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咸新区探索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思考

2020-05-09刘永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垃圾效益危害

刘永峰

摘 要:西咸新区是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载着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等使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内涵十分丰富,解决“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理已成为新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此,立足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主题,试图就建筑垃圾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作以探讨思考。

关键词:建筑垃圾;危害;效益;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96

1 现阶段建筑垃圾处理带来的危害

目前我们对建筑垃圾,绝大部分都不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远郊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这种粗放和无序的处理方式,对环境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一是占用大量土地。据有关测算,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的土地1亩。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垃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势必会“垃圾围城”。

二是导致区域投资成本上升。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按照目前的处理方式,建筑垃圾将会不断被运往更远的地方,势必会带来运输成本不断上升。

三是成为管理顽疾。渣土车管理始终是城市治理的难题,各级管理者可谓“疲于应付”,人力、财力投入不断加大,管理成本不断上升。

四是破坏生态环境。直观的危害: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粉尘污染,直接影响治污减霾成效,再者就是渣土乱倒破坏区域形象,影响群众支持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深层次的危害:第一是破坏周边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第二是相关物质能产生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第三是相关物质在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强酸性的、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渗滤液,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五是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情况下对建筑垃圾的堆放,都没有制定有效合理的方案,从而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深圳渣土滑坡事故,就是对建筑垃圾处置不当所引发的。

2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筑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参照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建筑垃圾中的绝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特别是废旧混凝土块、砖瓦、水泥板、沥青等,可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再生沥青、空心砖、铺路材料等,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据有关网站信息,使用废旧的混凝土生产再生混凝土,比直接采购石子等成本可下降15%。

所以说,建筑垃圾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真正把产业化做好,那么建筑垃圾既是“可以卖钱”的,又是“可以生钱”的,还是“可以省钱”的,而不像目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循环利用能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了对天然建材的使用,有效地节约了社会资源。如果真正“变废为宝”,目前在清运环节所面临的渣土乱倒、随意抛洒等难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从长远看,循环利用是防止“垃圾围城”的重要举措,根本上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是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还远未形成,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我国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摸索阶段,《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中提到“2014年我国建筑垃圾产量超过15亿吨,约有20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全国再利用率仅为5%左右”。

第二是国家层面在积极倡导和推动,未来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建筑垃圾再利用等产业是趋势、要求。国家先后出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意见,环保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也积极鼓励倡导循环再利用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2013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把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列为第十项重点任务,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资源和矿产的观念,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建筑垃圾再利用已成為一个重要产业方向。

同时,各地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河南省提出“到202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50%以上”,河南省的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其有关产品已被纳入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目录”,据该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3亿多元,净利润2400多万元。另外,据有关报道,湖南省已成功利用废旧沥青再加工铺设道路,利用再生水稳技术,把砖渣、水泥板、混凝土等加工成道路水稳层。再者,陕西省的西咸北环线已大规模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西安市关于建筑垃圾处理政策中,也把扶持再利用产业化作为一项重要措施。

四是对西咸新区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是可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新区目前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按照我们的发展要求,未来的建筑垃圾必然还会呈增长趋势,继续沿用目前的处理方式,估计越往后面对的压力会越大。今后怎么办?要么转变处理方式,要么只能去规划新的消纳场或者运往更远的地方。

第二是可以成为新区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点,建筑垃圾再利用目前在国内总体水平不高,如果在产业化、规模化上先行几步,是有可以走在前列、创出亮点的。建筑垃圾再利用产品中的再生砖等产品透水性较强,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做好相关推广应用,也将成为一大特色。所以说,如果能真正做大做强,将会成为新区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成为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发展的新动力。

3 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不强。第一是对建筑垃圾再利用总体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德国,人们对垃圾的认识是“一旦善加利用,垃圾也是资源”。第二是再生产品在推广应用中,人们对产品质量还存在顾虑,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排斥心理。

二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强制约束力。我国还没有针对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专门立法,环保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住建部等部委出台的规章,主要以原则性的鼓励、引导、扶持为主,缺少强制性的要求,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中,更多强调清运管理,我们缺少全面系统的法规体系,缺少操作性强的标准规范体系。

而国外凡是在建筑垃圾再利用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相关法规体系都比较完备,在回收和推广应用方面都提出了硬性要求。如日本法律明确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新加坡法律规定“如非法丢弃建筑垃圾,最高将被罚款5万新元或监禁不超过12个月,或者两者兼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将没收”。

三是前置条件不足。第一是分类缺失,对于建筑垃圾,目前还没有必要的分类,各种成分混杂,给处理企业带来难度。第二是多头管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建筑垃圾涉及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多个环节,涉及建设、环保、发改、工信、城管等多个部门。第三是质量不够稳定,目前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科技研发、技术工艺水平不够领先,一定程度制约推广应用。

四是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产业链不完善,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扶持。

五是处理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前,西咸新区正在加快发展阶段,如何保障开发建设进度和效率,与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协调推进,也是必须要充分考虑的。

4 在新区探索推进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几点建议

经过综合分析研究,个人认为,如果在新区探寻推动建筑垃圾再利用,建议运用全面系统的思维,在保障开发建设进度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产业化、规模化”为方向,逐步稳妥开展探索试点,打造完整产业链。

一是建议把建筑垃圾再利用提上议事日程。进一步研究吃透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法规,“走出去”开阔眼界,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近远期目标,要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循序渐进推动,逐步提高综合利用率。同时积极争取申报纳入国家、省级试点示范区域,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

二是建议引进培育建筑垃圾再利用企业。第一可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国内外先进企业进驻,特别是德国、日本等再利用产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第二可通过管委会主导的方式,投资设立相关企业;第三可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吸进民间资本投资;第四可对辖区现有的企业,引导其规范提升。

无论采取何种行为,在发展初期,单凭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相对困难,可采取特许经营方式,通过财政金融、产业、土地等政策扶持,逐步形成气候。如在新加坡,对于建筑垃圾回收工厂,新加坡环境局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予以支持;再比如财政部、国税总局规定“垃圾处理劳务享受70%增值税退税比例”,苏州市对循环经济项目予以专项资金等方面扶持。

三是建议大力推广应用再生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从管委会主导项目入手,强制推广试点应用,打造一批再生产品利用示范项目,比如說海绵城市建设,比如一些园区道路,以及保障房建设等。许昌市出台文件“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体系,规定凡财政投入的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再生产品,如拒不使用,政府将不审图、不验收、不付款”。

四是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从源头控制。建设环节也是建筑垃圾产生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减少施工现场垃圾产生”。参照国家、省上有关政策,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趋势要求。建议参考制定新区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可适当高于国家标准,并以财政奖励、补贴等方式予以鼓励引导。建议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首先从管委会主导的建设项目入手,打造出1-2个精品示范,营造有利氛围。

五是建议探索推行精细化拆迁清运,便于更好的回收利用。建议在项目拆迁时,除要求特别紧急外,应以有利于回收再利用为原则,尝试制定拆迁标准规范,要求拆迁企业进行必要的拆迁规划和计划,适当进行垃圾分类,开展分类运输和处置,更好地为回收再利用创造条件。如德国法律就要求“房屋拆迁商的行为必须有利于建筑垃圾回收”,新加坡则制定了建筑垃圾拆除行为准则,帮助建筑承包商更好地规划拆迁程序。

六是建议整合力量和资源。在管委会层面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能和环节,明确牵头责任部门。要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清运等进行必要的数据监测、统计、分析。要尽可能探索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和应用安全。要尝试由管委会主导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将工地方、承运方、再利用企业等纳入统一平台,有效地把相关资源和信息统筹起来,实现相关信息的无障碍交流和获取,进而让市场调配供需,促进回收利用。

七是建议逐步拓展延伸产业链。建筑垃圾再利用产业的发展,必然衍生出对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攻关、检测认证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都可以成为当前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的着力点。同时循环再利用涉及污水、餐厨废弃物等多个方面,可尝试打造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新动力。

参考文献

[1]胡鸣明,周美辰.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现场分类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J].建筑经济,2018,(06).

[2]方帅,邹桂莲,王华新,等.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调查与启示[J].公路工程,2017,(05).

[3]黄小琴,黄琴,蒋必凤,等.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建筑,2019,(10).

[4]赵有仓,薛斌,古贵陆,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5).

猜你喜欢

建筑垃圾效益危害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药+酒 危害大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酗酒的危害
筑垃圾现状的对策研究
浅谈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