大学,2010.

[4] 马国彦. 篇章管界再探讨[C]//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第四十三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1.

[5] 马国彦. 篇章管界中“每”的量化运作及相关问题[J].语言研究集刊,2015 ,(1): 172-185.

[6] 马国彦. 支配还是指称——动词带篇章管界的结构语义基础[J].当代语言学, 2018 (2):266-283.

[7] 李挺. 语篇视角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8] 唐善生. 话语指及其篇章功能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9] 刘臣. 现代汉语篇章管界问题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 Hoey, M. Textual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Written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

[11]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2] Biber et al.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Harlow: Pearson,1999.

[13] 乔治·华盛顿,等. The Inaugural Addresses of the U.S. Presidents [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4] 《新东方英语》编辑部. 奥巴马演讲精选集[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5] 邵敬敏,等.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 谭晓云.从有疑而问到无疑而问——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分析[J].修辞学习, 2005,(2): 17-19.

[17] Ilie, C. WHAT ELSE CAN I TELL YOU? A Pragmatic Study of English Rhetorical Questions as Discursive and Argumentative Acts. The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Stockholm,1994.

[18] 朱曉亚. 答句的语义类型[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5,(3): 47-60.

[19] Halliday, M. A. K.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J].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20] 杜娟.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D].开封:河南大学,2015.

Abstract:The "textual governing scope" theory, based on Chinese data, proposed by Liao Qiuzhong,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ext studies. A further study of it proves that this theory can apply to English text analysis as well, and that the governing element in the "textual governing scope" structure can not only be a word or a phrase, but also appear as a sentence. Hypophora in a text is such a sentence type that can act as a governing element and form a "textual governing scope" structure together with its answer. Besides, such question-answer structures can also form governing recursion, thus revealing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a text.

Key words: textual governing scope; governing element; governing recursion; hypophora

[责任编辑: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