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新时代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难点与改进
2020-05-09谢犇
谢犇
在时代的更迭之下,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我国基于目前发展现状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想要在新时代如同奥林匹克格言一般“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与企业的协同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换句话说,企业发展是教育进步的基础所在,而教育的稳健延续亦是推动企业兴盛的有力前提,由此可见,二者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状态。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两大方面虽然在我国高层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对于基层来说,大部分的企业都保持着一种不甚积极性的态度。因此本文就在新时代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难点与改进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一、前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方针,力求持续有效的提升职业技能,全方位增强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就业、创业的能力。我国亦出台了众多形式的文件,强调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大多数的企业觉得参加校企合作会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以及承担学生实习的众多安全风险等,这种情况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变成了“表面工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使校企协同育人方面产生了众多难点与阻碍。
二、新时代下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难点
(一)制度欠缺,监督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情况来看,新时代下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制度欠缺,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企业、学校对其认识不足,参与度过低两大方面。就第一大点来说,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社会行业的自发行为,政府虽已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却未组建专门的指导机构,造成了校企合作权责划分不明、实操方案缺乏实践性等现象,使得众多的企业在面对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摇摆不定。除此之外,政府的调控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如今的社会依旧潜在“学历歧视”,因此社会大众乃至学生自身都对高职教育仍然处于一种片面刻板的认知状态,间接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产生了诸多阻碍。
(二)企业、学校对其认识不足,参与度过低
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作市场竞争者,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过程,这对于喜欢立竿见影效益的企业来说,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企业人力资源中职校学生占了很大的份额,相比于在人才市场“撒网捕鱼”,校企合作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支出。此外在新时代职校也接收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需求,致使大部分职校盲目跟风,完全不考虑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否有益于学校战略规划与整体发展,本末倒置。
三、新时代下如何改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关系
(一)設立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针对上诉问题,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了以下两点建议,力求改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关系。首当其冲的便是设立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想要促进产教融合、提升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度,建设多元化的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实际,依照新时代下的新形势来建立配套设施制度,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供精神与物质的双方支持。与此同时,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对其展开统一的调整配备,在最大程度上结合职校特色,完善政府监督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二)优化配置、培养人才
就企业来说,需改变传统观念,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转化为新时代下利益与责任兼顾的新式企业。我国国务院也下发了鼓励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的相关文件,力求从源头提升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地位。虽然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投入无法带来高额收益,但政策的支持可以使企业收获众多的新鲜血液与高技术人才,企业全程参与培养,极大的降低了企业自身培养人才的成本,也间接地为其带来的了可观的利益。就学校来说,专业课程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科学合理地依据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相关要求形成了动态的专业课调整制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团队亦是职校的精髓所在,好的教师可以起到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使学们受其熏陶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直接的带动了教学效率。再者职校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攻坚力量,应主动踊跃的深入改革教学体制,对经济产业展开有针对西性的分析探讨,以市场大环境和企业需要作为最终导向,科学制定技术性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语
本文就改进文本就新时代下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难点进行的一系列探讨,以及对如何改进现状做的详尽分析,都仅代表笔者自身观点,希望能为广大教育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作者单位:湖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